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線下如何平衡?北影節春季在線影展提供新思路

定時放映+限量售票 “網上五一檔”豐富而節制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麗

原先因影院缺席而空缺的“五一檔”,隨著北京國際電影節春季在線影展的舉行而變得“熱鬧”起來。在從昨日開始的為期五天的影展中,觀眾可以通過網絡視頻平臺觀看32部優質電影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未曾公映過的新片並非隨時可供觀看,不但每部均有明確的放映時間,其中有幾部甚至需要額外“買票”,而且“電影票”還實行限購。

除了“搶票”的儀式感得以保留,包括吳京參與主演的《一百零八》在內的幾部新片的“限量售票”模式,也恰到好處地保護了今後影片在線下公映時影院的收益。近日國家電影局在電影系統應對疫情工作視頻會議中提出,要維護院線電影“窗口期”規則,加強對院線電影網絡播出和網絡電影發展的通盤規劃。北京國際電影節春季在線影展的創新性做法,或許可以在這個議題上供業內借鑑一二。

彈幕助威

線上展映熱鬧不輸線下

本次北影節春季在線影展共向觀眾提供了32部影片,共分“光影書寫”“音浪狂想”“女性瞬間”“熱帶季風”“浪潮上岸”5個展映單元。其中“浪潮上岸”單元展現的是華語電影新浪潮佳作,作品多為第六代以及第七代電影人的代表作,如賈樟柯的《日照重慶》、畢贛的《路邊野餐》、婁燁的《浮城謎事》等,其中《日照重慶》和《浮城謎事》都曾入圍過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熱帶季風”則聚焦亞洲作品,主題多為展現生命的廣度與寬度,如印度電影《嗝嗝老師》和《無痛俠》,前者講述患有圖雷特綜合徵的女老師奈娜·瑪瑟帶領全校墊底的9F班學生逆風翻盤的勵志故事,後者則被稱為“印度版《海扁王》”,講述小時候因車禍失去疼痛感的男孩蘇雅如何用自己的方式保護爺爺和青梅竹馬的女孩的故事。該單元還包括柬埔寨電影《鑽石島》、菲律賓電影《羅莎媽媽》、泰國電影《天才槍手》和《初戀這件小事》等。

其他三個單元則以題材進行區分。“女性瞬間”單元講述的是不同階段女性的成長故事,包括姚晨主演的《送我上青雲》、曾獲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的《水形物語》、曾獲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劇本的《幸福的拉扎羅》、第51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得主《羅馬》,以及賈樟柯擔任監製,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南非五國五位導演共同執導的《半邊天》等。“光影書寫”單元注重“文學與電影的相互映照”,片單包括伍迪·艾倫獲第84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的《午夜巴黎》、第89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月光男孩》,以及法國電影《童年的許諾》、美國電影《帕特森》《動物園長的夫人》、德國電影《我與卡明斯基》、英國電影《賽馬皮特》等。“音浪狂想”單元則聚焦與音樂相關的影片,包括艾瑪·斯通獲89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愛樂之城》、講述皇后樂隊主唱弗雷迪傳奇一生的《波西米亞狂想曲》、第87屆奧斯卡最佳剪輯得主《爆裂鼓手》、傳奇歌手艾爾頓·約翰的傳記片《火箭人》等。

本次展映的片單中雖多為已經上映過的作品,但因都不是爆米花式商業大片,因此看過片子的觀眾並不多。如今這些作品以“春季在線影展”為由集結後,反倒吸引了更多普通受眾。昨日下午,羊城晚報記者隨機打開一部“音浪狂想”主題的影展片《波西米亞狂想曲》,便發現了一層厚厚的彈幕——人們正對該片進行激烈探討,熱鬧程度絲毫不亞於線下展映。

限時限量

自設門檻為線下留餘地

新片是影展對觀眾最具吸引力的噱頭。本次北影節春季在線影展的開幕片是斯嘉麗·約翰遜主演的《婚姻故事》,閉幕片則為查理茲·塞隆、妮可·基德曼、瑪格特·羅比主演的《爆炸新聞》,這兩部影片都從未在中國內地的大銀幕上公映過。

此外,跟《婚姻故事》同為今年奧斯卡熱門影片的《朱迪》,以及國產片《一百零八》和《春潮》也都是新片亮相。其中,《朱迪》是蕾妮·齊薇格獲今年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之作,講述歌手朱迪·嘉蘭的真實悲慘人生。《一百零八》由呂星辰、董凡、高亮、吳京主演,講述汶川大地震期間,什邡市婦產醫院嚴重受損,最後所有人同心協力讓108個嬰兒在寺廟平安出生。 《春潮》則講述生活在一個屋簷下的祖孫三代的故事,主演為郝蕾、金燕玲、曲雋希等。

跟其他展映片一樣,這些新片都被設置了具體的“展映”時間,如《婚姻故事》的放映時間為5月1日19時,而《爆炸新聞》則是5月4日16時。對於那些已經上映過的“舊片”而言,它們的“定時上映”更像是“全國觀眾約好一起看電影”的儀式感。但像《婚姻故事》這樣的新片則不同,其“定時展映”更為嚴格,影展和平臺甚至還在“定時”且只放一場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個條件——“限量”。譬如,《婚姻故事》只賣線上觀影券3000張,而吳京參與主演的新片《一百零八》和另一部國產片《春潮》則分別限量出售“電影票”10000張。票價為12元,愛奇藝會員可以優惠價6元購買。

“搶票”從來都是各大國際電影節影展觀眾的“儀式感”和樂趣所在。每年的北京電影節也是如此,不少片單內的作品只限量放映一場,影迷們早早就摩拳擦掌,搶到的歡天喜地,搶不到的捶胸頓足。如今的線上“電影票”顯然比一兩個影廳的票量更多,而且由於擺脫了地理的限制,也更方便全國各地的觀眾都有機會參與。但這或許只是主辦方考慮的一個方面,“限時限量”更深遠的意義恐怕在於:儘量縮小線上展映對這些新片未來在院線公映的票房影響。事實上,本次影展的開幕片《婚姻故事》原本2月28日便要在院線公映的,後因疫情而退檔,至今未知新的公映日期。雖然愛奇藝在此次影展的宣傳中,特意以“網上觀影須知”的方式強調了線上看電影的N個好處,譬如你可以“把身體放在沙發上、床上或任何你感覺舒適的地方”,“面前的不一定是爆米花和可樂,也可以是你愛的螺螄粉、火鍋和烤鴨”,以及可以跟貓狗一起觀影卻不用被鄰座的小孩打擾,但同時也強調了其為新片上線所設的嚴格限制,譬如限量售票的《婚姻故事》《一百零八》《春潮》三片只能在手機客戶端觀看,並且在放映前10分鐘便會停止售票等。尤其是前一規則對觀看設備的限制,似在儘可能地提醒觀眾別太沉緬於“線上觀影”:因為它再方便,也不及在大銀幕看得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