《钟国康大刀阔斧带你学篆刻》述金石篆刻​

《钟国康大刀阔斧带你学篆刻》述金石篆刻​

《钟国康大刀阔斧带你学篆刻》正在开写中

《钟国康大刀阔斧带你学篆刻》(二)述金石篆刻

钟国康 / 文

什么是“金石篆刻”?

金,一说刻印工具钢刀也;二说金、铜、铁印之金属材质也。古人工具有限,科学技术有限,从铄金、铸铜、铸铁、磨玉在繁琐长时间里磨磨蹭蹭才能完成一枚印章;其磨磨蹭蹭铄出的印章,转弯抹角之生硬,没有一点笔意书写味,与当今精密机械,激光铣床车库铣出来的印章没有两样,死板板之机械味也,全因工具落后所致,其代表之作,曰之为“秦印、汉印”也。现在时代进步了,什么硬质金属材料都不在其话下了。但历史还是有高人把持的,历史车轮滾滾向前。考古出土了大批金、铜、铁印,因时间洗礼,风化与侵蚀,古韵味极佳也,这时印人以及篆刻家们认为“人工刻石敲边做旧”最易得此风化韵味也,此效果正是他们所追求,因此,此石印材料,便呼之而出,代替了当时大部分铜铁玉石印章之材料,这时针对石章材料的手工篆刻(雕刻)刀具也呼之而出,直至使用到今日。过往之传统手工篆刻刀,因其探源溯先河之种种考虑不周,刀之大小尺寸均局限在初始匠工匠人和当时文人习惯尊为“正宗”之工具,后人又没有认真琢磨过怎样改良这把所谓“正宗”之篆刻刀,所以这把所谓“吴昌硕”之篆刻刀,一直坚守到今天。目前市面上所购的钢质篆刻刀或曰:大号、中号、小号刀,都因尺寸短小、把柄又是方的,或缠绕磨手的编织绳,其把柄方形设计最为失败,其缺陷多多,弊端多多,因其方利而伤皮伤骨,其左手想协力推动右手上的那把刀,自然伤你手指无得商量也。又因尺寸之短小,只能使用单一握刀手腕向前冲刀之力,日刻十方八方印章后,手腕自然就会肿痛无常了。

《钟国康大刀阔斧带你学篆刻》述金石篆刻​

今我根据数十年如一日之经念,开发改良了那把旧式篆刻刀成为长把合金钢篆刻刀,日杀石近百方而轻松自如也,这把“钟氏专利长把大号圆形篆刻刀(见图)”,刀把柄长约33公分,因篆刻刀有握刀拇指般大小,拇指与食指挟持着同自身手指大小一样的钟氏篆刻刀可以长时间刻石,又因长杆圆把刀之设计,更可轻松就手使出5种力量:1、右手向前冲刀力;2、肩膀向前冲刀力;3、左手四指回拉和回转力;4、左手拇指向前推刀力;5 、左手拇指支点力+右手杠杆撬刀合力。这五力合力,每天随便刻石五、六十方印章而不费吹灰之力。传统篆刻刀只有单臂单一手腕向前冲刀之力,与我新开发出来之刀相比,真可谓望尘莫及也。又,市场上的大、中、小号刀多此一举也,纯属商业圏钱计谋也。大凡刻大印小印,都是那点刀尖碰石、刻石,大刀小刀,刀尖碰石刻石没两样也,故此我钟氏只备一把便可通杀世上。这“金”字,发展到今日,真个极富含金量是也。

石,印章料也。玉石、寿山石、青田石、巴淋石、昌化石、广东绿、老挝石等等之硬质玉与手工能刻动之软石为主。古代印材广泛,大多采用质地较为坚硬的金、银、铜、玉或水晶、宝石、象牙、牛角、竹、木等为材料。印玺在秦汉时代更是权力之象征。近代考古出土了大批金印,铜印、铁印、玉印等,更因时间的风化和侵蚀,出土古印盖出来的效果更俱古韵味,这时印人以及篆刻家们开始效仿风化和侵蚀之古韵味,时间一长,印人篆刻家们发现用石质材料制成的石头印章最为容易刻出和效仿出神似的风化侵蚀古韵味来,因此石质印章材料便迅速代替了过于昂贵的金印、银印和过于坚硬的玉印、铜铁印、骨角印等等。石头是太古之灵物也;石之坚固,寿比南山也;后人以石为吉物,偶意坚固也;偶意江山永保也;陈设于书房、办公室、厅堂等处,一印在握,金石同寿也;一印在屋,金石同寿”也;这时,石章石意便风行于世也。这“石”字,真是中藏偶意深也。

篆,印章入印文字篆书也。篆书谓: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六国文字之统称。笔法瘦劲挺拔简洁乃至简单到只有一种笔法,这叫笔笔从头到尾一样粗细的简约之法就是:如铁线,如绳索。弄懂三笔:横划从头到尾一样粗,竖划从头到尾一样粗,再来一个左转弯、右转弯从头到尾一样粗,就基本可以把所有篆书写成了。我教人刻印,最好零基础;我教人刻白文印,最好不起稿,随机应变不伤解构结字,灵动神逸也;我教人刻朱文印,最好用毛笔直书石为稿也⋯⋯这“篆”字,真个动词之灵动也。

刻,刻章用刀之过程也。秦汉前后多用铸造、铄金,或凿,或借助琢磨半原始器械,石质材料入印后,多用冲刀、切刀刀法。明清时期金石学之盛行,以及历代金石文物的大量出土,不少学者致力于这些文物和古代文字的搜集、研究、著述和流播,因而扩大了篆刻家的视野。代表人物有文彭、程邃、何震、高凤翰、董洵、胡唐等人。明清时期篆刻流派之多也为前所未有。这个时期,汉印过于规整开始减弱,开始刻意追求书写之笔味、墨味、刀味、石味等个人风格。代表人物有吴昌硕、齐白石、黄牧甫、邓散木等人为代表。他们不以习古为正宗,而是多方面汲取营养,孕育变化,借古开今,成为新一代开创者。我钟国康研发这把长把圆形不伤手,省力,极粗线条和细线能随手冲出效果来的这把钟氏篆刻刀,一刀在手,五力齐发,合力刻印之手段,将改写过往“吴昌硕大号刀”只有单臂出力之手法。这把改写时代篆刻空间动态的钟氏篆刻刀,大力杀石的同时,又能精细精微刻出极其细致的效果来,这全賴这把圆把不伤手的篆刻刀,能随便施以支点与杠杆合力细雕精刻。这种粗细兼备的强烈刀味、笔味、墨味、石味、书写味之篆刻风格将风靡世上,风靡时代那是必然。这把传说改写中国篆刻历史的神秘大刀就在眼前(见下图视频)。这“刻”字,必须让人铭心刻骨,才是真我钟氏基因也。

2019.10.17日,钟国康草草。

《钟国康大刀阔斧带你学篆刻》述金石篆刻​

贾平凹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