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園,感受《清明上河圖》曼妙無比、美輪美奐的真容!

#一千個細節還原宋朝#

清明上河園,感受《清明上河圖》曼妙無比、美輪美奐的真容!


清明上河園,感受《清明上河圖》曼妙無比、美輪美奐的真容!

來到河南開封,清明上河園是不得不去的地方。這裡,再現了《清明上河圖》的場景,可以讓你一下穿越到千年前的北宋都城。我隨全國地市網絡媒體網眼看開封大型採訪團的260餘位媒體大咖們,來到清明上河園實地採風,切身感受到了清明上河圖裡那曼妙無比、美輪美奐的芳容。


清明上河園,感受《清明上河圖》曼妙無比、美輪美奐的真容!


清明上河園,感受《清明上河圖》曼妙無比、美輪美奐的真容!


清明上河園,感受《清明上河圖》曼妙無比、美輪美奐的真容!

(一)讓人肅然起敬的畫家張擇端

我們來到了清明上河園迎賓廣場,廣場中央那隻古樸大船上,高聳入雲的桅杆,似乎在喚醒著人們民族崛起的激情。我抬頭仰望張擇端手捧畫卷的高大塑像,他用十年時間,以這種方式,向後人訴說了一個時代的繁華。我對這位用畫卷撐起一段飽滿歷史的翰林畫家,肅然起敬,雙手合十,鞠了三個躬。工作人員指著迎賓大門告訴我們,清明上河園是中國著名七朝古都河南開封的一座大型歷史文化主題公園,佔地600畝,座落在開封城風光秀麗的龍亭湖西岸。它是依據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傳世之作《清明上河圖》為藍本建造的,1998年10月28日正式對外開放。裡面設了驛站、民俗風情、特色美食街、宋文化展示、花鳥魚蟲、繁華京城、休閒購物和綜合服務等八個功能區,並設有校場、虹橋、民俗、宋都等四個文化區。遊覽清明上河園,可以跨虹橋,登上善門,遊鴻福寺,瀏覽文繡院,下榻古驛站,就餐孫羊正店。遊覽清明上河園,可以觀賞民間雜耍、木蘭織房、年思社,還有吹糖人、剪紙、風箏等民間工藝,當然還有聞名中外的開封小吃。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古代一副彌足珍貴的社會民俗生活長卷,畫中所反映的是中國北宋時期作為古都開封的社會生活、市井風情和城建格局。雖然它所反映的只是當時開封的一部分,但管中窺豹,可見一斑。由此也不難推想其餘街市的大略形貌。有趣的是,一千多年前,張擇端把它從現實搬進了畫卷,一千多年後,開封人又把它從畫卷搬進了現實。倘佯其間,常令人有“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迴千年”的時光倒流之感。傳說張擇端年輕留學京師時,被汴京城的富麗堂皇所感染,精心繪製了一幅《東京繁榮圖》。圖中仔細地描繪了汴京繁華的街衢,巍峨的宮殿,豪華的住宅…… 然而,慕名而來的一位年輕公子看後評價說:只畫出了東京的臉面,未畫出她的眼睛。張擇端百思不得其解,就約上戀人周秀姑,滿城去尋覓“東京的眼睛”。

找來找去均不滿意,後來走到東城外虹橋處,看到汴河漕運的繁忙景象,靈感突然如閃電般劃過長空。滔滔汴水,聲聲吶喊,使他從眼前汴河船伕們逆水而上、激流勇進的亢奮態勢中,領悟出東京汴梁城的點睛之筆傳神之處,正在此地、此景、此聲、此情!於是欣喜地連擊手中摺扇,對身邊的周秀姑說:“我找到了、找到了!”身旁一位老者問他。“找到什麼了?”“東京的眼睛!” 我第一次看《清明上河圖》,是在北京故宮。畫卷為絹本,是淡設色。據介紹,整幅畫縱24.8釐米,橫528.7釐米,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法,將繁雜的景物納入統一而富於變化的畫面中。讓人驚歎的是,畫中人物多達數百個,在畫家筆下,他們衣著不同,神情各異,其間穿插各種活動,富於戲劇性。畫的構圖也疏密有致,注重節奏感和韻律的變化,筆墨章法都很巧妙。據說這幅國寶級文物,經歷了四次被盜出宮的劫難,才得以保存下來。然而,最讓我震撼的,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我在中國館裡看到的巨幅動態版畫。走進巨大的半圓形參展廳, 128米長、6.5米高的動態電子版《清明上河圖》成了中國館的最大亮點。該畫有晨昏變化,畫中人物會動,趕路腳伕還會邊走邊吆喝。清晨的疏林薄霧中,兩個腳伕趕著馱炭的毛驢,緩緩步向城門。太陽昇起,汴河兩岸熱鬧起來,回孃家的小媳婦騎著毛驢、上朝辦事的官員乘著八抬大轎……此圖運用最先進的電子影像、動漫製作等技術,再現了北宋都城的繁華市井。看過原畫,領略過動態圖,拜謁好畫家張擇端,我急切的走進迎賓門,去欣賞現實版的《清明上河園》。


清明上河園,感受《清明上河圖》曼妙無比、美輪美奐的真容!


清明上河園,感受《清明上河圖》曼妙無比、美輪美奐的真容!


清明上河園,感受《清明上河圖》曼妙無比、美輪美奐的真容!

(二)氣勢如虹的虹橋

進入清明上河園漫步前行,那是圓形的宋都廣場,靠右是仿古建築清明上河園購物中心,是遊客聚集的地方。穿過廣場,再往前是高高的清明祭壇,香火繚繞,祈福祭天。往左,就是宋代民俗街,遊人熙熙攘攘,到處可見店門前的盆盆秋菊,點綴其間。遊過民俗街,往左前方看,一座木質虹橋橫跨於清澈的汴河之上,這就是虹橋,也是《清明上河圖》中最重要的一處景象。虹橋寬大沒有橋柱,在古代橋樑建築史上堪稱奇蹟,是中國古代橋樑史上的一項重要的創造,虹橋被列為中國十大名橋之一。它橫跨“汴河”,其勢如虹,上可走馬過人,下可載貨行舟。遊人每經此處,都要忍不住要多看兩眼,或依欄攝影,留作紀念。據史書記載,虹橋下面的汴河始於戰國的魏,通於隋,暢於宋,上起河洛,下至淮泗,直通長江,為北宋南北貫通的大動脈。各地所產的糧食,所收的賦稅,各種奇珍異果都是沿著這條河運到京城來的。汴河對於當時的北宋可謂至關重要。由於舟船往來,客商眾多,於是在河的兩邊就出現了許多店鋪,在當時的東京城,汴河兩岸是最繁華熱鬧的地方,虹橋左右店鋪林立,舟船如梭,商賈雲集。當年我在上海世博園觀看動態版畫時,曾被畫中橋上橋下熱鬧的場景,生動的故事深深吸引。虹橋邊店鋪林立,橋面上不少商販在兩側搭起了竹棚,擺攤賣貨談生意,中間過道上有騎馬坐轎的,有肩挑背扛的,還有一個趕驢的小夥大聲吆喝著,南來北往,熙熙攘攘的人,神態各異,好不熱鬧。在動態版畫的橋邊欄杆上,人們全都看著橋下,大聲呼喊著,原來橋下演繹的一個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時有一隻大船正要通過橋洞,眼看就到了,桅杆還沒有放下,這時,船上的人緊張起來,有的在放倒桅杆,有的在用力撐篙,有的用篙杆頂住橋樑,有的在接橋上拋下的繩索,船艙裡的女人也往外看著,岸邊引來圍觀的群眾,跟著喊叫。一個虹橋周圍,竟有百十個人在活動,看著這驚心動魄的場面,我彷彿也在畫中,一陣緊張。 而現實中的虹橋,我首先被它的氣勢所感動,一座高大的紅色拱形橋,橫跨園內“汴河”兩岸,色彩鮮豔,其勢如虹。橋上游人熙熙攘攘,橋下不時有遊船通過,不遠處東京碼頭上停靠的船隻,還有店鋪林立的街景,栩栩如生再現了《清明上河圖》中虹橋熱鬧的景象。我興致勃勃地來到橋面上,兩邊是臺階,中間是順著拱形橋面用木板鋪成的寬闊道路,大概是古人為了防止車馬打滑吧,木板間錯落有一釐米。我試著走在上面,別有一番韻味。“快看快看”順著聲音,我看到虹橋兩邊站滿了人,原來橋下一條大遊船經過,船上身穿古代服裝的女子,站在船頭唱著歡快的歌,遊人不時地喝彩,橋上的人紛紛拍照。這情景,讓我又想起了“清明上河圖”的虹橋,不同的是,如今船上人的歡聲笑語,取代了畫中人慌亂的神色,橋上人的愉快拍照,取代了畫中人緊張的吶喊。


清明上河園,感受《清明上河圖》曼妙無比、美輪美奐的真容!


清明上河園,感受《清明上河圖》曼妙無比、美輪美奐的真容!


清明上河園,感受《清明上河圖》曼妙無比、美輪美奐的真容!


清明上河園,感受《清明上河圖》曼妙無比、美輪美奐的真容!


清明上河園,感受《清明上河圖》曼妙無比、美輪美奐的真容!


清明上河園,感受《清明上河圖》曼妙無比、美輪美奐的真容!


清明上河園,感受《清明上河圖》曼妙無比、美輪美奐的真容!

(三)高大威嚴的上善門

進入清明上河園漫步前行,那是圓形的宋都廣場,靠右是仿古建築清明上河園購物中心,是遊客聚集的地方。穿過廣場,再往前是高高的清明祭壇,香火繚繞,祈福祭天。往左,就是宋代民俗街,遊人熙熙攘攘,到處可見店門前的盆盆秋菊,點綴其間。遊過民俗街,往左前方看,一座木質虹橋橫跨於清澈的汴河之上,這就是虹橋,也是《清明上河圖》中最重要的一處景象。虹橋寬大沒有橋柱,在古代橋樑建築史上堪稱奇蹟,是中國古代橋樑史上的一項重要的創造,虹橋被列為中國十大名橋之一。它橫跨“汴河”,其勢如虹,上可走馬過人,下可載貨行舟。遊人每經此處,都要忍不住要多看兩眼,或依欄攝影,留作紀念。據史書記載,虹橋下面的汴河始於戰國的魏,通於隋,暢於宋,上起河洛,下至淮泗,直通長江,為北宋南北貫通的大動脈。各地所產的糧食,所收的賦稅,各種奇珍異果都是沿著這條河運到京城來的。汴河對於當時的北宋可謂至關重要。由於舟船往來,客商眾多,於是在河的兩邊就出現了許多店鋪,在當時的東京城,汴河兩岸是最繁華熱鬧的地方,虹橋左右店鋪林立,舟船如梭,商賈雲集。當年我在上海世博園觀看動態版畫時,曾被畫中橋上橋下熱鬧的場景,生動的故事深深吸引。虹橋邊店鋪林立,橋面上不少商販在兩側搭起了竹棚,擺攤賣貨談生意,中間過道上有騎馬坐轎的,有肩挑背扛的,還有一個趕驢的小夥大聲吆喝著,南來北往,熙熙攘攘的人,神態各異,好不熱鬧。在動態版畫的橋邊欄杆上,人們全都看著橋下,大聲呼喊著,原來橋下演繹的一個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時有一隻大船正要通過橋洞,眼看就到了,桅杆還沒有放下,這時,船上的人緊張起來,有的在放倒桅杆,有的在用力撐篙,有的用篙杆頂住橋樑,有的在接橋上拋下的繩索,船艙裡的女人也往外看著,岸邊引來圍觀的群眾,跟著喊叫。一個虹橋周圍,竟有百十個人在活動,看著這驚心動魄的場面,我彷彿也在畫中,一陣緊張。 而現實中的虹橋,我首先被它的氣勢所感動,一座高大的紅色拱形橋,橫跨園內“汴河”兩岸,色彩鮮豔,其勢如虹。橋上游人熙熙攘攘,橋下不時有遊船通過,不遠處東京碼頭上停靠的船隻,還有店鋪林立的街景,栩栩如生再現了《清明上河圖》中虹橋熱鬧的景象。我興致勃勃地來到橋面上,兩邊是臺階,中間是順著拱形橋面用木板鋪成的寬闊道路,大概是古人為了防止車馬打滑吧,木板間錯落有一釐米。我試著走在上面,別有一番韻味。“快看快看”順著聲音,我看到虹橋兩邊站滿了人,原來橋下一條大遊船經過,船上身穿古代服裝的女子,站在船頭唱著歡快的歌,遊人不時地喝彩,橋上的人紛紛拍照。這情景,讓我又想起了“清明上河圖”的虹橋,不同的是,如今船上人的歡聲笑語,取代了畫中人慌亂的神色,橋上人的愉快拍照,取代了畫中人緊張的吶喊。


清明上河園,感受《清明上河圖》曼妙無比、美輪美奐的真容!


清明上河園,感受《清明上河圖》曼妙無比、美輪美奐的真容!


清明上河園,感受《清明上河圖》曼妙無比、美輪美奐的真容!


清明上河園,感受《清明上河圖》曼妙無比、美輪美奐的真容!


清明上河園,感受《清明上河圖》曼妙無比、美輪美奐的真容!

(四)雄健端莊的拂雲閣

從上善門往北走一段路,穿過高大的九龍橋,我們便走進了皇家園林。抬眼便看到一座高聳的樓閣,這是園內最高的建築,遠看有四層,紅牆綠瓦,熠熠生輝,隨著人流,我們很快來到了拂雲閣。拂雲閣,高31.99米,雄健端莊又不失雋秀舒展,供放宮廷重要文件及國畫書籍,也是園內登高遠眺絕佳處。外觀為四層,內夾三個暗層。取名“拂雲”,一是明示此閣高聳,輕拂白雲;二又暗含“吹拂紅塵煙雲閣:高31.99米,雄健端莊又不失雋秀舒展,供放宮廷重要文件及國畫書籍,也是園內登高遠眺絕佳處。取名“拂雲”,一是明示此閣高聳,輕拂白雲;二又暗含“吹拂紅塵煙雲,洗出清明世界”之意。雲,洗出清明世界”之意。 這是大宋水運儀象臺,裡面參展了許多天文水運儀象物品。沿著紅木樓梯拾階而上,大家發現,原來裡面還有三個暗層。登上拂雲閣遠望,眼前豁然開朗,只見園內汴河虹橋,古船碼頭,樓閣店鋪,綠樹紅花,加之街巷小徑上來往穿梭的人群,如果說“清明上河圖”是一段繁華的歷史,那麼“清明上河園”就是一幅壯美的圖畫了。


清明上河園,感受《清明上河圖》曼妙無比、美輪美奐的真容!


清明上河園,感受《清明上河圖》曼妙無比、美輪美奐的真容!


清明上河園,感受《清明上河圖》曼妙無比、美輪美奐的真容!


清明上河園,感受《清明上河圖》曼妙無比、美輪美奐的真容!


清明上河園,感受《清明上河圖》曼妙無比、美輪美奐的真容!


清明上河園,感受《清明上河圖》曼妙無比、美輪美奐的真容!


清明上河園,感受《清明上河圖》曼妙無比、美輪美奐的真容!


清明上河園,感受《清明上河圖》曼妙無比、美輪美奐的真容!

(五)華美壯觀的臨水大殿

清明上河園北面多為皇家園林及宮廷娛樂區,亭臺樓榭,瑰麗壯觀,令人歎為觀止。參觀完文房博物館,來到大宋科舉四方院,這裡正在進行精彩紛呈的抖空竹表演,這是一項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民間遊藝活動,即可健身,又能娛樂,表演者極高的技藝,贏得了大家陣陣掌聲。穿過四方院,便來到造型巍峨,華美壯觀的臨水大殿,這是宋代男賓女眷觀賞歌舞表演的兩個大包廂,由宣和殿與宣德殿連接而建,兩殿相依,如同一對甜美的戀人。宣德殿的下面正在進行戰國編鐘歌舞表演,在粉色黃色奇幻燈光渲染下,身著古代服飾的美們,表情甜美,隨著清脆的編鐘《春江花月夜》樂曲,舒袖搖釵,翩翩起舞。彷彿正在為皇戚貴族表演一般,抒發著遠古時代浪漫的情懷,那“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臺”的帝王生活,真的就在眼前。此時,我思緒神遊,想像著宋代宣德殿二樓包箱裡,坐在那金碧輝煌座椅上,觀賞蕩氣迴腸歌舞的人,是否也會像現代人一樣,有焦慮不滿和抱怨呢。至少此時的我,是心曠神怡,“不知肉味”了。正陶醉著,聽到旁邊的小青年對同伴說:一會看“槍挑小梁王”更刺激。接下來,我們在皇帝經常玩的蹴鞠場,看了類似於足球的蹴鞠表演,這時已到了“槍挑小梁王”表演時間。來到偌大的實景校場,已座無虛席,岳飛第一次成為傳奇,就在這武考場上。我擠進人群,在旁邊一個臺階上站立,隨著鼓聲響起,全身披掛的考生,騎馬攜刀,威武地跑入校場,當主考官宣讀完生死狀,比武開始,小粱王幾個回合下來戰勝了其他考生,以為奪武狀元胸有成竹。這時,岳飛前來迎戰,校場上,兩人騎馬舞槍,一會倒立馬上,一會橫在馬側,刀來槍往,奔馳的駿馬從觀眾臺前跑過,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岳飛越戰越勇,小梁王不停躲閃,忽然,岳飛虛晃一槍,反手將小梁王挑下馬,全場一片喝采。然而,主考官卻違反規定,要將岳飛斬首,引起了考生憤怒,岳飛兄弟與官兵大戰考場。校場上奔騰的駿馬,飛舞的刀箭,隆隆的炮聲,加上表演者精湛的騎術和刀槍技藝,和著場上“放了岳飛”的吶喊聲,將表演推向高潮,看臺上的人們無不群情激奮,為之歡呼。最後剛正的宗澤大人,挺身而出,放走了岳飛。從此,岳飛開始了“精忠報國”悲壯人生。“怒髮衝冠,仰天長嘯”岳飛氣蓋山河的“滿江紅”歌聲,在校場上空迴盪,這場景,讓我想起他說過的一句話:“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怕死,天下便可太平!”真若如此,岳飛不會被奸臣所害,大宋也不會過早滅亡吧。 看過許多大型實景表演,這一次,卻有著不一樣的感懷。除了表演場景的真實激烈,也許,還有某些東西觸動心靈,比如岳飛的英勇,宗大人的剛正,甚至,還有貪贓枉法的主考官吧。時間很快到了吃晚飯的時刻,我們來到孫羊正店簡單的吃了晚飯 ,就去欣賞《大宋·東京夢華》。這是一次與大宋文化的對話,是一次穿透歷史的望鄉之旅。在真實與夢幻之間,充分調動了歷史文化的想象力,輔以現代高科技的舞美手段,繪就了一幅史詩般的演出長卷,真實、浪漫而又充滿激情。

經過幾年的修編,如今《大宋·東京夢華》實景演出更臻完美。劇情更加跌宕起伏,場面更加恢弘、震撼。演出的尾聲,在蘇軾《水調歌頭》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歌曲中,湖面上一個艄公把一古代小女孩送到舞臺上,然後一個現代小男孩出現,一個古典,一個時尚,載著千年的祝福和千年的夢想,走向現代,讓人遙想,給人希望,詮釋了古代文明與現代文明的對接和傳承。與此同時,演員們伴隨著歌聲,把一個個燈籠擺放在舞臺上,天幕上時而亮起半月,時而亮起圓月,把千年的祝福送給觀眾,寓意同一輪明月,既照亮了北宋繁華的東京,也照亮了今天古老而年輕的開封。


清明上河園,感受《清明上河圖》曼妙無比、美輪美奐的真容!


清明上河園,感受《清明上河圖》曼妙無比、美輪美奐的真容!


清明上河園,感受《清明上河圖》曼妙無比、美輪美奐的真容!


清明上河園,感受《清明上河圖》曼妙無比、美輪美奐的真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