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能擺脫天網的控制嗎?

如果經常看新聞,會發現人們喜歡用“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來比喻犯人逃脫不了法律的制裁,這種比喻是從字面意思來理解這句名言的,人們這樣理解起來都認為是對的。但如果回到原文出處來看這句話,那就不是這個意思了。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這句名言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七十三章。老子在文章中說“勇於敢者則殺,勇於不敢者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坦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如果從這章內容來分析,這句名言包含了幾層意思。

天網就是道

道是無邊無際的,只要有生命的地方就有道。它像一張大網籠罩在天地間,寬大無邊,無邊無際,它密密麻麻,沒有縫隙,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被遺漏。它沒有語言,也沒有聲音,也沒有條文,看不見,也摸不著。你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又無處不在,不管在天涯海角,還是在天坑地縫,所有地方都是它管轄的地方。任何事物都得遵循它的規則,沒有其他選擇。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能擺脫天網的控制嗎?

道中蘊含陰陽八卦

天網具有懲罰特性

老子說,道會對“勇於敢者則殺”,道不喜歡違背它的任何生物。任何生物,只要一違背了它,立刻進行懲罰。道對待任何生物都是公平的,不分生物大小,不分親疏貴賤,只要是有生命的生物,人也好,動植物也好,哪怕是細菌微都是一視同仁。違背了道就會死亡。以人來說,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不懂道,也不信道,甚至很多人是直接和道對著幹。但是道是公正無私的,誰違背就會懲罰誰。

1 天網懲罰時不分對象

在道面前,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也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都屬於萬物之中的一員。

任何人活著都得遵循道,每天需要按時吃飯,按時休息。一個人幾天不吃飯,就形體消瘦,全身無力,再不吃飯就得死亡。一個人不管你多忙,不管你有多少事情,一天總得休息一下,要是強行不休息,很快就會精神恍惚,幾天不休息會癲狂發瘋甚至死掉。就算是老人或者小孩,也不能特殊對待,不但不會有特殊,甚至還會更嚴厲一點。在天網面前,沒有特殊對象,所有對象都是一視同仁。

2 天網懲罰時不講功勞

在道面前,也不會去考慮一個人過去的功勞,不管一個人為別人或者為社會做了多大貢獻,只要你違背了它,它會給你把每一筆賬算得清清楚楚。按照迷信來說,你壽緣完結時候,就會找上門來算總賬。記得電視劇《三國演義》裡面,諸葛亮火燒藤甲兵的時候,他仰天嘆息,他說他為了結束西南叛亂,讓人民早日能安寧,沒有辦法使用了火攻的戰術,但由於這種戰術過於殘忍,又殺人太多,會被折壽十年。諸葛亮一生為了蜀國可以說是盡心盡力,也是人才難得,但是在天網面前,天網不會計算一個人做了多大貢獻,它只會計算你的壽緣減少了多少,就算諸葛亮沒有火燒藤甲兵,諸葛亮壽命也不會高。因為諸葛亮後半生,幾乎都在軍旅之中,天天神經都很緊張,也得不到好的休息,身體會承受不了這麼多的壓力,諸葛亮不能長壽是必然的。三國另一個風雲人物周瑜,由於氣量狹小,經常生氣,同樣是違背了養生之道,很年輕死掉了。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能擺脫天網的控制嗎?

諸葛亮表演者

3 天網懲罰時不分貴賤

在道面前,沒有身份高低貴賤的區別,不會對一個人平民百姓就可憐,也不會對王侯將相進行尊重。在古代的帝王中,秦始皇和漢武帝,都算是大一統的帝王,在他們統治時候,國家統一,四海朝拜,可以說在天下是權力最大的人了,他們的權力大到可以隨便取人性命,也可以決定別人的一生。他們雖然權力非常大,但是在道面前,他們也是弱小的,他們想長生,發動人員給他們尋找長生不老的藥,給他們煉製仙丹,希望達到長生不死,這些這些丹藥不但沒有延長壽命,反而要了他們的性命。在道面前,人類就像螞蟻,沒有權力大小的區別。帝王也好,平民百姓也好,違背了道,懲罰是一樣的。

天網具有褒獎特性

道之所以能在天地之間控制萬物,它不是光靠嚴厲的手段,它還有仁慈的一面,它會褒獎遵循它的事物,任何事物,只要能遵循它的規則,就會“勇於不敢者則活”,就會生活得非常自在,並且它的獎勵也沒有上限,遵循得越好,獎勵越高。

以人來說,自古及今,估計有幾千億人了,在這些人中,違背它的人,要麼是受到疾病折磨,要麼是早早離開人世。稍微遵循它的人,一生身體健健康康,沒有大病大患,不受到疾病折磨,能吃能跑,想去哪兒就去哪兒,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就算離開人世時候,也是很輕鬆一件事。而完全遵循它的人,那獎勵是非常豐富的,它可以讓一個凡人成為真人,壽命也無極限,到處逍遙快活。自古以來,有很多人都受到了這樣的獎賞,遙遠的黃帝就不說了,最近幾百年裡面的呂洞賓,張三丰遵守了道,過得那是逍遙快活。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能擺脫天網的控制嗎?

傳說中的八仙

道是客觀存在的,只要天地繼續能運轉,道就會一直作用,它的存在與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違背道會受到懲罰,遵守道會得到獎勵。人類社會只有遵循道才能長治久安,個人才能健康長壽。

我喜歡氣功養生,我將會持續分享感悟到的道家養生智慧,歡迎關注@奇哥修真 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