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尚彪:我在紐約新冠疫情中寫下遺囑

《中文導報》“我的2020”徵文選刊之一

作者:丁尚彪


丁尚彪:我在紐約新冠疫情中寫下遺囑

丁尚彪在美國工作的酒店前留念


想看看第二故鄉——東京


在紐約看完2020年時代廣場落下大蘋果的直播後, 我和全世界人民一樣,滿懷美好願望地期盼著熱鬧非凡的好年頭來臨。今年的預定計劃是,五月份結束整整半個世紀的顛簸勞頓,在美國光榮退休。手持老美護照,以賓客身份重返日本看奧運,並去追憶曾經生活十五年的第二故鄉——東京。


山手線擁擠的電車、池袋打工串燒店鬱香的木炭味、新木場鋼鐵車間隆隆的機器聲……,都是我當年夢迴牽魂打黑工的鏖戰之地,然後回到祖國無憂無慮地領略大好河山。12月底再赴南極看企鵝,順道南美五國遊。我憧憬著豐富多彩的退休美景,趁身體尚健抓緊時間看夕陽。


2019年11月初,在休斯頓醫院急診室當醫生的女兒來電話商量。我妻子要回上海探親過春節,兩個小外孫需要照顧,希望我幹到年底,提前辭職退休去幫忙。而我正在曼哈頓四星級賓館的餐廳幹得歡,準備站好最後一班崗,到年齡正式退休。而且2019年的稅要到明年2月份才能夠報,接下去還有養老金,老年醫療卡等事項要辦,於是決定幹到2月底提前退休。


2020年1月底,我遞交了辭職信。但是和我搭班的同事正回廣州過春節,因為新冠病毒的影響,航班被取消,無法按時回紐約工作,白人廚師長請求我幫忙幹到同事回來再辭職。我在這個廚房已經工作了九年。雖然年齡最老,英語最差,但老外同事對我都很友善。盛情難卻,只好舍小家,為大家,在美國給海外華人爭個好形象,為公司鞠躬盡瘁吧。


但這最後的一個多月,卻是我來美國十年中最恐怖的時刻。


丁尚彪:我在紐約新冠疫情中寫下遺囑

退休紀念


美國宣佈禁止中國旅遊者入境


2月2日,美國突然宣佈禁止中國旅遊者入境。但老外們卻自信滿滿地認為此病毒與流感差不多,根本不當一回事。不僅沒人帶口罩預防,反而人照聚、戲照看、馬拉松照跑。“春江水暖鴨先知”,此時所有華人都早已從國內媒體中得知,冠狀病毒有極強的傳染性。華人都繃緊了神經,紐約華人三大社區都開始戴口罩自保預防。一時間老外都感到莫名其妙,似乎紐約的冠狀病毒源頭就在華人社區,每一個帶口罩的華人都感染了冠狀病毒。致使昨日還門庭若市的華人餐館,一夜間竟變得門可羅雀。


但在如此振聾發聵的預警聲中,紐約的白人市長和州長竟渾然不覺。面對華人帶口罩而代表的尖厲哨聲,不僅沒有引起絲毫警惕,還傻眉愣眼地要求健康者不要帶口罩,以免造成恐慌。在如此麻痺大意的糊塗官領導下,老外們依然陶醉在歲月靜好的自信中。為了消除民眾不敢去中餐館吃飯的憂慮,市長親自來法拉盛華人餐館就餐,不僅不帶口罩和手套,甚至還在路上親民地和華人市民握手擁抱,正是“舉世裸奔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我每週三天在法拉盛圖書館成人英語夜校讀書。學校在地下室,幾十名學生在一間教室上課,好幾個班同時開課,近百名師生同時聚集在一起。華人學生都帶著口罩,而西語裔、非裔等學生都不帶。白人老師和外族裔同學雖然看不慣華人在課堂上還帶著口罩,但出於禮貌和法律的約束,也不能夠公開歧視帶口罩的華人。


老師在提問時,要求我們脫去口罩回答問題。華人們就和老師玩起貓捉老鼠的遊戲。回答時將口罩提到鼻子處,留出嘴答題,回答完立即把口罩再拉下,我們就怕鼻子吸入病毒。老師又讓我們和其他族裔合併成各個學習小組,共同完成一些討論題。但那些不帶口罩的外族裔學生,有些還正在感冒咳嗽。嚇得我們進退兩難。只能儘量保持社交距離。華人覺得老外太傻,毫無防範意識。而老外覺得華人神經過敏,是亞洲膽小鬼。我們就這樣在不同的文化差異中戰戰兢兢地共處。


丁尚彪:我在紐約新冠疫情中寫下遺囑

紐約的地鐵裡


車廂裡唯一戴口罩的華人


女兒得知我們學校的情況,就叫我不要去讀書,以免被傳染病毒。學校雖然是免費的,但規定缺課三次,就作為自動退學處理。因為每次報名抽籤時,許多華人都爭先恐後來報名,這個學習機會很寶貴,所以我也捨不得輕易放棄。但好幾個同學為了保命都退學了。隨著紐約市疫情爆發,中小學被迫停課,圖書館也關閉了。我終於逃離了學校。


可我還要上班,工作的賓館遠在曼哈頓市中心,更要在人流最繁忙的中央火車站轉車。媒體已經報道,發生多起華人因戴口罩在地鐵、巴士中被毆打,甚至被推下鐵軌的歧視事件。


我每天凌晨五點多鐘就要趕乘地鐵去上班。但這個時段還沒有到上班的高峰,地鐵的班次很少。乘地鐵的都是趕早班的非裔、西語裔的底層打工仔,總是把地鐵車廂擠得滿滿的。而我往往是整節車廂唯一戴口罩的華人。


丁尚彪:我在紐約新冠疫情中寫下遺囑

地鐵裡只有丁尚彪戴口罩


女兒深知新冠病毒的傳染性,所以千叮萬囑,叫我在通勤的地鐵中一定要帶口罩、眼鏡加強防護。我怕傳染,想戴口罩。但又怕遭到蠻不講理的異族歧視毆打,被推下軌道溝。因此每天等候地鐵時都是膽戰心驚地靠在站臺後牆邊。通勤路上始終保持高度警惕,以防不測。


靠咳嗽藥盒躲過群毆


有一天在家裡手被劃破,去找創可貼。突然看見藥箱裡有一盒使用過的咳嗽藥盒,是以前感冒咳嗽時在藥店買的,服用後還剩幾粒,就沒扔掉。盒子上有一組大大的“12”字樣,是12小時只需服用一片的非處方常規藥,美國人都能夠認識。我靈機一動,何不用這個空盒子去懵那些想找茬的老外呢?於是把藥盒裝進小塑料袋,放在包裡備用。


法拉盛是7號地鐵的終點站,人們都習慣在固定的站臺上下車。我怕在固定位置乘車,因戴口罩被同車人盯上引起麻煩,就有意每天換不同車廂。同時,我選擇靠車廂盡頭的角落坐著,以避開人群。因為起的早,已經習慣利用這段時間打個盹補覺。但現在還要戴著眼鏡防控病毒,我就只好改變習慣,戴著老花眼鏡看手機。


丁尚彪:我在紐約新冠疫情中寫下遺囑

坐地鐵,為戴口罩,還要戴個藥盒救命


有一天車到中途,車廂很擠。我戴著口罩、眼鏡,正低頭看手機,突然腳被踢了一下。我以為擁擠被碰到,就把腳向座位底下收進一點,誰知又被踢了一下。我抬起頭,面前站著兩個怒目圓瞪,鬍子邋遢的年輕非裔,活似兩尊黑麵金剛。一個人兇狠地對我說了幾句話。我聽不懂,只隱隱約約聽懂最後的“why”(為什麼)?” 看到他倆那挑釁的面孔,知道來者不善,感覺他們在指責我為什麼帶口罩。


我看到他們那肉鼓鼓的,紋著花紋的大手已經捏成了拳頭,就像兩頭非洲黑獅馬上要撲上來撕咬獵物。這時候周圍所有人都扭頭鄙視地看著我,好像我就是個病毒投毒者。那陣勢就像非洲大草原上一群飢腸轆轆的獅豹,流著饞涎欲滴的口水,對著包圍圈裡無助的鹿兒,準備分享這頓美餐。我清楚地知道,車上既沒警察,也沒監視器,更無路可逃。只要大拳頭砸下,我這把脆弱的老骨頭必被眾拳亂棒打死。為防疫帶口罩躲過了天災,卻死於仇恨犯罪的人禍,豈不成冤魂啦。


我定了定恐慌的心,故作鎮靜地學著老外的樣子,向他倆聳聳肩、搖搖頭,然後慢慢地從包裡取出那個咳嗽藥的空盒子,給他們看了一下。那大大的“12”字樣的藥盒,所有人都認識。雖然我不會說英語,但我的藥盒清晰地告訴人們,我不是無病戴口罩的預防者,我只是普通的感冒咳嗽病人,但不是冠狀病毒患者哦。他們倆對著我歪嘴笑了一下,我看到那捏得正緊的黑拳頭鬆弛下來了,周圍的人也都轉過臉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


緊張的空氣在狹小擁擠的車廂裡,被小小的空藥盒悄悄地驅散,使我躲過一次被歧視的麻煩。我低下頭假裝乾咳幾聲,繼續看手機。心想,“空藥盒懵老外,是諸葛亮老早就教過的空城計。跟上海老爺叔白相腦子,儂黑赤佬還嫩來!”


丁尚彪:我在紐約新冠疫情中寫下遺囑


女兒當醫生在一線抗疫


好不容易熬到3月初,武漢已封城,美國對華也封國,中國人出國如同逃難。同事也歷盡艱辛,碾轉萬里回到紐約。但還要自我隔離二週。我心急如焚,得到他回來的消息後,決定14日辭職,並立即買了4月初的機票。因我還有一個私心,3月24日是我們皇后區長的選舉,有位華東師大畢業的上海老鄉,也曾是日本早稻田大學留日同學的尹導先生,首次作為華人挑戰區長大位。而我剛入美籍,很想為同胞投一張最神聖的票,過一把公民權的癮,嘗一下主人公的味。


丁尚彪:我在紐約新冠疫情中寫下遺囑

終於有了美國的選票


天有不測風雲,16日是週一,我剛在人事部辦完辭職手續,公司接到市政府通知,為阻擋新冠病毒的流行,紐約餐飲業全部停止營業,區長的選舉也暫停了。女兒也慌了神,怕紐約封城走不了。希望我儘快逃離紐約,到她那裡去避難。我遵照女兒的囑咐,高價購買了N95口罩、防護眼鏡、橡膠手套和塑料雨衣,準備全副武裝乘飛機。女兒還要求我說,飛機上要堅持四小時不吃不喝,不拉掉口罩。屆時她會帶個垃圾袋到機場接我,見面後立即換掉全部外衣和鞋,才能上她的車。到家後再自行隔離14天。


我密切注意紐約的疫情,但是到月底,紐約疫情大爆發,已經完全失控。女兒所在的休斯頓地區疫情也開始大面積擴散。她在急診室的工作也進入戰爭狀態,每天診治大量的新冠病毒患者。這時我看到大量醫護人員被感染的新聞,也得知染疫的老年人最容易死亡。更讀到武漢電影導演常凱全家染疫滅門,而兒子在英國留學才得以倖免的報道。這一切不祥的消息,不禁使我感到深深地憂慮。


我想到武漢的封城,就是為了阻止病毒的擴散蔓延。紐約雖然沒有封城,但疫情和武漢完全相同,都是重災區。漫長的旅途,無論地鐵,候機室和機艙,都是密封的易感染區域,也許坐在身旁的人就是病毒炸彈的攜帶者。另外。女兒在一線抗疫,雖然她會做好充足的防備措施,但只要頭髮絲上帶回一個病毒讓我吸入,我這個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必會中招。最可怕的是,常凱一家滅門的慘痛案例,使我不寒而慄。畢竟瘟疫不是戰爭中的逃難,需要相互攙扶流浪。瘟疫中最保險的辦法就是宅家和相互分離,即使不幸染疫過世,至少還有幸存的家人來料理後事。想到這一切,我當機立斷馬上和女兒聯繫退掉機票。至於損失的費用,將不惜一切代價,只求活著。


上海阿姨紐約染疫孤獨死


我們同樓有位早年從香港來的上海阿姨。已經八十多歲。老伴去世後獨自一人居住,子孫都在外州,由政府派人上門護理照顧。她每天在樓底下曬太陽,經常和我在大門口相遇。因為都是上海老鄉,也就經常停下來陪阿姨聊一會天,所以很熟悉。


宅家之後,我看到《世界日報》報道,一位獨居的華裔染疫在家死亡。屍體抬出的照片就是我們的樓房。我就向大樓管理員詢問,得知就是上海阿姨。疫情爆發後她從不出門,是被護理員傳染上的。僅僅幾天就獨自死在家中。她孩子因為電話聯繫不上才報警,撬開門進去才發現早已去世。


疫情下寫遺囑寄深情


因為我也是一個人在紐約生活,天災人禍天曉得。我想起坂神大地震時,幾個福建黑戶口住在“阿爸躲”的木造屋,地震中倒塌引發火災,全部遇難。銀行卡也毀之一炬而人財兩空。於是我就開始考慮後事的安排。為了防止染疫猝死,我未雨綢繆地將銀行卡、保險箱、電腦的密碼都寫在遺囑上發給女兒,並把備用的房門鑰匙寄去。


遺囑上寫道:萬一我染疫去世,一,電話聯繫不上就報警,門鑰匙已經用膠布貼在大門外擦鞋的地毯下;二,不要來送葬,電話聯繫有關部門立即火化。因為旅途有感染風險,即使來了也不讓看;三,不要建墓地,不用骨灰盒。日後骨灰在女兒駐地附近的海邊撒掉。我不想讓孩子日後糾結,更不想給子孫後代添麻煩。瘟疫中的遺囑,雖然冷酷無情,但寄託著老爸對女兒那暖暖的深情。


期待中的2020年是多麼美好的歲月,但小冠球卻把大地球鬧得天翻地覆。唯願人類早日戰勝新冠病毒。


我的2020(自由選題)徵文啟事

2020年,關於世界,關於個人,我們有話要說。

2020年,念起來朗朗上口,極易成為時間和記憶的節點。

2020年,時光不能倒流,記憶不能抹消,生活不能重啟,已經註定成為不尋常的一年。

2020年,日本進入令和二年,春暖花開,欣欣向榮,仲夏季原定舉辦東京奧運會。

2020年,旅日華人在日本打拼多年,安居樂業,很多人在人生道路上喜迎收穫季。

然而,2020年,災難與世界共生,激變與個體遭遇。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從國家到社群到個人,都受到嚴重衝擊,都為疫情而改變了軌跡。很多預期被迫延期或取消,很多日常讓我們不能再熟視無睹,很多約定需要我們相信未來,很多經歷值得我們落於筆端永遠銘記。

為了紀念2020這個特殊的年份,記錄下時代的灰塵落到個人頭上的承重,記錄下突如其來的社會鉅變裹挾下的生活印記,通過回顧人生的苦痛與歡樂,在沉寂中發出呼喚,在失落中重現希望,再次迎向新生活,《中文導報》特此面向全球讀者,發起“我的2020”大型徵稿活動。

主題:

我的2020(自由選題)

內容:

1、2020年在疫情之下的生活遭遇、人生起伏和情感波瀾;

2、2020年立足社會的酸甜苦辣,事業經營的經驗感受;

3、2020年湧現出來的新感受、新發現、新成就、新希望;

4、2020年讀者與《中文導報》之間的因緣際會和信賴關懷;

5、2020年裡發生的一切有意義的故事,等等。

時間:

稿期間設定為4月1日-12月31日

形式:

1、徵文:每篇來稿以2000字為宜,最長不超過5000字;

2、照片:能夠反映2020年意義的生活場景。

投稿:

來稿請寄至以下地址(請註明徵文字樣)

106-0041 東京都港區麻布臺2-3-22-2A

《中文導報》編輯部徵文組 收

或發郵件到 [email protected]

發表:

《中文導報》將擇取優秀來稿和照片,定期報紙刊載,網絡發表。

徵稿結束後,主辦方將評選出優秀作品,並頒獎。(《中文導報》對錄用作品擁有版權)


主辦:中文導報社

協力:中文導報網:http://www.chubun.com

協贊:募集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