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掘文化之美

“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純天然的美食以及古樸的生活方式是我這一生的追求。”—李子柒

發掘文化之美


近日,熱評刷爆了朋友圈,“我也蠻自豪,因為我就是李子柒作品背景裡的一個點。”李子柒再次霸屏熱搜,現在的閱讀量已經達到十億。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發掘文化之美


李子柒,東方美學生活家,微博簽約自媒體,微博知名美食視頻博主。“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純天然的美食以及古樸的生活方式是我這一生的追求。”在這理念的驅動下,她追尋本真,迴歸田園,用鏡頭記錄下鄉野山間的慢生活。一襲紅衣,古色古香,至今已發佈了百餘條手製古法視頻,吸引了大批粉絲。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發掘文化之美


李子柒的作品題材主要來源於中華民族的傳統古樸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她以美食文化為主線,圍繞著衣食住行而展開。視頻將厚重的傳統文化與新媒體形式結合,圍繞著中華文化,東方美食,歲月靜好的田園生活,傳遞出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亦是李子柒田園生活的最好體現,可看似“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方式,其實也是日復一日的辛勤勞作。

看得見的精緻,看不見的傷痕

一曲慢悠悠的古風音樂響起,紅衣佳人,于山間田野中勞作,擁有自己的園子,喝不完的山泉水,有田可耕,有果可食。李子柒如不落凡塵的仙子,自給自足。

釀造古法醬油

發掘文化之美


麵包窯

發掘文化之美


不支持她的人們認為,世上怎麼會有這等奇女子,於是質疑聲接踵而來。

“一看就是團隊拍攝,她怎麼會那麼多菜,肯定有替身。”

“天天干農活,怎麼會這麼精緻。”

插秧

發掘文化之美


或許在不支持她的人們眼中,幹農活就得衣衫襤褸,滿頭大汗的在地頭勞作。而李子柒並不符合他們理想中的形象,便成了原罪。他們選擇性忽略掉她傷痕累累的雙手,嫻熟的農活動作以及各種生活技巧。

而這些對於她來說只是生存本能,她曾在採訪中說: “你眼中的生活技巧,或許在別人眼中,只是求生本能。”

李子柒的走紅,在於她的熱愛。她愛生活,愛家人,愛文化。沒有熱愛就成不了李子柒,同樣,沒有熱愛也看不懂李子柒。而這種熱愛,是不需要文字翻譯的,文化無需國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