詣太守說如此中如此包括哪些內容,表達效果會有什麼不同?

豐田飛鷹


詩情畫意白蘋洲解讀《桃花源記》中語句。“詣太守,說如此......”

幾千年前“阡陌交通”,而今“村村通”。“神舟”攜世界翱翔太空、“蛟龍”載我們入深海、“和諧”飛馳東西南北、“遼寧”停泊美麗港灣……我們的未來不是夢!

中國,詩意棲居的一方聖土

——世外桃源

《桃花源記》第四段語句“詣太守,說如此”。漁人究竟告訴太守什麼了呢?縱觀全篇,我認為,就是文章的第一、第二部分內容。具體來說,就是:發現桃花源、訪問桃花源的所見所聞所感經歷。

桃花源記 魏晉/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居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二、譯文理解:

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靠捕魚謀生。(有一天)他順著小溪划船,忘了路程的 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樹)夾在溪流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地上)芳草鮮豔美麗,落花紛紛。漁人非常詫異。再往前走,想走到這林子的盡頭。

(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沒有了,(緊接著)就是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裡面)好像有光似的。(漁人)就離了船,從洞口進去。初進時,洞口很窄,僅容一個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敞亮了。(這裡)土地平坦開闊,房舍整整齊齊,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樹竹子之類。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聽見雞鳴狗叫的聲音。人們來來往往耕田勞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充滿喜悅之情,顯得心滿意足。

(那裡面的人)見了漁人,竟大吃一驚,問(漁人)從哪裡來,(漁人)詳盡地回答了他。(那人)就邀請(漁人)到自己家裡去,備酒殺雞做飯菜(款待他)。村中的人聽說有這樣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說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禍亂,帶領妻子兒女及鄉鄰來到這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從這裡出去,於是就與外面的人斷絕了往來。(他們)問起現在是什麼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了。這個人(為他們)詳細地介紹了自己所聽到的事,

(漁人)出來後,找到他的船,就沿著舊路(回去),(一路上)處處做了記號。回到郡裡,去拜見太守,報告了這些情況。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尋找前次做的標記,競迷失了(方向),再也沒找到路。

南陽劉子驥,是高尚的名士;聽到這件事,高興地計劃前往,沒有實現,不久病死了。此後就再也沒有問路訪求(桃花源)的人了。

三、研究賞談“說如此”:

1、漁人說——發現桃花源

1)經歷: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復前行。

2)所見: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3)所感:漁人甚異之;欲窮其林。

2、漁人說——訪問桃花源

1)經歷:忽逢桃花林;便舍船,從口入;復行數十步;居數日,辭去。

2)環境優雅——桃源美景: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桃源人熱愛生活,用勤勞的雙手打造環境優雅的世外桃源精神樂園:開荒造田,土地肥沃;熱愛自然,環境優雅,良田、美池、桑竹;道路相通,交往便捷;雞犬相聞,生機勃勃。儼然一座現代花園農村,規劃整齊,如詩如畫,令人心馳神往。可見桃源生活環境平和、寧靜、淡遠。

3)安居樂業——桃源社會: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這裡的人們穿戴雖然和外面的人一樣,但精神面貌卻大不相同。他們個個精神煥發、自給自足,怡然自樂,可知生活十分幸福。

5)熱情好客——桃源民風:“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與外界社會、官場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巧取豪奪形成鮮明對比,表現桃花源人淳樸真誠、熱情好客、交往和諧、關係融洽。

6)渴望和平——桃源人由來: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交代與世隔絕的原因,暗寫長久以來戰亂頻繁、動盪不堪的社會現實。反證桃源社會沒有戰爭、沒有剝削、沒有壓迫。

7)遠離戰爭——桃源閉塞:“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兩個“乃”字,說明桃源人對漁人的到來感到陌生,內心震驚;漁人驚異桃源人竟然不知道朝代早已更替很久,表明與世隔絕時間之久遠。也足見戰爭對人民傷害之深,令人談虎色變。

8)鑄劍為犁——桃源人疑慮:“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暗寫作者對秦漢以來,特別是東晉黑暗腐朽社會的否定。桃源人的千叮嚀萬囑咐,暗示他們不願與外人交往的心理,同時也為漁人出而復尋,“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未果”埋下伏筆。表達出桃源人的美好期待:讓人類沒有戰爭,遠離戰爭,鑄劍為犁。

3、對話說——桃花源人、漁人、作者談話

一方面通過桃花源人之口,補充交代他們的來歷和長時間與世隔絕的緣由。另一方面是作者有意用秦末暴政影射當時東晉社會兵連禍結、民不聊生的黑暗現實,似乎想指給人們一條出路,擺脫統治,像桃花源人“避秦時亂”一樣,去尋找一個“絕境”,過男耕女織的安居樂業的生活。

4、詩情畫意白蘋洲說——並非多餘的多餘,並非不可實現的夢想

1)和諧社會——文章結尾部分寫漁人“不復得路”。

漁人“武陵人捕魚為業”,尚且迷路,而且在“處處志之”的情況下“不復得路”,足見作者早已“成竹在胸”,虛構“世外桃源”,一如上文3作者與讀者的心靈對話一樣,表達一種美好的期冀,指引後世子孫為打造和諧理想社會而努力奮鬥。

2)理想社會——真實歷史人物劉子驥

劉子驥是真實的歷史人物,寫他尋桃花源未果增強了文章的真實性;“未果”“尋病終”也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色彩,暗示桃花源是許多人的共同追求,但實際上又是一個似有實無的理想社會,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不可能實現的,只是作者的一種政治空想而已。

3)未來可期——奔小康、中國夢,我們行走在路上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基本解決溫飽問題早已實現。上世紀末本世紀初也基本實現小康願望。本世紀中葉實現四個現代化,我們早已行走在路上。幾千年前“阡陌交通”而今“村村通”;“神舟”攜世界翱翔太空、“蛟龍號”載我們入深海、高鐵飛馳東西南北、遼寧和停泊美麗港灣……我們的未來不是夢!一個神話傳說的“世外桃源”不在停留在幻想之中,不再是神話,而是觸手可及、放眼可瞻的一個新世紀的“中國世外桃源”正在起飛!

四、結束語:

漁人“詣太守,說如此......”:說的就是:發現桃花源、訪問桃花源的所見所聞所感經歷。作者在文章中“說如此”,是為了向略得當,行文不致重複。讀者閱讀全篇,也能心領神會。


詩情畫意白蘋洲


你好,我是眉畫張敞,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漁人)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是東晉文學家陶淵明作品《桃花源記》中的句子,這篇文章是其《桃花源詩》前面的序。

文中講一個漁人很偶然地進入了美麗、和諧、富足但與世隔絕的“桃花源”,他出來後趕緊跑到郡裡,面見太守,說了自己的遭遇。

他具體會說什麼呢?

我認為他會說桃源之奇,桃源之美,桃源之富,桃源之逆,他的描述和表達可能會給“桃花源”帶來滅頂之災。


一、《桃花源記》原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 夾(jiā)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shě)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huò)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shè)儼(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qiān)陌(mò)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zhòng)作,男女衣著(zhuó),悉如外人。黃髮垂髫(tiáo),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yāo)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xián)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yì)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yù)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yì)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jì),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二、《桃花源記》給我們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靠捕魚為生。(一次漁人)沿著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記了路程多遠。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兩岸幾百步以內,中間沒有別的樹木,花和草鮮嫩美麗,地上的落花繁多。漁人對此感到非常驚異。(漁人)又向前劃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盡頭。  桃花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沒有了,(在那裡)便看到一座山,山邊有個小洞,隱隱約約好像有光亮。漁人就捨棄船上岸,從小洞口進入。起初洞口很狹窄,僅能容一個人通過。漁人又向前走了幾十步,一下子變得開闊敞亮了。只見土地平坦寬闊,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樹竹林之類。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互相聽到雞鳴狗叫的聲音。村裡面,來來往往的行人,耕種勞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著裝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興興,自得其樂。  (桃花源的人)一見漁人,竟然大為驚奇,問他是從哪裡兒來的。(漁人)細緻詳盡地回答了他們,人們就把漁人請到自己家裡,擺酒殺雞做飯款待他。村裡人聽說來了這麼一個客人,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率領妻子兒女和同鄉人來到這個與外界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了,於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絕了。他們問(漁人)現在是什麼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必說魏朝和晉朝了。這個漁人一一的給(桃花源中的人)詳細地訴說他知道的事情,(他們)聽了都很驚歎惋惜。其餘的人又各自邀請漁人到他們家裡,都拿出酒菜飯食來款待他。漁人居住了幾天,告辭離開。這裡面的人告訴他說:“(這裡的情況)不值得對外界的人說啊!”  (漁人)出來後,找到了他的船,就沿著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處處標上記號。漁人到了武陵郡,便去拜見太守,把這些情況作了稟報。太守立即派人隨同他前往,尋找先前所做的記號,結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向桃花源的路了。 南陽有個劉子驥,是位清高的隱士,聽到這個消息,興致勃勃地打算前往桃花源。沒有實現,不久就病死了。以後就不再有探訪的人了。

三、《桃花源記》的作者

《桃花源記》的作者陶淵明,是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著名文學家、詩人、辭賦家,名潛,字元亮。因宅邊有五棵大柳樹,曾作《五柳先生傳》,因此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人,後世稱其“靖節先生”。

陶淵明做過幾年小官,最後官至彭澤令,但只做了八十多天就因“不肯為五斗米折腰”而辭官隱居。

田園生活是陶淵明作品的主要題材,他是“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作家,被後世譽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陶淵明主要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四、陶淵明為什麼創造這樣一個“桃花源”

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是虛構的,類似於國外的“烏托邦”。

陶淵明曾祖是東晉的開國元勳,官至大司馬,祖父和父親都曾做過太守,到陶淵明這一代,隨著其父親早亡,家道中落,寄居在外祖父家。

陶淵明愛好讀書,學識淵博,想效仿祖上做一番事業,“大濟蒼生”,一展抱負,曾寫詩曰“猛志遠四海”。

可惜陶淵明生活的年代是晉、宋(南朝)交替之際。

東晉末年,朝廷腐敗,戰亂頻仍,民不聊生,在這國家崩潰動亂的年代,陶淵明的“大濟蒼生”的抱負根本無法實現。

同時,東晉王朝實行的是門閥制度而不是科舉制度,高門貴族享有特權,文人沒有入仕做官的上升途徑,壯志難酬,只能將鬱郁之氣訴諸筆端。

陶淵明面對當時社會現狀,心中鬱悶,卻又無可奈何;憤世嫉俗,卻又無可逃避,於是《桃花源記》橫空出世。

陶淵明用自己的筆墨創造了這樣一個與世隔絕,祥和安樂的桃花源,表達自己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表達對黑暗現實的憎恨和否定。

所以,桃花源是陶淵明用浪漫主義手法創造的,是陶淵明心目中的理想社會和美好境界,“桃花源”自此也成了中國人心目中的“烏托邦”。


五、漁人“說如此”,到底會說些什麼

因為這篇文章描寫的是作者的一個夢想,自然不能當真。如果我們要猜測漁人會對太守說什麼,那隻能根據人之常情來推測了。


漁人出了桃花源,一路上做著標記,目的很明顯,他還想再次找到桃花源,對桃花源中的人交待他的“不足為外人道也”根本沒有放在心上。

一出桃花源就急不可耐地跑到郡裡去找太守,可見這個漁人不是一個信守承諾的君子,而是一個唯利是圖的小人。

他跑去見太守,肯定是為了利益。他想要什麼利益呢?當然是封賞。

為了打動太守,得到自己想要的封賞,那就要投其所好,讓太守也得到利益,否則太守憑什麼拿出錢來賞他呢?

要想打動太守,那就需要動之以利。為了動之以利,漁人會進行虛誇和渲染,那麼我們就可以來推測漁人會說些什麼了。

1. 桃花源之奇

桃花源“奇”在哪裡呢?

  • 一奇:在漁人是當地人,在當地的溪流裡可能打了半輩子的魚,對當地的河流應該熟悉得不得了,怎麼就從來沒到過那個地方呢?

  • 二奇:溪邊怎麼就有那麼一大片的桃花林呢?岸邊幾百步內都是桃林,既然不是人工種植,怎麼會有這麼純粹和美麗的一片桃林呢?它是不是桃花源內的人種植的?它們是不是桃花源的門戶呢?
  • 三奇:山崖上有個洞口,洞口內就是那個美麗的桃花源。怎麼會有這麼一個地方呢?隱蔽得這麼好,藏得這麼嚴實,這樣與世隔絕的地方真是難找啊!

2. 桃花源之美

桃花源洞外清溪桃花,景色優美。洞內土地平曠、房屋整齊、良田美池、茂林修竹,雞鳴狗吠,真是一片美麗而祥和的景象啊!

3. 桃花源之富

桃花源內沒有官府徵稅,沒有戰爭,人們和睦相處,怡然自樂,生活富足。幾百年來,他們辛勤勞作,肯定積攢了大量的財富。

4. 桃花源之逆

當時的官府橫徵暴斂,戰亂不斷,百姓生活水深火熱。

可是,桃花源內的百姓,隱居世外,不納稅,不納糧,不服役,簡直是大逆不道。“普天之士,莫非王土。“官府怎麼能容忍有這樣一群化外百姓存在呢?


六、漁人這樣說可能導致什麼後果

漁人想說服知府派人跟自己前往桃源,居心是歹毒的。他想得到獎賞,就必須琢磨太守的心思。

如果太守無利可圖,只當聽一個故事。就算派人去找,找到了,只當看一個稀奇。那又有多大意義呢?

你漁人想要獎賞,就得考慮太守的利益。

“財帛動人心”。所以漁人想要說服太守,就必須動之以利。

如果漁人說了桃源之奇、之美、之富、之逆,太守就有利可圖,太守肯定會被打動的。

  • 首先,太守可以將桃花源納入管轄範圍。太守可以上報朝廷,就說自己巡查轄區,竟然發現有一群化外百姓。經過太守耐心說服,這群避世的百姓仰慕天恩,歸順朝廷。朝廷一看,太守勤政精幹,教化百姓,大功一件,太守有可能加官晉爵。

  • 其次,太守可以向桃花源徵稅。稅收多了一塊,也可以趁機敲詐,讓桃花源人將前幾十、上百年未交的稅金一次補齊,太守趁機可以中飽私囊。
  • 再次,太守可以洗劫桃花源。如果太守再歹毒一些,可以派官兵入山剿匪,然後大獲全勝,宣稱全殲流寇數百人,上可以報功,下可以將桃花源中錢財洗劫一空,發一筆橫財。

所以,這個漁夫用心十分歹毒,為了說服太守,肯定添油加醋,極力渲染桃花源之富、之逆,用利益打動太守,然後期望自已能分一杯羹。


七、漁人“說如此”後,還能找到桃花源嗎?

據文中表述,漁人那麼熟悉當地環境的人,竟然找不到標記,竟然會迷了路。

這也引發了讀者種種猜測:

  • 有人說,這是陶淵明給我們講的一個鬼故事,那個桃源就是一個幻境,怎麼可能再次找到呢?

  • 也有人說,太守的人找到了桃花源,將桃花源洗劫一空並殺人滅口,回來後卻說根本沒有找到。
  • 也有人說,桃花源人精通佈陣,那溪邊的桃林就是他們的八卦陣,人走到那裡就會暈頭轉向。

其實,這桃花源本來就是陶淵明表達自己的政治理想而臆造的,不讓人找到就是為了抒發當時社會環境下這種美好的生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遺憾的。

所以陶淵明不僅讓漁人找、太守派人找、劉子驥也想找,但是都落了空,這樣才能充分體現這種“世外桃源”在當時黑暗的社會中是無從尋覓的。


八、總結

綜上所述,漁人“說如此”,說什麼呢?

漁人會說桃源之奇、桃源之美、桃源之富、桃源之逆,以達到自己卑鄙的目的。

他的添油加醋的描述,可能會給桃花源人帶來滅頂之災。


眉畫張敞


(簡單說,說如此,就是(漁人)向(太守)講述了他在桃花源中的所見所聞。如此兩字,含及漁去桃花源、在桃花源所見所聞、回家時作記的情況,也就是這兩字含蓋《桃花源記》全文。文字十分精煉簡約。(漁去間應加一人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