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龍降生的褒姒,比不上中華始祖和漢武帝,還成了最著名的背鍋俠

作為“烽火戲諸侯”的女主角,褒姒享受的出場待遇並不差。

昔自夏后氏之衰也,有二神龍止於夏帝庭而言曰:“餘,褒之二君。”夏帝卜殺之與去之與止之,莫吉。卜請其漦而藏之,乃吉。於是布幣而策告之,龍亡而漦在,櫝而去之。夏亡,傳此器殷。

殷亡,又傳此器周。比三代,莫敢發之,至厲王之末,發而觀之。漦流於庭,不可除。厲王使婦人裸而噪之。漦化為玄黿,以入王后宮。後宮之童妾既齔而遭之,既笄而孕,無夫而生子,懼而棄之。宣王之時童女謠曰:“檿弧箕服,實亡周國。”於是宣王聞之,有夫婦賣是器者,宣王使執而戮之。逃於道,而見鄉者後宮童妾所棄妖子出於路者,聞其夜啼,哀而收之,夫婦遂亡,奔於褒。褒人有罪,請入童妾所女子者於王以贖罪。棄女子出於褒,是為褒姒。

神龍降生的褒姒,比不上中華始祖和漢武帝,還成了最著名的背鍋俠

翻譯一下就是

夏朝行將滅亡之前的某個重要時刻,天上突然降下兩條神龍,自稱是褒國的先祖。夏帝占卜了一下,結果無論是殺掉、轟走還是留下都不吉利。只有“請其漦而藏之”才是吉祥的,漦,就是龍的精液……

然後夏帝就告訴兩條神龍,請神龍配合。在少兒不宜之後,龍跑了而“漦”留下了。夏帝就下令叫人用匣子盛了,然後隆重收藏起來,以為是大吉大利之物。此後,從夏朝到商朝和周朝近千年,一直無人敢動那個寶匣。

到了周厲王末年,他出於好奇打開了這個“潘多拉的盒子”,結果精液不慎灑在地上,還沒法收拾。於是周厲王讓後宮女性“裸而噪之”,於是“漦”迅速聚形為一頭黑色大鱉,在眾人的驅趕聲中逃到後宮,一頭撞上某位只有七八歲的小宮女。

這位小宮女13歲時突然有孕,誕下一個女嬰。少女無端產子當然會受到責罰,這個女嬰便被人拋出宮牆。

當時民間流傳一則童謠說,桑木弓箭和萁草箭套是未來滅絕周王朝的禍害。於是周幽王下令在全國抓捕有關人士,一對因販賣桑木弓箭和萁草箭套而逃亡的夫妻經過宮牆附近時,被女嬰的淒厲哭聲所驚動。他們憐惜這個嬰兒,就抱著她一起逃到褒國。

女嬰長大後,被進獻給周王庭。

這就是褒姒的宮鬥前的“履歷”,如果不提詭異的氣氛以及時間上的硬傷以外,這可能是司馬遷《史記》中最詳細的“感生”故事。

神龍降生的褒姒,比不上中華始祖和漢武帝,還成了最著名的背鍋俠

鳳鳥曾是感生神話的一大主角

感生神話,又稱貞潔受孕神話、圖騰受孕傳說或孕育圖騰主義。它是關於人類始祖誕生的一種神話類型。

在褒姒之前的《史記》中,享受“感生”待遇的人有7位,不是華夏民族的始祖就是傳說中的帝王。

神龍降生的褒姒,比不上中華始祖和漢武帝,還成了最著名的背鍋俠

從時間上來說,神龍降生·褒姒是在商、周、秦之後,而在戰國、漢帝王之前的;從性別來說,她是8人中唯一的女性,從內容上來說,她的故事是唯一的不幸故事。

感生神話是裝X利器

在《大話西遊》裡紫霞仙子問至尊寶:

紫霞:他不喜歡我怎麼辦?他有老婆怎麼辦?
至尊寶:你管他那麼多,上天安排的最大嘛!
紫霞:真的?
至尊寶:上天安排的,還不夠你臭屁的啊?

可見,在中國人的觀念裡,“老天註定的”這已經是最高階的權力了。所以早在神話時代,我們的先祖紛紛給自己找了“天”來當老爸,讓自己的老媽“無性而孕”,就此強調自己祖先的神聖。

神龍降生的褒姒,比不上中華始祖和漢武帝,還成了最著名的背鍋俠

大禹的先祖就是感生神話的受益者

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史記·殷本紀》)

周后稷,名棄。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為帝嚳元妃。姜原出野,見巨人跡,心忻然說,欲踐之,踐之而身動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為不祥,棄之隘巷,馬牛過者皆闢不踐;徙置之林中,適會山林多人,遷之;而棄渠中冰上,飛鳥以其翼覆薦之。姜原以為神,遂收養長之。初欲棄之,因名曰棄。(《史記·周本紀》)

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修。女修織,玄鳥隕卵,女修吞之,生子大業。(《史記·秦本紀》)

這當然是反映了先民時代母系向父系社會過度的情景,生子而不知父是母系社會的一大特徵,尤其是“孤雌生子”要顯示的,是女性的統治力;相應的,中國神話中後來有“鯀剖腹生禹”的傳說,顯示父系社會對“孤雌生子”的反擊。

不過經過長時間的調和,大家一致贊同“無性而孕”的神聖性最強,所以商、周和秦都把自己的祖先神話為“感生”。

神龍降生的褒姒,比不上中華始祖和漢武帝,還成了最著名的背鍋俠

劉邦與蛇有不解之緣。

而《史記》除了褒姒以外的後四則感生神話,都是新生於大一統帝國的應時而制、應運而生的再造神話,不僅在表面的感生方式上發生了變化,最重要的是其內涵與上述三則相比,已有很大不同。它們在有意或無意地模擬神話原型,來樹立自己的權威,建立行為的合理性。如果說商周感生神話在最初萌生和流傳的過程中,每一個口耳相傳的人都相信自己說的是真的;而春秋以降的帝王后妃神話則未必如此,感生神話的製造者旨在“神道設教”,試圖利用民間信仰引導民眾和輿論,以實現自己的政治目的。

不過到了漢代,後宮婦人既不可能出遊吞鳥卵,也不可能野外履巨人跡,最為人信服的就是通過近在身邊、又難以言明的通神手段——夢兆來實現感生。

神龍降生的褒姒,比不上中華始祖和漢武帝,還成了最著名的背鍋俠

漢武帝的媽媽被記載“夢日入懷”才生出了這位千古一帝。

由此可見,並不是隨便誰都可以“感生”一番的,至少被記錄下來的這幾則都有誇耀主人公不凡的目的。可這更凸顯褒姒的感生目的非常另類:赫赫宗周,褒姒滅之。

這與其他感生神話完全背道而馳,“感生”反而成了陰森恐怖的背景,為褒姒亡西周奠定了悲劇背景。

褒姒和她的“集美”們

褒姒並不是第一個“亡國背鍋女”,在她之前有夏桀王的妹喜、殷紂王的妲己兩位好姐妹,可是這兩位“王國禍水”並沒有被“加冕”神秘身份。

神龍降生的褒姒,比不上中華始祖和漢武帝,還成了最著名的背鍋俠

電視劇《封神演義》中的妲己,是九尾狐化身。

實際上,史記裡沒有妹喜,關於妲己也只有兩句:

(紂王)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

周武王遂斬紂頭,縣之白旗。殺妲己。
《周·本紀》側面提及:”已而至紂之嬖妾二女,二女皆經自殺。武王又射三發,擊以劍,斬以玄鉞,縣其頭小白之旗。“但沒有容提及妲己之名。

當然,後世《封神演義》等將妲己是九尾妖狐的觀念搞得深入人心,不過在《史記》時代,這兩位和褒姒是完全沒法比較的。

司馬遷的掩飾和目的

中國古人善於思考和總結,在先秦時期的一些古籍中,時常可以讀到許多探討國家興亡盛衰原因的文字。其中,“女子亡國”之說並不新鮮,先秦之士對女子足以亡國的看法幾乎眾口一辭, 但他們對女子亡國的具體途徑的認識則不盡一致、各持己見。

神龍降生的褒姒,比不上中華始祖和漢武帝,還成了最著名的背鍋俠

1 女子執政

這一說法是先秦女子亡國說中最早見於史冊者。

它是周武王在伐商戰前的誓師大會上明確提出的:“王曰:'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這裡的牝雞即婦女,指商紂王寵妃妲己。

後來,詩經大雅中的褒姒、屈原天問中的妹嬉都是被說成干預朝政。

由此可見,在先秦之士看來,夏、商、西周三代的覆亡都可歸咎於以言干擾國政大事的女子。

神龍降生的褒姒,比不上中華始祖和漢武帝,還成了最著名的背鍋俠

2 女子恃寵改立

《國語•晉語一》雲:“褒姒有寵,生伯服,於是乎與虢石父比,逐太子宜臼而立伯服。太子出奔申,申人、部人召西戎以伐周,周於是亡”。

這種說法認為是因為女子有寵而改立太子,從而導致亡國。與此相一 致,先秦之士以為“廢后立妾”也是造成亡國的重大禍根,在葵丘之會等的盟約中要求諸侯們“毋易樹子,毋以妾為妻''等等條款,則從反面體現了當時人們的上述認識。

3 美人計

同樣是《國語•晉語一》裡的史蘇認為: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妹喜女焉,妹喜有寵,於是乎與伊尹比而亡夏;殷辛伐有蘇,有蘇氏以妲己女焉,妲己有寵,於是乎與膠鬲比而亡殷;周幽王伐有褒,有褒人以褒姒女焉,褒姒有寵,生伯服,於是乎與虢石父比……周於是亡。

神龍降生的褒姒,比不上中華始祖和漢武帝,還成了最著名的背鍋俠

顯然,史蘇認為夏、商亡國是由於其敵對之國所派妹喜與妲己兩女子的陰謀顛覆活動而造成的。

至於西周亡國,他雖然將 其具體原因視為因寵改立(參見“第二”),但認為其根本原因也是西周敵國有褒所派褒姒的陰謀顛覆活動。

4 政治婚姻破裂

《國語•周語》有一種說法,認為國家的滅亡,是由於其國君所娶之妻都不是以往聯姻的國家、部落,而是外族、外國,致使對方得到利益,同時這也就使自己與所“親” 者產生隔閡,最終政治婚姻破裂導致亡國。

5 女色誘惑

《呂氏春秋》中還有一篇寫到“女子亡國”,《慎大》中認為夏、商亡國的原因是桀與紂被女色迷戀,以至蔽於情慾,終至於惑心亂行,喪志失德。

6 天命褒姒

最後是大文學家屈原傳奇色彩很濃的天命論,他在《天問》中寫到:“妖夫曳街,何號於市?周幽誰誅?焉得夫褒姒? ”以疑問的口氣透露了當時流行的另一女子亡國說——天命褒姒亡西周說。

神龍降生的褒姒,比不上中華始祖和漢武帝,還成了最著名的背鍋俠

由上述六種說法來看,“女子亡國”說在當時很有市場,而褒姒亡國在司馬遷的渲染下,我們看到的是“夏后氏之衰”、引發國人暴動的“周厲王”、明顯有讖緯痕跡的“檿弧箕服,實亡周國”等等,讓人不自覺地就把褒姒和亡國聯繫了起來,接近於“天命論”。

於是,神龍降生·褒姒本身並沒有任何神蹟和神奇,只是帶著司馬遷心中的“天命”去完結“赫赫宗周”,“童妾遭玄黿孕而生”這唯一一則女性感生神話,就成了漢代的天命觀以及男權社會對於女性的汙名化的最大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