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上百萬“尼特族”,年紀輕輕卻不工作,網友:家裡給慣的!

文/智慧家居控,內容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全球都面臨著越發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各國為減緩老年人口給社會帶來的壓力“各顯神通”。

中國放開了“二胎政策”,鼓勵二孩;瑞士為生育子女的家庭提供政府獎金;韓國給予生育家庭12個月免交國民金的新政策優惠......

日本有上百萬“尼特族”,年紀輕輕卻不工作,網友:家裡給慣的!

日本有上百萬“尼特族”,年紀輕輕卻不工作,網友:家裡給慣的!

但日本國內就完全沒有老齡化這方面的困惑,年輕人不需要承擔家有四老的家庭負擔,相反,日本老年人卻得為子女的吃喝拉撒全權負責。

至今為止,據日本國內人口調查數據顯示:2002年尼特族人數就達到約60萬人,10年後就增長了23萬人。

2018年統計說明日本國內年齡段在15~64歲的“尼特族”已有百萬,且仍存在著上升趨勢。

日本有上百萬“尼特族”,年紀輕輕卻不工作,網友:家裡給慣的!

生命力如此旺盛的“尼特族”究竟是個什麼群體?

尼特族是英文NEET譯音,全稱是Not currently engaged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特指不學習,不就業,終日遊手好閒、無所事事的社會青年群體。

這一族群主要出現在發達國家和經濟高速發展國家。即中國的養老族,米國的歸巢族,HongKong的雙失(失學+失業)青年。

日本有上百萬“尼特族”,年紀輕輕卻不工作,網友:家裡給慣的!


在經濟發達的國家,高等教育幾乎已經實現全國普及,每年的大學畢業人數都會創下新高。

那為什麼這麼一群有良好學習背景的青年群體,年紀輕輕就不出去工作,甘心在家當成為尼特族的一員呢?

日本有上百萬“尼特族”,年紀輕輕卻不工作,網友:家裡給慣的!

1、良好教育背景,不良的心態

發達國家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穩定的社會,讓很多青年人培養出了不良的心態。

他們喜歡給自身設定過高的理想目標,不願從事低薪勞累的工作,但因為自身能力和目標不匹配,失敗率極高,又因為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

日本有上百萬“尼特族”,年紀輕輕卻不工作,網友:家裡給慣的!

在某次工作的失敗後,很容易喪失就業信心,不敢就業。最終落得個

“高不成低不就”的情況,大多數人就選擇了在家啃老。

日本有上百萬“尼特族”,年紀輕輕卻不工作,網友:家裡給慣的!

2、家庭溺愛,孩子沒有自我思想

尼特族一般是從小備受家長期待和寵愛,認為“是為了家長去讀書學習”,是擁有高學歷的“巨嬰”,毫無生活自理能力的書呆子。

日本有上百萬“尼特族”,年紀輕輕卻不工作,網友:家裡給慣的!

3、日本“宅”文化的影響

尼特族=宅男宅女,大多數的尼特族都是由宅男宅女轉變而來的青年群體。

日本的“宅”文化指的一種對於私人空間、專注精神的追求和對動漫cos、收集某單一種類物品的病態執著的生活狀態,他們不擅長與外界交流,適應獨處。

其中尼特族中有一類有著“收集狂熱”的族群,他們瘋狂的愛好收集手辦或者商品,導致無心工作、不願工作。

日本有上百萬“尼特族”,年紀輕輕卻不工作,網友:家裡給慣的!

4、青年沒有追求、低慾望

尼特族沒有生活追求,對物慾、成功欲、結婚欲、生子欲、甚至是性慾的敏感度低,不願工作,生活簡單。

一日三餐+房間+手辦、海報、遊戲=尼特族心中理想的一天。

日本有上百萬“尼特族”,年紀輕輕卻不工作,網友:家裡給慣的!


終日封閉自我的“尼特族”,活著和行屍走肉有什麼區別!雖然我們希望解決人口老齡化的問題,但我們也需要朝氣蓬勃的年輕力量。顯然尼特族不屬於後者。

所以,奉勸當代的青年朋友們一句:平淡生活中也不能失去對自我的要求和追求。

關注「智慧家居控」,每天學習專業有用的家居、裝修知識,讓家更溫馨!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用,記得給我們點贊並分享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