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國粹,守本心,製藥無人見,存心有天知。

中醫藥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更是中國與世界各國友好交往的橋樑。《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顯示,中醫藥已經傳播到183個國家和地區,越來越多的“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家和地區加入中醫藥服務貿易“朋友圈”。

剛剛結束的2019年亞洲文明對話大會與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掀起了中國與其他國家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浪潮,中醫藥大放異彩。

就在今年2月,一部反映民國時期,歷經新舊思想對撞和戰火洗禮的中醫題材劇《老中醫》在央視1套黃金檔熱播。

在國家弘揚中醫藥發展的當下,這部在央視黃金檔播出的電視劇可謂指導意義明顯,某種程度上來說,弘揚醫道國粹,支持中醫藥發展已經成為了一種國家意志。


傳國粹,守本心,製藥無人見,存心有天知。

然而,現在對中醫、中藥持懷疑論調的做空力量不僅強大,而且方法多樣化。做空的手法從由此前理論層面宣揚中醫“無效論”,演變為不斷放大對中藥企業具體中藥產品的質疑,現在是從一些具有影響力的上市公司入手打擊,進而上升到對國內主流中藥企業整體品牌形象的質疑。

同仁堂農藥殘留事件、過期蜂蜜事件、雲南白藥保密配方事件,做空勢力往一招接著一招,恨不得將中醫藥產業置之死地而後快。

最近,康美藥業財報質疑事件更是將中醫藥產業推向冰點,人們質疑康美的同時,也無形中對中國的中醫藥產業產生了懷疑,這恰恰是做空勢力最想要的結果。

康美藥業1997年創辦,2002年斥巨資資做中藥飲片,當時的現狀是什麼?中藥飲片造假、摻假、染色、硫燻、增重等等問題大量存在,而康美藥業卻率先在行業內借鑑西藥GMP種植標準,從源頭上佈局中醫藥材種植,並且在後來引領並參與了多項中藥飲片標準的制定,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整個中藥飲片行業的亂象,這樣才使得中藥飲片行業重新繁榮,並逐漸成為行業標準的開創者、制定者,或許正是因此,才難逃做空力量的錘擊。

並且每一次中醫藥行業的負面事件,都會被無限放大,這些背後看空的聲音,也使得原本就在西醫藥強勢體系下求生存的中醫藥行業更加步履維艱。

可是,就在我們對自己的中醫藥企業不斷質疑的時候,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家,卻大批量地從中國進口粗加工的中藥原料精加工成中成藥,獲取巨大的利潤。

我查了相關資料,目前中國中藥出口中,比例最高的是植物提取液,這是中藥材粗加工後附加值較低的中藥產品,而德國、日本、韓國等國家進口之後,立即進行中藥產品深加工,就變成了地道的中成藥,附加值升至幾十倍。

美國申請的“人參蜂王漿”專利,韓國申請的“牛黃清心丸”專利,德國銀杏葉製劑、日本救心丹,這些都是中藥產品。

日本最大的漢方藥製藥企業津村藥業,其漢方藥中的草藥,80%從我國進口,津村藥業已先後在我國建立了70多個GAP藥材種植基地,佔我們國內GAP種植基地的將近一半江山,也就是說,我們有一半的藥材種植基地在為這家日本藥企打工。

與外資藥企在華悄然佈局並生根開花結果不同的是,國內中藥企業近年來遇到的阻力和困境則使其每況愈下,當下的康美就是典型的例子。

康美藥業是一家中醫藥全產業鏈企業,業務範圍很廣,涵蓋中藥飲片、中藥材貿易、藥品生產銷售、保健品及保健食品、中藥材市場經營、醫藥電商和醫療服務等,目前已形成完整的大健康產業版圖佈局和產業體系的構建。

康美首創的“智慧藥房”,以城市中心藥房的角色,憑藉代煎配送便利、紓解醫院流量等優點,搶奪當地醫院的市場份額,被國家認可並作為行業標杆而推廣。

傳國粹,守本心,製藥無人見,存心有天知。

智慧藥房的佈局,使得康美藥業對於下游需求有著更敏銳的嗅覺,能夠迅速傳導至其在上中游市場的中藥材種植、加工、貿易環節,並能夠對中藥材價格的穩定和供需平衡起到巨大的協調作用。

如果康美不斷壯大,將上游中藥材種植、中游貿易、下游的醫院和藥房等全部打通,將直接威脅某些國外藥企的利益,所以,我們看到的是,港媒投放廣告做空,各種自媒體紛紛跟風聲討,俗話說,“牆倒眾人推,破鼓萬人捶”,此之謂也。

和做空其他上市公司一樣,做空康美無非也是用了這麼幾個套路:不斷融資、現金存疑、存貨虛高、現金流短缺、毛利率虛高、大股東質押爆倉、潮汕邦坐莊。

所有這些言論都是專業機構炮製的,普通的投資者根本就沒有能力去解讀財務上的東西,他們自己心裡清楚,他們的言論其實是不堪一擊的。

就比如說不斷融資吧,我就納了悶了,打造如此一個商業帝國不融資行嗎?如果阿里巴巴不是有國外風投機構投資,今天的馬雲還會在各個公眾平臺上一展其天才般的演講口才嗎?如果馬化騰不是有國外機構投資,還會有今天的QQ以及可以鏈接人人的微信嗎?想一想,也真是令人奇怪,為什麼我偌大中國湧現出的幾個世界級的平臺式互聯網壟斷公司,均是引入國外風投機構,並且在國外上市呢? 這一切,我自己不好妄自推斷。

那麼,如果康美也引入外國風投機構,我估計就不會有今天的被質疑了。

所以,中醫藥企業應當接受正常的輿論監督以激勵中藥企業保障中藥質量和提升品牌,也應當接受資本市場投資者對公司價值存在不同的理解,但是在他們遇到財務或信任危機時,我們所要做的是批評監督,而不是無限放大。畢竟中醫藥行業剛處於困境反轉階段,需要社會各界力量適度的寬容和理解。

如果大家都落井下石互懟互害斷章取義,很多上市公司是經不起扒的,就比如和中醫藥對應的西藥類上市公司,A股的中藥類上市公司有76家,而西藥類上市公司多達138家,他們都沒毛病嗎?

就拿西藥類上市公司龍頭恆瑞醫藥來說,看看高管增減持變動明細,從2011年開始,高管們基本上年年都減持套現,只有一次是增持了1000股,還是操作失誤,這是不是可以寫一篇報道,名字就叫,恆瑞醫藥的發展史,其實是一部高管套現史?

傳國粹,守本心,製藥無人見,存心有天知。

再比如說人們津津樂道的獨角獸藥明康德,大領導們全部都是美國國籍,更離譜的是,董事長李革年薪1764萬,而藥明康德去年淨利潤22億元,已知的19名高管年薪合計4104萬,對比中醫藥板塊的上市公司,龍頭雲南白藥年薪最高的領導247萬,已知的19名高管年薪加起來1291萬,還沒有李革這老爺子一個人的多,難道掛上美國國籍就能漲工資了嗎?

傳國粹,守本心,製藥無人見,存心有天知。

更多的不羅列了,回看康美事件,不得不說,任何一家企業在發展歷程中,都難免遭受一些大的磨難。即便高貴的茅臺,不也曾經歷過2012年的塑化劑風波,經歷過強力反腐的洗禮嗎?

康美藥業在2018年總結大會上提出,2019年要“發展實業、聚焦主業、瘦身健體、固本強基”,果如是,恐怕誰也不敢保證它仍然會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拋開所有基本面不說,從康美的技術走勢看,2018年10月到現在,持續的巨量交易遠遠超出了2015年牛市的水平,這麼龐大的資金都是拋盤嗎?答案不言而,如果是拋盤,在28元前後那個位置怎麼不走?不是有人早就質疑康美了嗎?所以,這個區間的成交肯定是某些機構借利空在大肆收集籌碼,也不排除是某些資本大鱷想要控股康美,這樣割韭菜的方式,是國外做空機構慣用的伎倆,不久前的京東就是典型的例子,先是通過某些重大利空事件唱空,製造恐慌性拋盤,進而在低位接盤帶血的籌碼,等風波過去,輕鬆拉昇股價獲利,最終為所有一切買單的,除了普通的投資者,別無他人。

傳國粹,守本心,製藥無人見,存心有天知。

每次看到網上鋪天蓋地的抨擊性言論,我總是不由想起阿Q,在被錢太爺的兒子“拍拍拍”地打過之後,突然碰到靜修庵裡的小尼姑,於是便伸出手去摸她那新剃的頭皮,並且還陣陣有詞:“和尚動得,我動不得?”

是的,和尚動得,我為什麼動不得呢?於是網上一片罵聲,甚至說,凡是帶“康”字的公司都是不是什麼好東西,都是可以“動得”了的!

如此聯想可能不太恰當,但是康美藥業當下的境況還真就有點像這個軟弱的小尼姑一樣,似乎是人人“可摸”得的!

當然,錢太爺的頭不能摸,就是錢太爺兒子的頭也是不能隨便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