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記憶中的百果園

(韓啟龍)

小時候,自從學習了魯迅先生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便對文中的百草園充滿了嚮往,盼望有一天能親眼目睹百草園的模樣。前些年,有幸兩次參觀魯迅故居並遊覽百草園,由此聯想到我家曾經的百果園,並與之對比,我認為百果園的樂趣要遠比百草園豐富的多。

我家的百果園在老宅的西邊,這是上世紀六十年代村裡分給我家的一塊自留地。地的東邊與我家一牆之隔,西邊和本族四大爺家的地相鄰,南邊緊挨著大隊辦公室,北邊則是“獅子溝”。“獅子溝”深約10餘米,在溝底北側一塊不大的平臺上,孤零零地臥著一塊奇石,因其形狀酷似獅子,故得此名。園子地勢較高,厚厚的黃土層,像一個凸起的點將臺。園子的北坡生長著一片茂盛的槐樹林,周邊散落著十幾株桃、杏和棗樹;一棵粗壯的野棠梨樹,把軀幹伸向懸崖,樹冠就像一把巨大的傘,兒時的我們時常爬上爬下,比誰的膽子大;懸崖邊數株酸棗樹有碗口粗,酸棗長成了樹,極為罕見,足見其年歲久遠。雖然整個園子面積不足一畝,但那是我童年時代的樂園,它給了我童年無窮的樂趣和美好回憶。

我的父母都是勤勞樸實的農民,從我記事起,每天天不亮,他們就到園子裡耕耘那塊屬於自己的土地,等出工的號聲吹響,再到生產隊裡幹活掙工分。傍晚收工,又來到園子裡忙活好一陣子,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吃晚飯。那份艱辛,讓我刻骨銘心。父母把這塊土地當成寶貝疙瘩,照料起來格外上心。每年春天,在地裡撒上一層厚厚的土肥,用鍁钁把地刨得又松又軟,然後種上自己喜歡的作物。

在那個缺吃少穿的年代,生產隊裡分的糧食根本不夠吃,幾乎家家戶戶餓肚子,我家也不例外。於是,父母把種糧食作為首選,在園子裡種上小麥、玉米、大豆、地瓜等作物。在園子的一角留出一塊菜地,根據季節,種上幾畦時令蔬菜,足夠一家人食用。園子四周密密麻麻地栽上向日葵、蓖麻子、洋姜、吊瓜、南瓜、冬瓜、絲瓜、扁豆等,應有盡有,整個園子沒有一寸閒地。俗話說:人勤地不懶。在父母的精心照料下,園子就像有一股靈氣,地隨人願,種啥收啥。幸虧有這個園子,我們全家才沒有捱餓。

母親很會過日子。每年春夏之交,青黃不接,糧食接續不上。這時,母親便到園子裡轉上一圈,就地取材,採摘一些食材,做出一些可口的美食,既解決了餓肚子的問題,又改善了我們的生活。特別是母親熬的榆錢粥,蒸的槐花菜,煎的槐花餅,醃製的蓖麻子鹹菜,美味可口,征服了我兒時的味蕾,至今記憶猶新,難以忘懷。

在我的記憶裡,百果園就像一幅彩色的畫卷,五顏六色,千姿百態。在這裡,有春天的明媚,夏天的綠蔭,秋天的收穫,冬天的含蓄。百果園彷彿是一個充滿魔幻的世界,深深地吸引著我們這些頑皮小孩,成了最想去玩的地方。

陽春三月,乍暖還寒,報春的信息早早地從園子裡傳了出來,各種花事開始上演。最先出場的是杏花,不等杏花開罷,緊隨其後的便是桃花。桃紅杏白,白的如雪,紅的似霞,爭奇鬥妍,盡顯芳華。隨著天氣漸暖,各種花兒競相綻放,就連樹下也開滿了許多不知名的野花,把整個園子點綴的萬紫千紅,五彩繽紛,美不勝收。

進了五月,便是槐花的世界。每年花開的季節,簇簇洋槐花如同天空灑落的星星,綴滿了槐樹的枝頭,花團錦簇,香氣四溢。霎時間,“獅子溝”和百果園被籠罩在一片花香之中,引來無數蝴蝶、蜜蜂等小生靈,在這裡翩翩起舞。於是,我叫來幾位要好的玩伴,在園裡追逐蜜蜂,捕捉蝴蝶,採摘野花,玩捉迷藏,大呼小叫,好不熱鬧。玩興正濃,突然傳來母親嚴厲的呵斥聲,我們頓時跑的無影無蹤。有道是“七歲八歲狗也嫌”,我們只知瘋玩,有時會把父母辛苦種植的莊稼蔬菜踩踏了,她是心疼那些被糟蹋的糧食。直到槐花凋零,花事謝幕,春天也就結束了。整個春天,百果園生機盎然,花香瀰漫,就連空氣都是甜的,讓人神迷意醉,流連忘返。

夏天,無疑是百果園最豐富的季節。菜畦裡的黃瓜、萵苣、辣椒、豆角等蔬菜青翠欲滴,甜瓜、西紅柿也相繼成熟。每天我家的餐桌上都是自己種的新鮮蔬菜,感覺格外好吃。吊瓜、冬瓜、南瓜、絲瓜、葫蘆、扁豆等植物的秧蔓肆意生長,無拘無束地爬滿了園子邊界的籬笆牆和樹上,並且結出了不大不小的果實。不知不覺中麥子即將成熟,不等收割,父母便在麥壠裡種上玉米。等割完麥子,地裡已長出一拃多高綠油油的玉米苗,一點都不耽誤農時。很快,“麥黃杏”也熟了,黃澄澄地杏兒壓彎了樹枝,十分誘人。我迫不及待地摘下一個填到嘴裡,甜甜的非常好吃。這時候便管不住嘴了,直到吃夠方止。

一場雷雨過後,躲在地下的知了龜破土而出。夜晚,我和哥哥打著燈籠,到園子裡捉知了龜。只見有的正順著樹幹往上爬,有的在洞中探頭探腦。我倆毫不客氣,盡收囊中,一個晚上,能捉上百隻。回到家中,母親用水洗淨,鹽水醃製幾日,便成了全家的美味佳餚。這時,父親會斟一壺白酒,滋溜喝上一盅,再把一隻油炸的知了龜放入口中,慢慢地咀嚼,像是品嚐生活的滋味,那神情我一輩子都忘不了。不幾日,園子裡便響起了知了歡快的叫聲。一時間,蟬鳴鳥唱,此起彼伏,悅耳動聽,猶如合唱一首美妙的樂章。這時候學校放了暑假,我們無所事事,幾乎每天都在園子裡鑽來鑽去捉知了。夥伴們分頭行動,一旦發現目標,便屏住呼吸,躡手躡腳地猛撲過去,用小手將其穩穩地捂住。然後用一根細線拴住,知了在孩子們手中一邊飛舞,一邊鳴叫,十分有趣。

不經意間,忽然驚喜地發現樹上有個鳥巢,出於好奇,爬到樹上,將雛鳥拿出鳥巢把玩。這時,親鳥便瘋了似的在我們的頭頂飛來飛去,嘰嘰喳喳叫個不停。我們嚇壞了,趕緊把雛鳥放回巢中。此後,我們便躲在一旁,悄悄地觀察成鳥為雛鳥餵食,直到雛鳥長大飛離巢穴。

秋天,是百果園收穫的季節。走進園子,環顧四周,長得奇形怪狀的吊瓜和白白胖胖的葫蘆,隨著秋風搖曳,在半空中愜意地蕩著鞦韆;個頭跟碌碡似的冬瓜,顯得雍容大方,重達六、七十斤;玉米棒子粒粒金黃,散發出淡淡的清香;熟透的桃子像害羞的少女,臉上搽上了胭脂紅;大石榴一不小心笑破了肚皮,露出了紅彤彤的石榴籽;桔紅色的柿子像一隻只紅燈籠,顯得格外亮眼;天天圍著太陽轉的向日葵,花盤碩大飽滿;一串一串的大紅棗,如同掛滿枝頭的紅瑪瑙……百果園裡碩果累累,瓜果飄香,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呈現出一派豐收景象。每到這個時候,父母的臉上便露出滿足的笑容,就連村裡的父老鄉親也投來羨慕的眼光。

還有許多誘人的果子,惹得我那些小夥伴天天都往百果園裡跑。不等果子成熟,我們就摘著吃,果子又澀又苦,咬一口趕緊扔掉。當果子開始成熟,我便每人分一兩個解饞,但不多給。顯然他們並不過癮,隨著果子熟得越來越多,便和我鬥智鬥勇,或聲東擊西,或調虎離山,千方百計支走我,然後偷偷到園子裡大快朵頤。我鬥不過他們,只好向母親告狀。母親聽了不但不生氣,反而寬慰我:“瓜果梨棗,誰見誰咬,人家稀吃是好的。”看似兒時的一件小事,但從母親身上我學會了寬容。

最高興的事莫過於採摘瓜果。夥伴們聞訊趕來幫忙,他們爬到樹上,一個個像動作敏捷的猴子,比大人摘的都快。隨後,母親便讓我和哥哥把收摘的果子送給鄉親們嚐鮮。村子不大,幾乎家家戶戶都吃過我家的棗、杏、桃、山楂等果子,東西雖然不多,但包含著父母對鄉親們的濃濃親情。

冬天,萬木枯榮,百果園卸去盛妝,一片蕭條景象,但它仍是我們玩耍的樂園。此時園子裡光禿禿的,沒有怕踩的莊稼,我們在這裡追逐奔跑、嬉戲打鬧,無所顧忌。尤其是當下過一場大雪,我們不約而至,找根木棍,在百果園厚厚的積雪上盡情塗鴉。很快,雪地上便畫滿了花草鳥獸等圖案,畫的好壞並不重要,只要玩的開心就好。我不會繪畫,便堆起了雪人。突然,有人提議逮麻雀。於是飛奔回家,拿來篩子、繩子,順手抓上一把米,學著魯迅先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文章裡的樣子,掃去積雪,露出一塊空地,撒上米粒,用木棍撐起篩子,繩子一頭拴著木棍,一頭在我們手中遠遠地牽著,只等麻雀自投羅網。然而,不知是空曠的園子無處躲藏,被鳥兒識破了陰謀詭計,還是我們缺少耐心,反正忙活了大半天,一隻麻雀也沒逮著。夥伴們意猶未盡,互相埋怨,一言不合,就地擺開戰場,瞬間雪仗打響。剎那間,雪彈飛射,互不相讓,剛剛堆起的雪人也遭了殃,園子一片狼藉,戰鬥達到高潮。經過一場混戰,一方漸漸不支,敗下陣來,在另一方的歡呼聲裡,大家各自回家,其實肚子早就餓了。

進了臘月門,父親便來到百果園,左瞅右瞧,從林子裡挑選兩棵長成檁條的洋槐樹伐掉,推到集市賣上二、三十元錢,用來置辦年貨。都說“難過的日子好過的年”,其實那時候過年就是過關。那時的我,“少年不知愁滋味”,全然不知父母有多艱難,整天就知道瘋玩。現在回想起來,小時候雖然日子過得清苦,但因為有百果園的陪伴,我的童年生活過的無憂無慮,有滋有味。

百果園能有如此美好,全是父母的功勞,裡面不但浸透了父母辛勤的汗水,還有他們對百果園的熱愛和一往情深。自從土地承包到戶後,我家生活富裕了,餘糧越來越多。從此,百果園不再種莊稼,全部種上了各種各樣的果樹,樹的間隙則套種蔬菜。

後來我長大了,於是告別百果園,到鄉政府工作。四年後,我調到離家40公里遠的縣城工作,並在此安家落戶。從此,隨著回家次數日少,百果園時常在我的夢中出現。我的父母故土難離,深深地眷戀著那片養育我們的土地,把我魂牽夢縈的百果園打理的井然有序。無論什麼果子成熟,父親都打電話告訴我,讓我回家去取。這時,我忽然想起很久沒有回家了。於是,趕緊抽空回家看望父母。臨走,父母把我的車裡塞的滿滿的,都是他們在百果園的勞動果實。一邊裝車還一邊囑咐“這些是你的,那些是你姐的(我姐也在縣城住),吃不了別瞎了,送給你的鄰居和同事吃。”有時實在沒空回家,父母便將果子讓本村進城辦事的鄉親捎去,每每至此,我都會感動不已,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個久違的百果園。

因為百果園是故土上特有的風景,是我記憶長河裡一個跳動的音符,歲月的漸行漸遠讓我對它的愛愈加深沉。每次返鄉,我都會到百果園裡轉一轉。一踏進百果園,園子裡每個角落發生的故事,都猝然撲來。雖然曾經流著鼻涕的玩伴,已經握別歲月各奔四方,但回想起兒時的情景,那一樁樁、一幕幕,珍藏在心裡的那些美好,瞬間都在眼前浮現,彷彿一切都發生在昨天。

隨著時代變遷,我的家鄉早已舊貌變新顏,家家戶戶都住進了樓房,過上了幸福美滿的新生活。百果園也被村裡統一收回,大型機械無情地將園子剷平,把“獅子溝”用土填滿,二者整合成一塊土地,村人承包後重新種上了果樹。我暗自為百果園高興,慶幸它在這片土地上重獲新生。唯一的遺憾,是沒有把百果園拍成照片,記錄下那一幕幕美好的瞬間。每次想起這事,總會有一種自責與傷感,讓我後悔不已。

如今,百果園和獅子溝,以及我家的老宅子都不存在了,就連那隻石獅子也不知去向,但是它留給我的那份香甜、快樂和美好,已被我封存在了記憶裡,成為我今生永遠的懷念。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朐縣公安局 審核:高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