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烤鴨,你真正瞭解它的成本嗎?

今天,筆者將帶領大家詳細瞭解一下路邊烤鴨從養殖到成品烤鴨的詳細過程,由於涉及到養殖戶的一些利益問題,個別相關數據不便一一公開。

路邊烤鴨,你真正瞭解它的成本嗎?


整個生產過程中一般關係人一般為:合作社、養殖戶、肉聯廠、批發商、烤鴨店


合作社:與肉聯廠、養殖戶簽訂合作協議,制定相應的養殖計劃、衛生防疫、技術指導以及利潤提成。

養殖戶:選擇養殖地點、自行建設養殖場、負責整個養殖過程。

肉聯廠:收購、屠宰、分割、銷售。

批發商:批發、運輸、分銷。

烤鴨店:加工、出售。


一、經營方式,一般分為兩種。

第一種:加入合作社,從合作社購買鴨苗、飼料,合作社負責提供技術支撐和跟肉聯廠對接,合作社會根據肉鴨的生長情況給予養殖戶提成。這種方式對於養殖戶來說收入相對比較穩定,不會受市場影響,市場的劇烈變動一般由合作社兜底。

第二種:自行養殖,不加入合作社,鴨苗、飼料、以及和肉聯廠對接全部由養殖戶自行處理。這種養殖方式受市場影響較大,市場情況好的時期收入大於合作社養殖戶。

成本分析:合作社方式可以最大程度上通過集約方式管理,系統化養殖,是成本控制的環節之一。


二、養殖環境。

傳統的養殖方式要求:距離居民點500米以外、建立汙水處理池、根據地皮合理建設養殖棚。

但是最新的環保要求,養殖戶必須建設符合國家標準的養殖場,成本較高。

成本分析:養殖場一般處在農村,地皮費用低,養殖棚建設費用低。


三、養殖時長。

根據肉聯廠對於肉鴨胴體重量不同的要求,養殖時長一般分為20--40天不等,生長速度快。一般情況下,一批肉鴨從鴨苗進廠到6斤重需要大約40天左右。

成本分析:養殖時長短,一年內可進行多批次養殖。


第四:飼料配比。

之所以生長速度快,是因為現在的飼料已經進行了科學的營養配比,肉鴨在不同的生長時期會有不同的飼料餵養,飼料營養吸收水平高。

成本分析:科學化的飼料配比,營養高、吸收水平高、基本沒有浪費。


第五:養殖環境。

冬天需要有采暖設備,夏天需要有淋水降溫設備。

晚上必須照明,原因是保證夜晚進食和防止小鴨夜晚害怕扎堆造成死傷。一般情況下,養殖戶都會備有發電機。

成本分析:舒適的生長環境和進食環境,確保短時間出欄。


第六:瘟病防治。

合作社會對養殖戶進行相關培訓,同時會安排技術員定期抽檢,防患於未然。同時一旦發生瘟病,合作社會第一時間安排技術員進行治療,最大程度挽回損失。

成本分析:科學全面及時的瘟病防治,減少損失。

以上是養殖過程中控制成本的方式。


下面作者分析一下屠宰加工流程

第一:流水線屠宰

從活鴨進場開始,全是流水線式作業,包括放血、破膛、分割、清洗、消毒等。有意思的是,有的屠宰場廠內循環播放《大悲咒》。

成本分析:流水線式作業,效率高。


第二:人工成本。

屠宰場由於無重體力勞動,相對工資較低,同時很多屠宰場的員工來自貧困山區,對薪資要求低。

成本分析:人工費用支出低。


第三:內臟價位高。

相對於胴體來說,鴨頭、鴨脖、鴨翅、鴨掌、以及鴨內臟價格相對較高。

成本分析:鴨內臟和鴨掌單獨出售、價位高於鴨肉。


第四:鴨毛處理。

鴨毛有專門的公司回收,很多羽毛製品原材料都來源於屠宰場。如:羽絨服、羽毛球等。

成本分析:鴨毛可產生效益。


第五:保存時間長。

胴體會進入冷凍庫,長時間保存,針對市場情況有序投放。

成本分析:冷凍時間長,受市場波動影響小。


同時,養殖戶會把鴨糞出售給附近農民作為生物肥料使用,同時不符合標準的瘦小、受傷的肉鴨,養殖戶會出售給不同商戶。


綜上所得:路邊烤鴨價位低的原因是因為集約化、科學化養殖以及各個環節的成本控制所決定。所以,“便宜沒好貨”用在路邊烤鴨上是不太貼切的。


以上為作者採訪養殖戶所得,有不詳盡之處望各位網友在評論區指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