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縣五星鄉調出產業結構新格局

近年來,濮陽縣五星鄉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圍繞“一朵菌(食用菌產業)、一棵筍(蘆筍產業)、兩個瓜(西瓜和甜瓜產業)、兩支花(金銀花和鮮花產業)、三片綠(蔬菜產業、果樹產業、苗木產業)”的定位,積極流轉土地2.3萬畝,實施“農業富鄉”戰略,逐步形成產業興、百姓富、生態美的農業產業發展新格局。

一朵菌:撐起群眾致富傘

五星鄉依託得天獨厚的交通條件和自然環境,在王寨村、後呂寨村組建合作社,流轉土地200餘畝建設食用菌種植基地。其中,後呂寨食用菌基地投資300餘萬元,佔地面積100餘畝,建設食用菌大棚10座;王寨村毛木耳種植基地佔地面積25畝,建設溫室大棚10座、廠房1座,年培育菌種80萬袋,年產幹木耳10萬公斤。目前,王寨、後呂寨2個食用菌種植基地已初具規模,通過產業帶動了貧困戶脫貧致富,並輻射帶動周邊村莊擴大食用菌種植規模。

一棵筍:鋪起群眾就業路

根據當前蘆筍種植良好的市場前景,以及蘆筍適應性較強的種植優勢,五星鄉七王廟村、於屯村、大井村、魏寨村等村積極探索蘆筍規模化種植、“合作社+基地”發展模式。大井村發展蘆筍種植880畝,七王廟村發展蘆筍種植400畝,於屯村發展蘆筍種植300畝,魏寨村發展蘆筍種植350畝,所產蘆筍銷往全國各地,畝產750公斤,畝產值1萬餘元,有效帶動了本村及周邊200餘名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使周邊群眾實現在家門口就業。

兩個瓜:增添群眾新樂趣

五星鄉加快推進東義井鮮果採摘園、安寨萬豐農牧園區、油房瓜果種植園區提檔擴面增效,把農業品牌擦亮。為增強產品競爭力,園區積極引進甜瓜和西瓜優良品種。其中,東義井鮮果採摘園流轉土地260餘畝,是集種植、銷售、採摘和體驗田園風光於一體的特色園區,內設採摘區、體驗區、品嚐區、休閒區,採摘時間從每年5月到11月,逐步形成了集瓜果種植、採摘於一體的“陽光農業”,讓群眾盡享休閒採摘、農事體驗、勞動實踐的鄉村旅遊樂趣。

兩支花:綻放增收新途徑

按照“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發展思路,五星鄉堅持以市場為導向,著重打造孟寨、杜寨、謝店金銀花種植及趙寨非洲菊花卉種植項目。孟寨、杜寨、謝店金銀花種植園佔地面積400畝,年產值200餘萬元,帶動就業260人,人均月收入1000餘元。趙寨非洲菊種植項目建設大棚8座,在當前濃厚的文明祭祀宣傳氛圍下,非洲菊銷路暢通,發展前景廣闊。

三片綠:簇起發展生命力

五星鄉立足“濮陽縣南大門”的區位優勢及“兩橫一縱一斜”道路交通網絡優勢,大力發展蔬菜、果樹、苗木種植產業。全鄉蔬菜種植面積2000畝,品種有南瓜、絲瓜、秋葵、韭菜、豆角、西紅柿等;果樹種植面積5000畝,品種有晚秋黃梨、蟠桃、壽桃、紅將軍蘋果、太陽杏、玫瑰香葡萄等;苗木栽植主要依託國儲林建設項目,種植面積6600餘畝。蔬菜、果樹、苗木產業逐步成為五星鄉農業產業發展的三大支柱,推動農村發展、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一產“接二連三”,湧出新生機。五星鄉圍繞“農業富鄉”目標,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通過舉辦梨花節,發展採摘園、農家樂等方式,不斷加快農旅發展步伐,逐步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濮陽縣五星鄉調出產業結構新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