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国外垄断格局,昔日的“烧钱王”终于逆转,如今年入上千亿

打破国外垄断格局,昔日的“烧钱王”终于逆转,如今年入上千亿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液晶显示屏行业都被国外高科技公司所垄断,如韩国三星公司等,导致电视机售价极其昂贵。但随着我国科技迎来高速成长,以京东方为代表的本土企业已经改变了这种局面。

今年4月,京东方发布了2019年年报显示,去年全年实现营收1160.6亿元,同比增长19.51%。其中智能手机液晶显示屏、平板电脑显示屏和笔记本电脑显示屏等五大主流产品销量市场占有率稳居全球第一。

打破国外垄断格局,昔日的“烧钱王”终于逆转,如今年入上千亿

此外,它在研发方面的成绩也十分强势,它在去年新增专利申请超过9600件,其中海外专利超3600件。在柔性AMOLED、传感、人工智能等重要领域中,申请超过4000件。目前累计自主专利申请超5.5万件,累计授权专利超2.7万件。Choice的数据显示,电子行业的有效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京东方位列第一。

京东方科技创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曾经因为在技术上研发上的高投入导致连年亏损,所以在过去也被称为“烧钱王”,但如今它已逆势崛起。有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在全球液晶面板出货面积中,京东方已占据高达20%的份额,上升为全球面板供应第一位。

京东方的前身是北京电子管厂,是当时国内最大的电子元器厂。然而到了八十年代,因为电子管技术被半导体技术取代,导致工厂的业绩连续下滑,亏损时间长达7年,甚至到了发不出工资的地步,几乎到了破产边缘。

打破国外垄断格局,昔日的“烧钱王”终于逆转,如今年入上千亿

于是,会计出身的王东升被任命为厂长。此时正值彩电行业飞速发展时期,中国彩电年产量达到了全球第一。但问题也随之到来,国内大部分生产商因为缺乏技术,不得不高价购买国外企业生产的液晶面板等关键零部件,十分依赖国外供应商。

于是王东升带领全体员工成立了北京东方电子,开始二次创业。他首先与日本松下合资成立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公司,主要业务就是生产彩色显像管,但干了几年,一直都是做代工,根本接触不到核心技术。

到了九十年代后期,京东方有了充足的资金后,王东升决定研发液晶显示技术。当时这一技术主要被日韩等国牢牢把控,他们拒绝中国技术引进,京东方想要进军液晶行业,可谓困难重重。没多久,京东方的机会就来了,在液晶行业处于低谷期时,韩国现代为缓解现金流问题,打算出售整条生产线,于是京东方低价收购了它的生产线,正式进入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领域。

打破国外垄断格局,昔日的“烧钱王”终于逆转,如今年入上千亿

京东从此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接连在多地建设生产线,随着技术发展和规模的扩大,显示产业材料本土化率也在上升。此后随着首条8.5代大屏幕显示面板正式在北京工厂量产,彻底结束了我国大尺寸液晶显示大屏幕显示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

有专业人士表示,京东方通过长期坚持研发投入,成功打破国外垄断,为中国企业带来物美价廉的屏幕。随着“万物皆显示”的时代来临,京东方也将迎来更大的机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