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中小學生學習景物描寫與抒情表達的範本!端午必讀

在你的家鄉,端午節是怎麼過的呢?

自古以來,每逢此時,人們便會用各種形式來表達祝福和紀念:包粽子、賽龍舟、插艾葉、喝雄黃酒……

豆瓣9.1,中小學生學習景物描寫與抒情表達的範本!端午必讀

而在江蘇高郵,孩子們在這一天要用五彩絲線纏手腕,還要放“黃煙子”(一種雄黃做的炮仗),吃鹹鴨蛋和“十二紅”,掛鐘馗畫像。

今天要推薦給大家的書,作者就是江蘇高郵人。他的一篇散文《端午的鴨蛋》,讓高郵的鹹鴨蛋聲名遠播,銷量倍增。今天就把這部同名文學專集《端午的鴨蛋》推薦給大家。

《端午的鴨蛋》

作者:汪曾祺

豆瓣9.1,中小學生學習景物描寫與抒情表達的範本!端午必讀

推薦孩子讀2015年北京日報出版社版本

01 再焦慮,也要用心好好生活

《端午的鴨蛋》裡共收錄了汪曾祺的11篇散文和5篇小說,其中《昆明的雨》和《端午的鴨蛋》更是入選中學生課本,作為教育部新編語文教材的指定讀物,這本書可以說是孩子們觀察生活、學習景物描寫與抒情表達的範本了。

豆瓣9.1,中小學生學習景物描寫與抒情表達的範本!端午必讀

汪曾祺是一個溫和、寬厚,充滿人情味的老作家,他寫四時風物,寫舊時人事,寫故鄉風味,寫花草鳥獸,娓娓道來,溫暖如畫。

他的文字中極少有大起大落的情緒起伏或者是波瀾壯闊的場景畫面,但是描寫日常生活總是含蓄雅緻而又富有詩意,

比如他寫祖母,“她的眼睛如金甲蟲,飛在花叢裡五月的夜。”

寫梨花,“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寫葡萄,“白的像白瑪瑙,紅的像紅寶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


汪曾祺的語言是一種詩化的語言,看似樸實無華,卻最接近生活的本來面貌。

豆瓣9.1,中小學生學習景物描寫與抒情表達的範本!端午必讀

△ 汪曾祺的畫

因此,汪曾祺也被稱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

大概是因為現代人生活得太緊張,需要心靈的休憩,所以近幾年悠閒小品突然又流行起來,打著“慢生活”的旗號,出版社爭相出版周作人、林語堂、梁實秋的書。而汪曾祺作為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其疏朗清淡的行文風格素來為大眾所喜愛,當我們被名為“焦慮”的怪獸裹挾著四處逃亡時,讀一讀汪曾祺的書,或許就可以恍悟出生活的真相。

”你很辛苦,很累了,那麼坐下來歇一會兒,喝一杯不涼不燙的清茶,讀一點我的作品。” ——汪曾祺

或許腳步慢一點,從容一點,不用很著急地去爭搶,也可以擁有一份獨屬於自己的幸福。可以說,汪曾祺的作品,是這個喧囂、焦慮的時代裡,不可多得的珍寶。


02 吃出情懷,才是吃貨的頂級修養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作為“吃貨中的戰鬥機”,汪老爺子無論走到哪裡,都在四處覓食。

爬個泰山無心欣賞美景,只惦記著泰山上的野菜。從家鄉的鴨蛋、到北京的豆汁兒、湖南的臘肉、昆明的菌子……每到一個地方,汪曾祺都要跟當地人打聽本地的特色美食。不僅如此,他還能說出不同食物最適合的烹調方法。


豆瓣9.1,中小學生學習景物描寫與抒情表達的範本!端午必讀

汪曾祺愛吃,會吃,一般人吃味道,他就比較厲害,能吃出情懷,當然啦,他也善於寫吃。在汪曾祺眾多的散文中,關於吃文化的文章不勝枚舉。收錄汪曾祺“談吃”的書也有很多,如:《五味》《尋味》《四方食事》《故鄉的食物》《汪曾祺談吃》等。

連金庸都說:“讀大陸的作品,滿口噙香中國味的作家,當推汪曾祺。”

我們來看一部分他寫過的美食:


豆瓣9.1,中小學生學習景物描寫與抒情表達的範本!端午必讀


豆瓣9.1,中小學生學習景物描寫與抒情表達的範本!端午必讀


豆瓣9.1,中小學生學習景物描寫與抒情表達的範本!端午必讀


豆瓣9.1,中小學生學習景物描寫與抒情表達的範本!端午必讀

你看,無論是家常小菜、市井小吃,還是美味珍饈、山珍野味,他都研究得明明白白:從古到今,由北到南,從漢族到少數民族,吃的來歷,吃的歷史,吃的風俗,吃的環境,吃的過程,吃的感受,他都寫得恰如其分。

酸甜苦辣鹹,無所不吃,蒸煮炒炸爆煎悶,樣樣都試。

怪不得許多讀者都說,看汪曾祺的書總是能給人看餓。

袁枚寫了《隨園食單》但其實並不會做飯,汪曾祺這麼會寫美食,他本人的廚藝水平到底又如何呢?

這麼說吧,汪曾祺的烹飪手藝在當時的文藝圈中很有名,每當有港臺作家或者外國研究人員來北京採訪汪曾祺時,中國文聯從不安排來賓在賓館就餐,而是直接讓客人在汪曾祺的家中吃飯。

豆瓣9.1,中小學生學習景物描寫與抒情表達的範本!端午必讀

△ 汪曾祺在做菜

美籍華人女作者聶華苓到北京來汪曾祺家裡吃飯,把一大碗煮乾絲吃得乾乾淨淨,最後端起碗來把剩餘的湯汁都喝了。

有一次他把自己做的口蘑煮豆子送給黃永玉,黃永玉的兒子吃了,在日記裡寫道:“黃豆是不好吃的東西,汪伯伯卻能把它做得很好吃,汪伯伯很偉大。”

光會吃,會做吃的還不能算上是個大家,需得要窺得吃中的“門道”,也就是吃出“情懷”。作為一個文化人加頂級吃貨,汪曾祺在這一點上就沒認過輸。他熟知中國的傳統文化:詩經、古人筆記乃至於中國地域的地方風俗,擁有了這些知識,他筆下的文字親切動人又韻味十足。

能帶著讀者把中國風味的家常菜吃出背後的歷史文化,是汪曾祺對傳統飲食文化的繼承,也是他散文的獨特之處。

自己寧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雞活鴨、鮮魚水菜、碧綠的黃瓜、彤紅的辣椒。這些東西,熱熱鬧鬧、挨挨擠擠的,才讓人感到生之樂趣。

——汪曾祺

普通人眼裡的菜米油鹽,在他這裡反而是比詩和遠方還要令人著迷的存在。如果你想找一個佐酒下飯的妙物,不妨去讀一讀汪老爺子的文字吧。


03一代大師的煉成之路

老舍說:“北京作協有兩個人寫文章寫得好,其中一個是汪曾祺。”(另一個是端木蕻良)

顧城說:“每次到北京作協開會,內中有一雙眼睛最聰明,那便是汪曾祺。”

賈平凹說:“汪曾祺是一隻修煉成精的文狐。”

汪曾祺生於1920年,江蘇高郵人,祖父是清朝末科的“拔貢”,家產豐厚,汪曾祺家裡有2000多畝地,還有兩家藥店和一間布店。

豆瓣9.1,中小學生學習景物描寫與抒情表達的範本!端午必讀

△ 汪曾祺的父親汪菊生

父親汪菊生,會刻圖章,畫寫意花卉,會擺弄各種樂器:彈琵琶,拉胡琴,笙簫管笛,可以稱得上是一個百科全書式的博古通今的父親了。汪曾祺懂的,他爹懂;汪曾祺不懂的,他爹也懂。

汪菊生很有生活情趣且十分開明,會親手給孩子做風箏,用玻璃給蟈蟈做極精緻的小房間,用西洋紅染色做重瓣荷花燈。甚至汪曾祺早戀,他還親自指導兒子寫情書。

汪曾祺後來這樣總結自己和父親的關係:多年父子成兄弟。

這種自由、寬鬆的教育方式對汪曾祺的影響很深,後來他有了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叫他“老頭子”。

豆瓣9.1,中小學生學習景物描寫與抒情表達的範本!端午必讀

△ 西南聯大師生合影

19歲時,汪曾祺考入了考進了大名鼎鼎的西南聯大中文系,在雲南晃盪了幾年,逃課,讀書,寫文章,後來英文和體育不及格,補考了一年,也沒有考過去,索性肄業了。

由於上學不認真,汪曾祺畢業後找不到工作,還一度哭哭啼啼的想要自殺。還是他的恩師沈從文寫信給他:“真是沒出息!你手裡有一支筆,怕什麼!”

沈從文很喜歡汪曾祺這個學生,曾給他的習作打過120分(滿分100分),甚至將他視作“入室弟子”,這兩人亦師亦友,共同經歷了戰亂和政治運動的考驗,在困境中互相扶持,患難與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豆瓣9.1,中小學生學習景物描寫與抒情表達的範本!端午必讀

△ (左)汪曾祺,(右)沈從文

天資聰穎加之老舍、沈從文等一眾老師的鼓勵和鞭策,汪曾祺終於鼓足勇氣踏上文學之路,自此筆耕不輟,終於成長為了一個優秀的作家。

縱觀汪曾祺一生的發展軌跡,可以說是:幼年富貴,招貓逗狗;少年荒唐,偏科逃學;青年努力,貴人相助;中年坎坷,隨遇而安;老來成名,蜚聲文壇。

04縱使坎坷不如意,此心安處是吾鄉

汪曾祺的一生並非一帆風順,甚至有些苦。

文化大革命期間,汪曾祺被打成了右派,下放張家口沙嶺子農業科學研究所勞動。那段日子還是很辛苦的:起豬圈,刨凍糞,扛一百多斤重的糧食,他卻自己給自己找樂子,由於天天在地裡刨土豆,汪曾祺畫了整整一本的《中國土豆圖鑑》。

豆瓣9.1,中小學生學習景物描寫與抒情表達的範本!端午必讀

再後來,文革結束了,汪老先生也平反了,然而這時候,距離他發表作品,已經過去了幾十年了。直到80年代復出文壇,寫出小說《異秉》後才又再次技驚四座!

大家紛紛評價:他是一個大器晚成的作家。

其實,他少年時期就成名了,只是被耽誤了而已。不過他從不抱怨,只是安安靜靜寫字,踏踏實實做人,他文章從來淡然悠遠,充滿趣味:童年是有趣的,大學是有趣的,甚至被打成右派在鄉下做大鍋飯也是有趣的。

他自己說:“我當了一回右派,真是三生有幸,不然我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


豆瓣9.1,中小學生學習景物描寫與抒情表達的範本!端午必讀

正是這種不急不躁的心態,讓汪曾祺經過反覆錘鍊的人生沉澱的更加淡定坦然,除盡了繁華火氣,更除盡了悲涼感傷,留下的盡是圓融與悲憫。

他工作幾十年,後期寫文章名動天下,卻沒有分到房子,全家老小擠在一套很小的房子裡,窘迫不堪,來了客人,他就在過道里沏茶。一間7平米左右的小屋,就是汪曾祺的臥室兼書房了。白天,他把堆在桌上的東西統統搬到床上,寫作。晚上再把堆在床上的東西統統再搬回桌上,睡覺。

豆瓣9.1,中小學生學習景物描寫與抒情表達的範本!端午必讀

△ 汪曾祺故居

後來,在妻兒的“威脅利誘”下,汪曾祺終於寫下了此生一段最尷尬的文字:“我工作幾十年,至今沒有分到一寸房子……”最後,他終於分到了一間書房,高興極了。

這個名滿天下的大作家啊,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夙願。

別人說,困難歲月都是逆來順受,他卻搖搖頭,說:“人的一生,還是隨遇而安的好。”

正是由於他精神的這種高度自由,他被稱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有著無法被現實壓倒的雅緻與情趣。

天地無邊,心自逍遙,不用哭喊,也不用沉淪,他讓你相信,生命本身的美好與韌性,會慢慢治癒所有的傷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