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現身說法,父母怎麼做,能讓孩子乖乖寫作業

#育兒心理說#

#心晴計劃##

疫情居家時間太長,可把孩子們給憋壞了。4月20日湖南常德市424所小學師生正式返校復課,常德日報社記者現場採訪到一個小男孩兒,金句頻出,簡直太可愛了。

記者問:你想開學不?

小朋友回答:想啊,我終於可以出來了。(語氣非常歡快激動)

小學生現身說法,父母怎麼做,能讓孩子乖乖寫作業

記者問:在家期間,你寫了很多作業嗎?

小朋友點頭示意寫了很多作業。

小學生現身說法,父母怎麼做,能讓孩子乖乖寫作業

記者問:是你自己要求寫作業,還是爸爸媽媽要你寫的?

小朋友回答:都是我爸媽要我寫的。

小學生現身說法,父母怎麼做,能讓孩子乖乖寫作業

記者問:你喜歡寫作業?

小朋友回答:不是,反抗就會挨一頓罵,也會挨一頓打,還不如自個兒寫,還能得表揚。

小學生現身說法,父母怎麼做,能讓孩子乖乖寫作業

太真實了,在家期間乖乖寫作業是因為“不寫作業就會捱打罵,自個兒寫則能得表揚”。

網友評論也是很有趣:

@花海一片西兮:多次捱罵捱打後的寶貴經驗啊。

@小超26565:多麼痛的領悟。

@JayHaooooooo:這孩子一看就是老江湖了。

@吧唧吧唧_MJ:小小年紀就看穿了一切。

@沒辦法就換個名字:我小時候能有這覺悟就不會那麼多疤了。


這個孩子的家長有夠賞罰分明,孩子也清楚地知曉如何趨利避害。

這種情況下,家長的這一教育在我們的文化背景下無疑是成功達到目的且在可接受範圍內的。

不乏有一些“別人家的孩子”,不用督促,自己就能夠主動地完成作業。但是大部分孩子,都是不喜歡做作業的,為了讓孩子乖乖寫作業,家長可以做什麼呢?

一 為孩子提供一個獨立的寫作業的位置

在家裡給孩子安排一個用來寫作業看書的位置,平時玩遊戲看手機畫畫的時候去其他位置。讓孩子形成良好的條件反射,一坐到這個位置,就能夠專注於學業。這個書桌的物品擺設也由孩子來安排,家長可以給建議,但是不強行插手安排。

當孩子在這個位置上的時候,不去打擾,孩子在學習期間,正全神貫注,家長一會兒過來問一句“吃不吃蘋果”“喝點水吧”的話,就容易造成注意力不集中。

小學生現身說法,父母怎麼做,能讓孩子乖乖寫作業

二 瞭解孩子的需求,有的放矢

不喜歡寫作業當然是可以理解的,明明在學校已經很累了,只不過,我們的文化背景下,理解歸理解,但是無法支持不寫作業。

當孩子表達出不想寫作業的想法時,家長需要具體瞭解孩子的需求。不想寫是因為太累了?還是因為知識點不會?還是想去玩兒?

小學生現身說法,父母怎麼做,能讓孩子乖乖寫作業

如果是因為太累了,家長除了要安排孩子勞逸結合,還要共情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明白他確實有很多任務,鼓勵他儘早完成任務,然後就可以去玩了。同時還要設定好邊界,不寫肯定是不行的,寫的話,可以得到誇獎,可以得到擁抱和陪伴。

家長不要跟孩子說“我也不想上班啊,我不是也得去”這一類的話,因為這不是共情,這就是把重心轉移到自己身上來了。寬慰孩子的時候,可以去談論孩子的感受,可以去商討孩子的處境,無論如何,重點都應該放在孩子本人身上,不要扯到自己甚至別人家的孩子身上。


小學生現身說法,父母怎麼做,能讓孩子乖乖寫作業

如果是因為知識點不會,挫敗感太強所以不想做作業,就需要有針對性地查漏補缺,甚至課外輔導了。寫作業之前應當先複習,畢竟作業不是目的,而是鞏固知識的手段。如何正確地鞏固知識,是家長需要去引導的。


小學生現身說法,父母怎麼做,能讓孩子乖乖寫作業

如果是因為想去玩,就需要循循善誘,跟孩子商量出一個課後在家做事的時間表,給孩子儘量安排出玩的時間來。誰也無法做一個學習機器,人天生就是好奇的,想要探索各種新鮮事物。家長能做的就是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學習的時候全力以赴全神貫注,玩的時候也是全力以赴全神貫注。

三 避免使用侮辱性的語言定性孩子

言之命至,語言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尤其是在我們這個文化背景之下,侮辱性的語言,例如傻,笨,沒有用等,會嚴重打擊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受了委屈之後,把憤怒投射給父母,就會出現攻擊性行為,把憤怒投射給自己,就會出現退行,自我否定等。

小學生現身說法,父母怎麼做,能讓孩子乖乖寫作業

當父母不容易,父母也在教養的過程中跟孩子一起學習和長大。大家一起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