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青春的腳步留在大山裡 ——《秀美人生》觀後感

本文作者系江州區委宣傳部駐那隆鎮那內村駐村隊員

楔子

“如果讓你提前知道你選擇的脫貧攻堅道路充滿艱辛、泥濘和挫折,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你還會勇敢前來嗎?”

我不知道。畢竟生命只有一次。人生才剛剛開始,未來無限可期。如果前去,那裡是否有想要的精彩?是否,還能回來……

隨著《秀美人生》電影的徐徐播放,看著大幕上熟悉的身影,瞬間如鯁在喉,我想起了與你結緣的歷歷過往。

把青春的腳步留在大山裡 ——《秀美人生》觀後感


初識黃文秀

2019年的一場山洪,讓我們認識了你——黃文秀,一位笑靨如花的姑娘,一名優秀的駐村第一書記,一個令人痛惜的年輕生命。你如夜空中的流星,絢麗的、短暫的,劃破了無數人的夢。那個夏天,滿世界都是與你有關的新聞和學習會。逝者已矣,生者如斯。當時的我,見不得太多的哀傷與淚水,與其反覆攪動你溘然離去的生命,不如追悼過後相忘於江湖,各自安好。

你像一顆小石塊,落進我波瀾不驚的世界,激起支離破碎的漣漪,一層一層漸漸消散。你於我,是遙遠的,你的優秀,你的勇氣,你的堅守,一切都是遙遠的。我平凡如秋葉,渺小如螻蟻,看你生如夏花,只有寂靜惋惜。

把青春的腳步留在大山裡 ——《秀美人生》觀後感

江州區執法局黨支部觀看《秀美人生》

走進黃文秀

2019年10月,單位需要增派一名脫貧攻堅工作駐村隊員。我是黨員,於是毛遂自薦,我的青春總得在遙遠的山村秀一秀。如你一般,帶著激動和未知,我踏上了脫貧攻堅工作一線的旅程。那一刻,我知道,我和你近了!

你知道嗎?當影片出現那條崎嶇陡峭的山路,以為是我們村竣工不久的屯級道路;鏡頭劃過的那片鬱鬱蔥蔥的山林,以為是我們村綿延千里的經濟林;還有那條布柳河,以為是我們入戶時常經過的山澗小溪;還有你吃的泡麵也是我買回來的那個牌子……原來,我們選擇的世界是那麼相似,就連你眺望群山的眼神,我都看到了自己。

把青春的腳步留在大山裡 ——《秀美人生》觀後感

江州區委組織部觀看《秀美人生》

你在駐村日記上記錄:週六走訪8戶;我在每天的工作清單上勾起:今天走訪10戶。山區裡出行,九曲十八彎。我們翻山越嶺,走進一戶又一戶困難農家,落實一項又一項扶貧政策。你在百坭村發誓“村裡不脫貧你不脫單”、“不獲全勝絕不收兵”;我在那內村立志要“甩開膀子、做出樣子”整村“摘掉窮帽子”。我們的誓言與抱負,幻化成腳下一條條竣工的水泥路,變身為一幢幢傲立山腰的磚混樓房,最終凝聚在每個脫貧摘帽群眾的笑容裡。

你說:有些事情,總得有人去做;我說,我願意到村裡去。我們隔著時空遙望,行徑相似,步履相同。一定是你在天堂看著我,指引我。當我想要放棄時,你說堅守,脫貧攻堅戰凱旋的號角即將吹響;當我迷茫時,你說篤定,牢記初心、不忘使命就不會迷失方向;當我無助時,你說別怕,我們一起奮鬥!你的眉眼間深情款款,我的雙眸裡溼潤如潮。“為何你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把青春的腳步留在大山裡 ——《秀美人生》觀後感

圖為石景林街道組織觀看《秀美人生》

2020年的春天,註定不同尋常,那頭的布柳河上依舊流淌著你的美麗傳說;這頭的西大明山谷裡記錄著我們“抗疫”的溫情篇章。為了守護村裡淨土,抵禦新冠肺炎侵襲,大年初一我們奔赴崗位,投身沒有硝煙的戰場。卡點的風真冷啊!我們穿著羽絨服還是瑟瑟發抖;卡點的路真遠啊!我們餓了吃泡麵,困了無處棲身;卡點的景真美啊!登高遠眺,煙霧似紗輕罩群巒,山路蜿蜒隱沒在山林,那是我們目之所及的美好,亦是大家默默打造的現世安穩。

把青春的腳步留在大山裡 ——《秀美人生》觀後感

圖為駐村隊員在走訪入戶

讀懂黃文秀

從翻開《時代楷模——黃文秀》到走進《秀美人生》放映廳,我恰好駐村一週年,讀你,也讀了一週年。

這一年,我們村由2013年37%的貧困發生率降到了2019年底的1.48%,餘下8戶18人今年也將順利脫貧;這一年,我們村投入村莊基礎設施建設76萬元,建成最後5.5公里水泥硬化路,實現道路硬化到戶;這一年,我們村新增了一座移動4G信號塔,實現通信信號全覆蓋,疫情期間,所有學生均能夠通過智能手機完成網課內容;這一年,我們村新增小轎車7臺,農用車4臺;這一年,我們村紮紮實實完成了“十一有、一低於”的脫貧指標!

終於,我讀懂了你的秀美人生——

我懂你身上的繩索。

當我拖著行李箱走進大山,心裡想啊:就要在這裡紮根了!這裡的山,跟百坭村的山一樣壯麗巍峨;這裡的水,跟布柳河的水一樣清澈見底;這裡的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跟所有貧困村民一樣熱烈。那熱烈的眼神將我灼傷,陣陣隱痛時刻鞭笞我,推動我。從此,我無畏驕陽烈日,不懼暴風驟雨,奔走在解決群眾“兩不愁、三保障”的道路上,我想看到村裡的樓房越起越多,水泥硬化路越修越長,農特產品銷量越來越好。

把青春的腳步留在大山裡 ——《秀美人生》觀後感

左州鎮組織觀看《秀美人生》

你說,每一個登山隊員的身上都有一根繩子,前面的人拉著後面的人。你從大山裡走來,又回到大山裡去。你來了,帶著必勝的決心,雄姿英發。你忘不了前面牽引你的前輩,更不會無視身後渴望的雙眼。每次回單位彙報工作,你都會拉上一車的農家特產,做代購,找銷路,促增收。你把百坭村的脫貧摘帽重任扛在雙肩,用你的堅韌托起人們的希望。你腰間的繩索好重,卻留不住30歲風華正茂的身軀。

我讀你,淚眼婆娑。

把青春的腳步留在大山裡 ——《秀美人生》觀後感

扶貧路上道路崎嶇

我懂你心中的長征。

每當佇立山頭眺望這片山區,我會尋找自己來時的路和要去的遠方。我們走村入戶,從這個山頭到那個山頭,穿梭于山林,奮鬥于山野。春天的百靈鳥提醒我督促陸大哥翻土種砂仁,夏天的大雨告訴我黃叔的危房改造必須儘快竣工,秋天的河魚讓我等來幫扶共建單位的食堂訂單,冬天的冷風強調脫貧攻堅和疫情防控工作兩者不能鬆懈。我在山裡行進,無數跌跌撞撞的腳步和汗漬斑駁的衣襟,紅了春、綠了夏、黃了秋、白了冬,驚豔著自己的四季。

你發朋友圈:車子走了兩萬公里,駐村一週年快樂。你選擇了最有意義的事業,也選擇了最艱險的征途。你看到王大貴一家團聚會哭,那是你努力攻克的一個“堡壘”,而前方,還有許多各式各樣的難題,等著你“爬雪山、過草地”去戰勝,等著你長途跋涉、披荊斬棘去征服。路漫漫兮其修遠,你是剛毅的,更是英勇的。

我讀你,感動萬分。

把青春的腳步留在大山裡 ——《秀美人生》觀後感

圖為駐村隊員在走訪入戶


我懂你無言的牽掛。

媽媽曾經跟我說,每當她進村工作看到基層的姑娘們曬得紅撲撲的臉蛋,總是心疼不已,因為她想起了自己遠在山區駐村的女兒。村子遠,她擔心我吃不好;山裡冷,她擔心我穿不暖。每次千里迢迢回家,爸爸會指導我工作上的注意事項,媽媽會叮囑我生活上的細緻周全。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何曾不想留在父母身邊孝敬?然而,有些事情總得有人去做,有些青春總得在遙遠的山村秀一秀。

把青春的腳步留在大山裡 ——《秀美人生》觀後感

新和鎮組織觀看《秀美人生》

你是大山的好兒女,也是人民的好同志。你是家中小女,父親病重,需要盡孝;你是百坭村第一書記,脫貧摘帽在即,需要盡心。兩端奔走,兩頭牽掛。那個無情的夏天,哪裡懂得你的心力交瘁?只顧下著無止無盡的雨,雨水打在你的臉上,灌進你的心裡。瀰漫的憂傷無處安放,淋溼了你的世界,淹沒了你的堅強。

我讀你,心酸四溢。


把青春的腳步留在大山裡 ——《秀美人生》觀後感

江南街道組織觀看《秀美人生》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我用一年的時間,靠近你,品讀你,學習你。為什麼一年前的自己不會哭?因為無法感同身受。一年後的今天,我看著你,淚如泉湧。你未走完的長征,我們前仆後繼;帶著你的精神,我們成了無數個你。這是我們青春的高光時刻,全國200多萬的駐村幹部,每一個都值得被讚頌,被銘記,被鐫刻在歲月裡。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是你教會我的拼搏信念。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是你教會我的時代精神。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是你教會我的歲月溫情。

把青春的腳步留在大山裡 ——《秀美人生》觀後感

瀨湍鎮組織觀看《秀美人生》

尾聲

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風起雲湧的時代,是人才輩出的時代,是屬於我們的時代。脫貧攻堅事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青年要積極響應時代的召喚,投身到鄉村振興的浪潮中,創先爭優,做時代的弄潮兒。年輕黨員更要衝鋒在前,散發生命的光和熱,無悔青春,不負韶華。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如果讓你提前知道你選擇的脫貧攻堅道路充滿艱辛、泥濘和挫折,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你還會勇敢前來嗎?”

我會。畢竟生命只有一次。那裡,有我向往的揮斥方遒,浪遏飛舟。

把青春的腳步留在大山裡 ——《秀美人生》觀後感

圖為駐村隊員在走訪入戶

“你問我為什麼回到鄉村來/

有些事情總得有人去做/

有些青春總得在/

遙遠的山村秀一秀/

年輕人的態度/

就是鄉村的未來……”

《秀美人生》電影落幕,新生的“黃文秀們”默默而堅定的奔赴各自崗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