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識社區:你是投機韭菜還是投資韭菜?韭菜應有的“炒幣紀律”

如果你看不懂我的文章,我根本沒有時間搭理你,我也不會和你有過多的交談,文章的幣圈經驗都是所長多年血虧的歷練,請尊重原創,尊重你自己,認真看文。

博弈之戰,“以亟傷敵為上”,跟莊高手的高明之處,不僅在於知己知彼,洞悉莊家的底細,熟知坐莊的手法,同時也在於他們嚴格的操作紀律與成熟的操作理念,他們臨盤識變,冷靜沉默,巧於周旋。

投資還是投機,這是個問題,對於大部分韭菜來說,這還是個糾纏不清的問題,他們甚至搞不清自己買賣幣的行為到底是在投資還是在投機,不少的韭菜買入某個幣本來是短線投機行為,結果深套之後,短線成長線,自我安慰“放上半年作投資了”,投機最終被迫變成投資是我們這個市場經常看到的現象,這都是非常錯誤的操作理念,“止損和不割肉”的概念要分清楚,前面文章說太多,今天就不多說了。

投資是建立在敏銳與數量分析的基礎上,而投機則是建立在突發的念頭或是臆測之上,在我們看來,投資是一種購買財產以獲得合理預期收入、股息、利息或租金的方法,它以長期增值的形式獲利。區別投資與投機的關鍵在於投資具有時間和收益的可預測性,投機者專注於中短期市場趨勢,他們建立市場頭寸,並持有數天、數星期或數月的時間;投資者主要考慮市場的長期趨勢,持有的頭寸可長達數月數年之久。

(聰明的投資者)這本書,建議大家看看。

這個市場“投機者”佔了大多數,他們經常根據市場的中短期價格趨勢,希望通過有效而準確的買賣行為獲利,但仍然有不少的“投資者”,他們以“巴菲特”為榜樣,言出就必提的一個“價值投資”,認為某個幣的利好如何如何,一定能到××元。

甚至一大批所謂的“分析家”、幣評人士,為了推薦某一個幣,說明某一個幣短線內上漲的原因,總是要羅列一大堆“利好”的正面資料,說明發展前景如何如何之好,美其名曰“價值投資”,市場上的韭菜也趨之若鶩,這些都可能是“投資”的陷阱。


幣識社區:你是投機韭菜還是投資韭菜?韭菜應有的“炒幣紀律”

圖片來源網絡

市場上這類似是而非的“價值投資”理念大行其道,有兩個原因:

1.由於大環境下輿論的導向,一個健康的資本市場,應該是以“投資”為主體,而不是“投機”氣氛盛行,於是所有的輿論導向都指向“投資”,所有的韭菜都被稱作“投資者”,但卻使芸芸眾生韭菜迷失在這“投資”的表象之下。

2.由於一些所謂“分析家”的推波助瀾,這裡又分為兩類,一類“分析家”為了維持自己的權威地位而不得不製造噱頭,想當年所長早年入幣圈之時,國內的技術分析應用還不廣泛,國外專家的一場關於MACD指標使用的講座,在國內就是天價,於是那個時期技術分析是分析家們口中的專利。

而現在技術分析盛行,人人都會點兒,這類東西早就唬不住人了,於是“價值投資”就在“分析家”們的口中流行了,權威性的保證是因為他們“能獲得主流幣第一手的資料”。還有就是一些黑嘴在薦幣時的引導,黑嘴薦幣總會列出一堆幣種如何具有成長型、發展前景“一片光明”的舉證,也真靈驗,一般第二天這個幣就能高開高走。

如果某個幣真正優良,真正具有成長性,其價值只會在幣價的長期走勢中慢慢體現,是不會在短期內有所表現的,更不會應聲而漲。


幣識社區:你是投機韭菜還是投資韭菜?韭菜應有的“炒幣紀律”


股神巴菲特是價值投資的典型代表,巴菲特從不關心市場的漲跌和趨勢,只關心價值的發現和價格向價值的迴歸,這無疑是非常科學和理性的投資方式之一,但中國的幣圈韭菜過分濫用,也就誤入了“價值投資”的誤區,還有價值投資也是需要藉助技術分析。

技術分析可以在大跌市道中通過做空交易來避免暴跌的損失,但傳統的“價值投資”如果這樣做就缺乏理論依據,甚至因此不再是一個“價值投資者”,後果就像背叛了某種宗教一樣,而且價值投資因為不重視大盤走勢,常常會莫名其妙地損失30%~50%的資金或者利潤,對此韭菜只能以忍耐來彌補,更為嚴重的是在極端行情中,價值投資者中對幣圈市場本質缺乏深刻認知的人受到的傷害之大足以使他們破產或接近破產。

技術分析有其不可比擬的優越性,但需注意整體觀的把握,2014年在技術分析派人士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一把直尺闖天下”,說的是K線圖分析高手只需一把直尺,在圖中畫出幾條直線,就足以指明市場運動方向,無往不勝。但同時,又有許多人譏笑這類技術分析人士為“線仙”,意思是他們對一些莫名其妙的線條太過痴迷,以至於神魂顛倒了。“高手”與“線仙”的差異在於兩者度的把握,不應過分關注局部也忽略了全局。

真正能讓你在幣市中穩定獲利的,不是你嫻熟的技術分析理論,也不是你能看透莊家行為的能力,而是嚴格的“操作紀律”,大到索羅斯、沃倫、巴菲特這些投資巨人,小到我們身邊的散戶成功者,無不是堅守這條經驗的最大受益者,而多數損失慘重的投資者則成為這種嚴格紀律的犧牲者。嚴格而有效的操作紀律是唯一可以保證投資常勝不敗的投資經典。

看漲怎麼看?必須要找到一個支撐,那才可以買進去,之後看漲,如果跌了,那沒有辦法,幣圈沒有神。

看跌怎麼看?必須要找到一個壓力,那才可以賣出去,之後看跌,如果漲了,那沒有辦法,幣圈沒有神,還有該止損就止損,不該追漲,一定不要追漲,更不要殺跌,這個就是紀律。


幣識社區:你是投機韭菜還是投資韭菜?韭菜應有的“炒幣紀律”

圖片來源網絡

幣圈韭菜至少需要四年以上的磨鍊,才能真正入行,關於人性的弱點這裡不多說,前面文章講太多了,韭菜入幣圈首先要明確自己的性格、風險承受能力、學識水平、能投入的時間精力等。如果沒有較強的風險承受能力,對幣圈的投資還是儘量要少,有較強的風險承受能力,缺少一定的學識水平或沒有多少時間精力,就要多學習,如果既有較強的風險承受能力,又有很高的學識水平,還能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那就要看自己的性格特點了,有針對性地克服自己的弱點。

嚴格的炒幣紀律能克服一些錯誤的交易習慣和交易誤區,比如不遵循趨勢,盲目地追漲殺跌,不止損止盈等。比如,某個幣的買進價格是10元,而現在的價格是7元,很多的韭菜感覺就是“被套了”,總是拿自己的成本價10元與當前的幣價對比,認為一定要回本或者一定要漲到××元才能出手,而不再分析幣種目前的形態,也再無止損的概念。

不管我們是玩中長線,還是短線,一定要“忘記成本”,所有的操作依據是現在的形態,參考點永遠是當前的價位,而不是參考成本價。作為一位投資者,如果你堅定看好你投資的幣的發展空間,則耐心持幣即可,不必過多關注你的成本價,而作為一位投機者,到了止損止盈位嚴格按照趨勢線止損止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