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缸出現三種水色都是正常現象,只有一種水色我們必須及時處理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在昨天的視頻中,養魚老道曾經說過了,關於我那缸鴻運當頭孔雀魚的魚缸水色出了點小問題,最後通過檢查發現是水泵底部淤堵,造成了水流過小所致,幾乎接近於水泵停轉狀態。

所以說魚缸的水質必然會出現一絲的白蒙和不通透,儘管我們在視頻中看著感覺還可以,但是實際上魚缸的水泵在清理完再次開啟之後,可以看到魚缸底部已經沉澱了大量的細微殘渣,因此這個魚缸的水色就一定會有變化。

魚缸出現三種水色都是正常現象,只有一種水色我們必須及時處理

有三種正常的水色我們都不必太在意,同時也沒有必要去過於強求我們的魚缸,必須一定要達到空氣魚缸的狀態,這個與飼養密度和投餵量等很多因素都有一定的關係。

所謂的飼養觀賞魚的正常水色,可以分為三種情況:

第一種最為正常的水色當然就是通透、明亮

這個是我們所有飼養給觀賞魚的魚友都比較喜歡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空氣魚缸的感覺。

據我自己的實際操作經驗,如果我們想要達到這個效果,與我們提前困水、養水,以及觀賞魚的飼養密度、有無疾病,物理過濾水流的設置和濾棉的有效性,以及投餵量都會有很大的關係,同時這裡面還會牽扯到藥物、水溫、光照等諸多原因。

最快的時間點,從困水開始到良好的空氣魚缸水質形成,至少也需要

半個月到20天的時間才可以達到。

魚缸出現三種水色都是正常現象,只有一種水色我們必須及時處理

這個水質效果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不但需要我們有極大的耐心,而且還需要我們去注意到方方面面,其實說難也不難,也未必就是要我們對於各種情況多做什麼改動,關鍵的問題反而是要多一點耐心。

第二種顏色比較正常的水色就是水質微黃,這也不是什麼不正常的水色,不要總去胡亂改動

不斷會有很多新魚友前來諮詢水質發黃了怎麼辦,事實上它能怎麼辦?

誰又能知道你自己是如何操作的呢?大部分情況下只有你自己最清楚,水質之所以微黃或者發黃,我們自己是需要尋找原因的。

具體原因只會有兩個大方向;

要麼是魚缸裡殘留的有機物過多沒有徹底濾除掉,要麼就是其他物質掉色,再也不會有任何多餘的原因。

所謂的有機物過多,有可能殘留在魚缸的底部或者各種造景和障礙物底部,再者有可能濾棉已經開始溢流,過多的雜質又迴流到了魚缸裡,粘附在缸壁上或者其他地方,這些情況都有可能導致水質發黃,有的是微黃,有的是顏色較深。

魚缸出現三種水色都是正常現象,只有一種水色我們必須及時處理

所謂的掉色,無外乎沉木、藥物、魚飼料或者褐藻過多,顯得水體發黃,我就不明白了,除了這些情況以外,它還有什麼可能會出現水質偏黃呢?

那麼,我們根據這些情況去想辦法改善就是了,如果就是說,我們的過濾系統不合格,觀賞魚飼養密度太大的話,那就要適當減密,別去找什麼捷徑,在飼養觀賞魚這條道路上,本來也不會有什麼捷徑,我們別想歪了。

有些魚友在魚缸裡放置了沉木之後,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水體的弱酸性,然後我們回過頭來再去指責水色過黃,非要想辦法予以改善,其實這種做法我是不贊成的,也不願意在這個問題上再多廢話了。

而如果是我們的魚缸水質微黃的話,一般都是屬於正常現象,主要的原因其實還是過濾不到位,觀賞魚的密度或者投餵量稍大,但是微黃的水色對於觀賞魚也不會有什麼過度的傷害,一般的魚友也不可能做到永遠空氣魚缸,所以說水色微黃視為完全正常即可。

第三種顏色就是水色微綠,事實上對於大部分的觀賞魚都是有益無害的,我們也可以視為正常

關於魚缸水色發綠的問題,很多魚友也會感覺到頭疼,這個問題我也說過,不管是陽光照射是不是過強,也有可能與燈光或者魚缸的玻璃材質有關,但是主要原因只會有一個,那就是魚缸內的綠色藻類過多所致,除此之外不會再有其他原因。

魚缸出現三種水色都是正常現象,只有一種水色我們必須及時處理

輕微的水色過綠對於觀賞魚並不會有任何的影響,特別是金魚之類的冷水觀賞魚,而其他的熱帶魚,水色微綠只是影響到了我們的觀察和觀賞,不過水色如果過綠的話,可能就是藻類爆發比較嚴重,有可能導致水體過酸,那麼對於什麼觀賞魚都是有一定危害的,因此也需要我們去改善。

具體的改善方法還是減少光照,加強濾棉的細密度,殺菌燈之類的方法不是不可以用,但是永遠沒有物理過濾達到最佳效果才是我們最好的選擇,假設物理過濾效果達不到最佳,魚缸的水質早晚也會出現各種問題的,這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

唯一不好的顏色只有一種,那就是水質白濛濛一片

我們也可以這麼說,無論是水體通透還是水色微黃、微綠,最起碼我們的魚缸水質看起來一定是一清見底的,只要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保證住換水頻率、飼養密度和投餵量,那麼這個水質就不應該往不好的方向去發展。

魚缸出現三種水色都是正常現象,只有一種水色我們必須及時處理

一旦魚缸的水質走向出現了一定的偏差,必定魚缸的任何一種水色都會逐步加深,最後終將走向白濁,也就是白濛濛一片,其實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魚缸菌群不平衡了,有益菌過少而異養菌開始爆發,也有可能與觀賞魚患病、心理壓抑過重等現象,導致水質中的粘性雜物太多,所以才會白濁。

那麼,我們就要依據自己個人的飼養習慣和平時最為正常的水質顏色,

去做以對比觀察,我就不相信怎麼會看不出來呢?只要我們是一個勤於觀察之人,在水色剛開始出現輕微變化的時候,我們就應該有所警覺的,就比如我的那缸鴻運當頭孔雀魚,很明顯的表現出來水質不太通透了,與前幾天的差異很大。

最後經過仔細分析和檢查,看到了是水泵幾乎停轉的問題,然後予以改善就可以了。

而很多新魚友遭遇到的水質白濁,會牽扯到以上所有的原因,有可能從第一步困水開始,我們就走錯了路,那麼又該怪誰呢?而且越到最後,我們越不會注意到整個魚缸水體的穩定。

一旦水質開始走向了穩定和好轉,我們自己又在哪裡著急,再去開始胡亂折騰,這個魚缸水質就有可能一直白濁下去,那是誰也沒有辦法調理的。

魚缸出現三種水色都是正常現象,只有一種水色我們必須及時處理

一切問題必有因果,這個因果一定出在我們自己身上,沒有之前我們種下的那個因,這個魚缸水質不可能結出來那樣的果,因此來說,遇到自己的魚缸出現任何的水質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反求諸己,多去考慮一下自己在此之前做過些什麼吧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