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莉作品:戀愛也是孩子學習的過程


池莉作品:戀愛也是孩子學習的過程

“早戀”,在我這裡根本連問題都不是。在我看來戀愛是人的一種正常感情活動,與生俱來,早也可能發生晚也可能發生,擁有愛的能力難道是壞事情嗎?難道要自己的孩子根本就不懂得愛就好嗎?我一直關注和擔心的是,在我女兒的生命成長過程中,在她進入女性發育的時期,在她應該情竇初開的年齡,她應該具有正常的生理意識和反應。

我可喜地看到,從幼兒園開始,就有很可愛的小男孩,向女兒“獻殷勤”。之後,小學,初中到高一,一直都有,我一直都是心懷喜悅的,並且我會把這種喜悅感傳達給我的孩子,讓她為自己擁有男性的青睞和肯定而喜歡自己的性別,為自己的性別感到自豪和自尊自重。

池莉作品:戀愛也是孩子學習的過程

實際上,情竇初開時期的小男生小女生,感情是非常純潔的,一般都是幼稚得可愛。不管社會上有多少影視在表現男女情愛,不管有多少畫冊充滿性別誘惑,對於少男少女們來說,那都是突兀的隔膜的外面世界,他們自己,還是要從純潔的感動和友愛開始,笨拙地摸索和學習人類的相愛。這種最初的情感,如果沒有受到外界的道德譴責和惡性羞辱,多半是可以促進和刺激學習激情的,一般被愛慕的孩子,自我感覺會很棒,學習會更加用功,因為他們不希望自己在愛慕者面前丟臉;而愛慕他人的孩子,學習也會更加用功,每一次考試他都希望自己考得更好,引起他愛慕對象的注意和重視。在學校這個空間和環境裡頭的孩子們,功課是他們首要的價值表現,操場和籃球賽是他們唯一展示自己矯健身姿的地方。因此,愛的情感會促使他們更加發奮和聰明。

讓我大惑不解的倒是有些老師和家長們,所有成年人不都是從少男少女過來的嗎?對自己那個時期萌動的美好感情以及身體的純潔與幼稚,不都有著親身的體會嗎?為什麼這些成年人要以陰暗淫穢的心理揣度孩子們,一定要醜化他們,汙辱他們,激發他們的反叛心理,同時,也等於是用成年人的陰暗性心理教唆了孩子們,誘發了性罪惡極具誘惑性的一面。極度的禁錮非常容易導致極度的渴望。無知的孩子一旦墜入成年人的性陷阱,自然難以自拔。

池莉作品:戀愛也是孩子學習的過程

我只是認為:一個人的戀愛最好能夠選擇恰當的時間和空間。我唯一擔心的,也就是我的孩子不懂得選擇好時間和空間。因此,我也偷看過我孩子的日記和信件。我偷看的心態,主要是想了解孩子的真實狀態。因戀愛畢竟是私人的,少女畢竟是羞澀的,這是她個人的秘密,而孩子們的精神世界也總是機密的,這種機密感是他們獨自的享受。我寧可偷偷看一看,也不要窮追猛打地找孩子談話和追問,我不會要求孩子一定告訴我關於她私人生活的真話,我尊重她的享受感。即便我偷看了,我也還是沒有偷看的結果。

我偷偷看到,我的孩子一直有人愛慕。也發現我的女兒似乎從初中就在“戀愛”。這種“戀愛”更恰當地說是孩子們在試探和體驗一種更加成熟的人際關係,他們交流的主題和內容,主要是學習和考試如何,球賽或者班級競賽怎樣,某個老師言談舉止穿著打扮的品位和學識如何,某個同學的人品、性格、智商如何,是否應該與他們交朋友,等等。她的日記告訴我,她“遺憾”地發現,她還從來沒有看上過任何男生,連成績最好的某某男生也“沒有文化”,還有“不少性格缺陷”,或者“吃相難看,舉止粗鄙,小裡小氣,只能當作一般朋友了”。並且“這一次期末考試,我一定得超過他,讓他受到打擊,懂得什麼叫做山外有山天外有天”。還有:“某日晚自習,與幾個女友密謀,造虛假約會紙條一張,作弄某某男生在花壇獨自徘徊幾小時,開心至極,看他還敢不敢輕浮,見女生就追。”孩子啊孩子,還真是頑皮呢!可是,如果像他們這般年紀不頑皮,人生還有什麼年紀可以頑皮?青春少年不互相作弄好玩,人生還有什麼階段可以作弄好玩?人生許多錯誤,難道不正是越早犯越好嗎?只有年輕人有的是時間來吸取經驗和教訓。

池莉作品:戀愛也是孩子學習的過程

說實話,作為母親,我覺得這正是我期望的女孩子。我認為戀愛也是學習課程之一,如果獲得好成績,一輩子的幸福就有了很好的基礎。“世上最難學懂學透的學問,就是如何享受生命。在我們所有缺點中,最嚴重的就是輕視生命。”——這則我年輕時候不知從哪兒摘錄在筆記本上的名言,在我女兒最初的教育方向中就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名言,後來在我的閱讀中,與我一再邂逅——這是法國作家蒙田的人生經驗。

(摘自《知識窗》,收錄於《讀者參考》85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