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理財比埋頭苦幹更重要”你怎麼看?

科學看世事


理財只是加厚收益的一種手段,而埋頭苦幹才是增加本金的基礎!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理財是建立在你有錢可以理的情況下,你的本金越多,理財手段和理財收益才會相對較多。而在本金不足的情況下,理財是沒有意義的,1塊錢你就算理財收益百分百,也才2塊錢!

所以埋頭苦幹才能得到更多用於理財的資金。

許多人總想異想天開,炒股從1塊到無窮,可是你想想真這麼容易嗎,就像上文提到的,1到2,和10萬到11萬,難度是完全不同的。

不要好高騖遠,自以為股神的都下臺了,而現在的股神都是穩健型的!不以保本為目的的理財叫賭博!


冰糖包葫蘆


學會理財比理頭苦幹更重要是對的,但是必須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你除了吃飯的錢以外,要有一筆餘錢才能談得上理財。其實這個問題我認為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它們是相輔相成,互為促進的,埋頭苦幹是為了掙更多的錢,有了錢如果不打理,則財富增長緩慢,甚至會被通貨膨脹造成貨幣貶值,你的錢會縮水,購買力下降。因此,要進入中產階層甚至富人階層,你首先要埋頭苦幹,積累人生的第一桶金,然後學習理財,讓錢生錢,控制好投資風險,實現收益最大化。





荔江灣1


這句話有些片面,理財確實重要,但是並不代表學會理財就真的有“財”。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埋頭苦幹是更重要的事情,然後才是打理自己辛苦掙來的錢。

財富積累有階梯

萬丈高樓平地起,蓋樓之前肯定要先挖地基打樁等。

財富的積累也是如此。必須通過各種方式掙到錢,然後再思考怎麼打理的問題。

當我們每天喊著“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句話時,你會發現,錢少的時候,你想把正常日子過舒服了都挺難的。

也許,省吃儉用只是一種本能,而不是真正意義的理財。

理財,一定是運用各種資源,讓手裡的錢創造更大的價值。是“創造價值”!

劃重點:財富積累的第一個階梯是“積累財富”,用普通話表達就是多掙錢多存錢。你需要的是人生的第一桶金。

不同財富值需要考慮的問題不同

1、沒錢的時候

找份好工作,通過打工賺錢。當然,最好找個好公司,既能學到東西還能增長見識。這個時候不建議創業,不是打消大家積極性,而是目前市場狀況並沒有那麼簡單,自己開公司需要資本運作時,你怎麼給你的企業員工發薪水?保證企業持續發展的資源在哪裡?

2、有10萬元的時候

別胡思亂想,大致把錢分三部分

  • 存一大半

  • 用其中10%-20%給自己或家人買保險,防止天災人禍需要大量用錢而一下子把錢都抽乾

  • 用20%-30%定投基金或者買成低風險理財(怕損失的,這一項可以放棄)

3、有100萬元的時候

可以考慮給自己買房子付首付或者買輛車,讓生活品質提升一點點,辦事效率提高些。但是依然不要太放鬆,資金按照比例自己進行合理安排。

如果房貸車貸等需要每個月支付費用,一定留足2-3年可支出的錢,以防止工作出現問題而斷供。這個問題就嚴重了,容易導致雞飛蛋打。

4、有1000萬元的時候

合理資產配置吧,這裡不再贅述。一般擁有大資金時,身邊會出現很多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為您提供金融服務。根據自己的需求多瞭解一些信息,再做決定也不遲。

5、有上億元的時候

我還能說點什麼呢?啥也不說了,我繼續搬磚講課,您隨意。

人間正道是滄桑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個世界一直秉承著自然界中的大原則,就是價值交換。

價值交換,不是你搬磚就可以拿到承包權,而是你得有足夠的資金和實力,才能換取更多獲取資源的渠道。

咱們普通人,首先應該考慮的是大概率事件。所以,靠譜的活法就是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了,再想能不能做些其他的事情。畢竟時間有限,精力有限,能力有限。

當然,如果你一定想嘗試一下成功學宣揚的那種思想,試試也可以,風險自擔。

應該學會的是梳理思路盤資源

賺錢這件事很重要,但是思路要對,方法也要對。

埋頭苦幹是做事的態度,並不是讓大家成為不思考的人。想在未來讓自己的路越走越寬,就得學會盤整資源,借力打力。

需要說明一點,盤資源不是請客吃飯送禮,而是讓自己更優秀,結識一些志同道合的的人,大家根據實際情況共同商議尋找突破口。

所以,請靜下心來想一想,你擁有什麼資源?你能換到什麼資源?

資源+資源=機會!

如果你看走了眼,就可能是給別人填窟窿來的。也許,你是上天派來的神仙,需要渡劫吧……

綜上所述,學會理財比埋頭苦幹更重要這句話有些片面。人生需要做的事情很多,賺錢並不是唯一要做的。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不好好做事,對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就別指望掙到錢,更不會贏得周圍人的讚譽,未來的路就越來越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