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空之劍依太行!"渦扇-10如何我軍的絕對頂樑柱的?

有這麼一款發動機,它是我空軍5款戰鬥機的"空中心臟",為戰機提供穩定的動力輸出,甚至連第一批次量產的殲-20戰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它就是代號為"太行"的渦扇-10發動機。

渦扇-10發動機


渦扇-10,正式代號為FWS-10,於2006年正式投入大規模生產,如今是殲-10、殲-11的絕對核心,它的誕生直接將蘇俄提供的AL-31渦扇發動機"推下了神壇",我軍也擁有了極具代表性的渦扇發動機。

渦扇-10"太行"由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沈飛設計研究所設計,並由中國航空研究院(即606所)生產製造,其研製計劃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的渦扇-6發動機。當初成飛計劃以殲-8為基礎研發一款新型截擊機,但是由於研發難度過高,尤其是機動問題難以解決,所以殲-9計劃最終破產。

早早破產的殲-9截擊機構想圖


雖然殲-9昇天成為了泡影,不過發動機的研發人員多多少少積攢了不少有關開發渦扇發動機的技術,1985年捲土重來的殲-10計劃中,渦扇-10的方案正式被確定。

當時沈飛參考了國際主流的渦扇發動機的設計思路,比如CFM-56高涵道比渦扇發動機,這款發動機被用於大名鼎鼎的波音737和空客A320,也是世界範圍內最成功的民改軍的發動機,美國的KC-135"同溫層"發動機也擁有其改進型。

渦扇-10借鑑的CFM-56發動機


但是顯然,將CFM-56這種大型渦扇發動機改造成用於戰鬥機上,並沒有直接的借鑑思路可走,國際上除了渦扇-10外也沒有任何國家進行過將CFM-56的渦輪段小型化的公開資料,初步研製的測試型號為FWS-10A(或者直接稱之為10A)。

10A從2001年起開始進行高空臺試驗階段,裝上轟-6和殲-11上進行實際測試,不過21世紀初的10A仍然在操控和控制性上存在著諸多問題,甚至無法通過考核驗收。摸清問題的606所為此專門開發了一套數字化發動機操控系統,最終解決了這個問題,10A也於2005年12月28日通過驗收,即將進入大規模量產階段,其第一次對外公開亮相是2008年的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

殲-10尾部的渦扇-10發動機特寫


但其實,後期問題的修復充滿了說不完的艱辛,2006年首批換裝FWS-10A測試型發動機的殲-11 B多次發生事故,比如發動機葉片莫名其妙斷裂、發動機熄火等十分危險的缺陷,就連中航集團董事長林左鳴都曾承認,渦扇-10初期存在著嚴重的質量問題,甚至差點被放棄。

問題直到黎明發動機廠在2010年給殲-11 BS提供的新解決方案中才將渦扇-10的問題最終處理掉,其後燃推力也逐步提高,從WS-10A的最初132kN發展到WS-10G的155kN,除了動力外,可靠性也在穩步提升,一切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由6架殲-10組成的機隊


當然,如果將用於四代機的發動機繼續裝在最先進的五代機上,的確可能存在著推進力不足的問題,所以後續的渦扇-15和渦扇-20也在逐步成長著,在不遠的將來渦扇-10的後繼者們將會成為我空軍的"新核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