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人教你在泰國怎樣給小費,4大場景詳情攻略,一次就學會

泰國小費 一直以來是一個滿爭議的話題,每個旅客都有自己的想法,該不該付小費,應該付多少,付多少才是有”禮貌“。因為小費文化這件事,我認為以當地人來評論來是最準的,因此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採訪了兩位泰國友人以及我自身的經驗。


泰國是一個依賴觀光客很重的地方,旅遊產業佔了泰國的經濟很重的一部分。因為有如此多的旅客,而每個人接收的消息四面八方,因此你在去之前應該要多做一點功課,看多方的消息來源,而決定你的想法或看法。
在前往泰國時,你通常會聽到身邊的人跟你說,你在泰國要付小費,我會說也許,但看情況。 你知道小費TIPS的來源嗎 ?
TIPS = To Insure Promptness Service 又或是被稱 To Insure Performance Service
接受我採訪的兩位媳婦的泰國友人,分別為
泰國輕熟女,30出頭,有一份穩定工作,主管階級。
泰國弟弟,20出頭,國際學生,尚未有工作。
我相信有他們兩位的協助,可以對我們這些旅客對於 泰國小費 文化有更佳的瞭解,你也可以你的自身條件去接受,哪一個比較適合你。
在我跟他們說明了我的來意之後,兩位第一句回答我的都是:There’s no tip culture in Thailand 又或是Unlike the US, in Thailand tips aren’t expected. 兩句都是指,泰國並沒有小費的文化。
常見給小費的地點
酒店 (Hotel)
餐廳 (Restaurant)
出租車(Taxi /Grab)
按摩 (Massage)

1、

泰國小費 – 酒店 (Hotel):
泰國友人的想法是
輕熟女主管:
- 只給門童,大約20泰銖,五星級不給。
- 清理房間,最後一天才給。60-80泰銖不等,又或是看口袋有多少零錢。
- 只待一晚不用給清理房務人員小費。
泰國弟弟學生:
- 完全不給。但如果服務好會給,最少20泰銖。
我的經驗是,我都沒給。

泰國人教你在泰國怎樣給小費,4大場景詳情攻略,一次就學會

我知道這大概違背很多其他部落客或是旅客的看法,但是我可以跟你談談我沒給小費之後發生的事。
恩,基本上沒事。為什麼我說基本上沒事呢?
我在泰國只住過兩間飯店,一間在清邁一間在曼谷,兩間皆為三星級的飯店,不是太差也不是太高級。
這邊要聲明一下,不是我們不願意給,而是通常我們在check in的時候,行李就被推上去房間了,因此我們根本找不到人給。
至於房間清潔的人員,是我們忘記給。住那麼多天你會忘記給?當你忘記一次之後,就直到有人提醒才會記得。很不幸的我們沒有人提醒我們這一點,當然飯店也不會跑來跟你說,誒記得給小費,並竟就像這兩位泰國友人說的,“泰國沒有小費文化的習慣”。
這兩間各住了3,4晚,遇到最糟糕的事情就是在曼谷,清潔人員沒有幫我們清理桌上的泡麵,但是我是覺得無所謂拉,至少床和浴室是乾淨的。

泰國人教你在泰國怎樣給小費,4大場景詳情攻略,一次就學會

所以,你覺得不給小費很糟糕嗎?恩,我會跟你說,不會。因為這是他們的工作,而且他應該先有服務才期待有小費,而不是看到小費才決定要做多少她本份內的事。
讓我用另一個角度跟你解釋好了,如果你今天在國內某家飯店入住,你看到你桌上的泡麵沒收,你還會給小費嗎?還是你會衝去櫃檯跟他們理論?這是同樣一件事,”泰國是沒有小費的文化“,要不要給小費真的是看你自己,服務好你開心,給,你覺得服務不到你的點,那麼你也可以決定要不要給小費。
一直以來,我都是抱持著僱主不應該要倚賴消費者給他們的員工小費,以至於少許服務人員變相的再依賴消費者,這是一個很不健康的觀念。
因此,住在泰國你應該怎付小費?
- 不給,或是看服務給。
- 如果你是住在青年酒店(Hostel) 或是民宿(Guest House)那種通常不用給。
- 如果你真的真的覺得對服務你的人很過意不去,又或是自己的心理層面過不去那個坎,那麼就隨意吧,20泰銖算是某種的公定價,相信你給多,他們絕對不會有意見。
如果你覺得20泰銖太少,那麼你可以參考我訪問的泰國輕熟女主管給的價錢。


通常最後一晚給就可以了,但你想要每晚給也不是問題。
2、餐廳 (Restaurant) :
泰國友人的想法是
輕熟女主管:
- 高級餐廳,服務費(service charge)會含在賬單裡面。(跟臺灣很多餐廳一樣)
- 一般來說,50 – 60泰銖,服務再好一點會給到100泰銖
泰國弟弟學生:
- 完全不給
- 或是給剩下的零錢,舉例來說你吃73泰銖給80泰銖,389泰銖給400泰銖。
我的經驗是不用給,或是看情況給。

泰國人教你在泰國怎樣給小費,4大場景詳情攻略,一次就學會

一些泰國餐廳,他們可能會像一些國外餐廳一樣,在你賬單上放上服務費。
雖然泰國並沒有小費文化,但不代表他們不收小費。
相對而言,中國本身就沒有小費文化,且基本上也根本不收小費,而臺灣的很多餐廳要求給服務費,而且可能這些所謂的小費或服務費還不是付給服務生而是老闆自行吸收。
因為我的泰國旅遊並沒有到任何一間高級餐廳,我們都吃平價或是路邊攤居多。但是,我認為在高級餐廳,如果你已經收到帳單含服務費,那麼你就不用再額外給所謂的小費
但是,如果小費(服務費)不含在帳單裡面,真的是隨意。有些餐廳會將小費桶放在收銀機的旁邊,那種就是隨意給。
如果你也打算給餐廳服務生給剩下的零錢(整數剩下的零錢),那麼就將零錢放在桌上,不用交到服務生手裡。(這點跟很多的歐洲國家很像)。

泰國人教你在泰國怎樣給小費,4大場景詳情攻略,一次就學會

因此,在泰國用餐你應該怎付小費?
- 不給,或是看服務給。
- 高級餐廳的帳餐內含服務費就不用給。
- 你可以使用臺灣的方式,給予餐點的10%
- 給整數,零錢放桌上。
- 路邊攤不用給
3、泰國小費 – 出租車 (Taxi /Grab) :
泰國友人的想法是
輕熟女主管:
- 出租車(Taxi)/GRAB,主要看交通狀況, 一般來說會給整數,跟餐廳很像,舉例來說:72泰銖給80,但如果是80泰銖就不給,但不想給小費就自行準備零錢也可以。
- 嘟嘟車(TOK-TOK),不給,因為是短程。
泰國弟弟學生:
- 完全不給,或是給整數(如果服務好的話)
我的經驗是,我們都沒給。但是有些出租車,如果找回來的零錢金額太小,像是車資73泰銖,給80,他們可能就不會主動找錢給你。這時,我們也不會跟他要求找錢。如果你不希望這種事情發生,也許可以準備多一點零錢。

泰國人教你在泰國怎樣給小費,4大場景詳情攻略,一次就學會

我在泰國的經驗只有搭過一次出租車,大部分都是搭乘GRAB。但是,基本上出租車和GRAB,是一樣的,因為在泰國還滿多出租車也同時為GRAB工作。
GRAB和泰國的TAXI,不同的點是你可以使用GRAB的APP去輸入你的地點(就跟UBER很像),然後你可以選擇現金或是信用卡付款。
GRAB司機通常都會找你,因為畢竟你是透過GRAB平臺去訂車子,如果你是使用信用卡,你可以在平臺上加上小費付車資,如果是付現,你也可以選擇你要或不要付小費。


泰國的司機,有些滿熱心的也很友善會和你聊天,也會提供一些有用的訊息,不過我也遇過開車不專心,在看連續劇的司機。我相信如果你覺得他的駕駛技術讓你很不安心,你大概也不想給小費。
至於嘟嘟車(TOK TOK),他們只接受短程的居多,因此這種情況下你是不用給小費的。

泰國人教你在泰國怎樣給小費,4大場景詳情攻略,一次就學會

因此,在泰國搭車你應該怎付小費?


- 不給,或是看服務給。
- 和車資一起給整數,例如141泰銖給150泰銖。

泰國人教你在泰國怎樣給小費,4大場景詳情攻略,一次就學會

4、泰國按摩

我在曼谷的時候,我去了一間很有名的連鎖按摩店叫HEALTH LAND,我和我男友買了兩個小時的全身按摩。姑且不管按摩師的技巧多好,雖然我會說還可以,但沒有好到會睡著的程度,畢竟兩位按摩師聊了整整兩個小時,也是算某種的背景雜聲。


在一開始拖拖拉拉終於要開始按的時候,按摩師就會問你的國籍,雖然不知道他們純粹是好奇,還是他們腦中有某中的數據庫,關於哪些國籍的人會附小費哪些不會。
就在按到最後要結束的時候(還提早結束),兩位按摩師似有似無的對對方打了聲招呼,好像要表演什麼雙簧似的,分別在我們的耳邊說“tips for me”。
其實這兩位按摩師如果不說
”tip for me”
我們就本來打算給,畢竟兩個小時的體力活是真的蠻累的,但是,他們適得其反的行為,會讓人覺得很反感。
**(以上這些是我自身經驗,不代表所有的Health land按摩師表現皆如此,畢竟Health Land整體的的按摩品質還算是蠻不錯的,加上他還是大連鎖的店)**
這邊只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如果你想要給小費,不要給零錢。
如果是一個小時,按摩價錢低於200泰銖,20-50泰銖小費即可。若超過高檔一點的按摩店,50-100泰銖。
至於兩個小時,50-100泰銖算是一個潛規則,但是!還是老話一句,你的小費你自己決定。
因此,在泰國按摩你應該怎付小費?

- 不給,或是看服務給。
- 如果是一個小時,按摩價錢低於200泰銖,20-50泰銖小費即可,若超過高檔一點的按摩店,50-100泰銖。
- 兩個小時,50-100泰銖,服務再好一點可以自己加碼。
泰國小費 – 結論
還是老話一句,付多少小費你自己決定,如果你覺得他們的服務很好,很友善,你願意支持他們,那麼就付。如果你認為沒有必要,那麼你也可以選擇不付。泰國人雖然不排斥收小費,但是也沒有強迫實施小費文化。這邊只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如果你想要給小費,不要給零錢,除了餐廳或是出租車湊整數除外。
那麼你對於泰國小費一事是怎麼想的呢?付小費?還是不付呢?
現在疫情雖然稍有減緩了,不過還是鼓勵大家待在家就好,以免前功盡廢。雖然我也希望旅遊業也恢復從前,不過我們都要小心再小心,為了別人更為了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