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被迫在家,我正面剛出櫃

疫情被迫在家,我正面剛出櫃


逼婚?那我們就聊聊我的性取向

2020年3月4日因疫情在家,逼婚的壓力下,直面出櫃。

2013年大學時期也出櫃一次差點被休學,從那之後我都“忍辱偷生”,儘量避免談及這樣的話題,如果談及都是以我拒絕溝通為結果不歡而散。

這次的逼迫,我媽直接說“28歲必須結婚生孩子或者必須有男性對象”,以及“結婚生子才是正常的人生”,讓我們一家不得不直面我的性取向。

其實對於現在的我而言,對象的性別並不重要,我回答最後跟我在一起的人,可能是男的、也可能是女的、也有可能是生理男性心理女性的。我更傾向於女性。

我的家庭是重組家庭,我9歲的時候媽媽認識了後爸並在一起,05年生了妹妹。

後爸對我非常好,但是他作為一個60後的人,有那個年代標誌性的男性思維;

媽媽是70後,拒絕了家裡安排的從政路,隻身一人跑到了城市裡面來打工、做生意,算是當時的有思想的女青年了。現在在家相夫教子,很多想法被後爸否決,而不能實行,可以說也是30歲後不堅持自我了。

妹妹是00後,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在4號晚上的爭論中,一直支持我。

家庭成員BATTLE

我媽表達的觀點:必須28歲結婚生子或者談男的,不然就要去死,或者弄死我一起死,再或者告訴親生父親讓他弄死我;我這樣的情況讓她在親戚面前抬不起頭,外人口水沫子都能淹死我們。

爸爸表達的觀點:出生、讀書、結婚、生子才是人生正軌,其他的都是出軌了;女人到了一定階段需要男性,女人滿足不了女人;這是我們的底線;你可以結婚不要孩子,可以形婚(我提及了一下),結婚生孩子再去亂搞都可以;同性戀就是異類、不正常;同性戀還不如邪教,邪教害外人,同性戀害家人。

我的觀點:我不會為了自己的面子而去欺騙別人;同性戀是正常的也不是異類,你們先去了解同性戀在才可以評論她(爸爸:不正常的,我們不會去了解)。

妹妹的觀點:你們愛姐姐還是愛面子(媽媽說同性戀丟臉,去死了都好,比犯罪都更不如,比賭球欠高利貸都不如),同性戀是正常的。(妹妹都激動得哭了,這讓我很感動。)

微信上,我與母親交流

爭論了很久,誰也沒有說服誰,第二天媽媽想用錢收買我,好好的正常回來,就給你買房。我說:我不需要。(我知道目前我的經濟收入還不足以支撐我買房)。


6號媽媽早上給我發了微信,內容如下:

“媽媽這輩子沒把你教育好,是媽錯了,媽無顏面對謝家,無顏面對你們張家,等妹妹考完,這個家都不再完整,媽媽會用生命來挽救你的一生,讓你挺起胸堂做人,以後妹妹和你叔叔就靠你來好好的照顧;

“以前你問過媽媽,媽媽沒有正確的引導,是媽媽的錯。每個女人,下面長的都不一樣,好比我們的容顏,才讓的你有了錯誤的認知,以前我們生活在那個年代,有很多澡堂,我們見的也太多了,你一定要堅強的走出來,不要一條道走到黑,回到以前的雪雪,不要在這樣了,好好的活,為了我辛苦把你養大。”

我的回覆如下:

“你沒有對不起任何人,也沒有錯,養育子女成人是義務也是責任,但是有很多離婚家庭都選擇視而不見,所以你能養育我相較於其他人而言沒有錯;

“遇事以生命的代價來逃避或者交換,你在做一個錯誤的示範,我生命裡面有你的基因,以後可能也會存在輕生的事情,這才是一個錯誤的示範,也會影響妹妹的心理。這是屬於心理疾病,需要疏導;

“你如果以生命的代價來逃避問題,只有一下幾種結果,我遠走他鄉或者也選擇輕生,妹妹精神受到打擊瘋瘋癲癲,爸爸另娶她人折磨妹妹;

“我知道每個人的下面都不一樣,這個我沒有錯誤的認知,只是覺得自己的不太好看而已。我也見過別人的,我也洗過公共澡堂,不是因為見少了而產生好奇心,如果是你說的那樣我應該更好奇男生的才對;

“就是因為辛辛苦苦的把我養大,你委曲求全的生活,還有你們那個年代的人的委曲求全和逼於無奈,所以我們這一代人看得更開,更想活得自在一點。中國的女人,哪怕是在改革開放也沒有活的自我。‘光榮母親’是一個虛無的東西,都讓他們不顧身體像母豬一樣不停的生育。時間往後推到我們90、00的現在,哪一代的女性不是生活在‘你要生兒;你要早點嫁人;你不準讀書;你要照顧娃兒上什麼班’的束縛中?說實話我還小的時候沒有人約束你那樣的生活過不自在嗎?你從農村出來家人反對,這不也是年輕的時候的你追求的嗎?所以每個時代女性都有自己的思想,你很幸運你實現了你最初進城見識的夢想。而我們這個年代以至於往後的年代,女性不再是一個被世俗束縛的年代了,我們所看到的以前和我們所看到的現在,都在告訴我們可以不被束縛,可以活得自在一點,我們追求精神上的滿足多於物質,我們並不想一輩子圍繞孩子家庭丈夫,也不想因為‘你應該去怎麼怎麼樣’而束縛自己。我相信如果當時沒有落後守舊的世俗束縛,媽媽你肯定過的比現在好,比我更有思想和精神理想。

“在你心裡我不知道你是怎麼看待同性戀的,但你說這是一條黑路,讓我回到以前,你知不知道我也自我懷疑過,我也迷茫過,我花了多少時間去探索和麵對自己的性取向。小學我就開始注意女生了,特別注意的那種,想要保護她們,覺得她們就像個公主,那麼我就是保護她們的騎士。初中也是,而且班上也有一對女同性戀,我當時並沒有覺得我也是,我也沒有覺得奇怪。到了高中我才慢慢開始瞭解自己,我好像喜歡女生,但我不確定,我覺得我應該喜歡男生,所以我也去嘗試過,但發現我仍然喜歡女生,所以我並不想耽誤誰,分手了。感情的事情不是你想就可以去完成,人是複雜的,我們沒辦法像機器一樣去完成別人的指令,我們有自己的情感,就算你們讓我跟男的在一起,我只會有的是對感情的負罪感以及鬱郁不得歡言,最終結果可能就會導致用生命的代價去逃避這個扭曲的世界、無法自在的活著的世界。

“我願意告訴你們,是因為你們是我最親的人,我信任你們。我沒有要你們無條件的支持和馬上的答應,但也不希望你們去詆譭,少數不代表ta是錯的,感情的事情也不能用對錯去衡量,我希望你可以去了解性取向的問題,古語有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也算是你要多一個機會了解這個世界,時代在變遷,我們中國很多守舊的東西也都在變革,難道那是錯嗎。我知道一時讓你接受是不可能的,你會覺得我不結婚生孩子以後會過的孤單無依無靠,這對於以前不生兒子的人來說這何嘗不是一個思想的枷鎖。

“你何嘗不是生活在枷鎖下,老漢的的大男子固執己見的思想你也早就見怪不怪了吧,他的思想三觀是不正常的,以及你們說的生了孩子隨便我亂搞,這也是極度不負責任的三觀思想,對家庭對孩子來說都是。

“這個世界很大,多元化,你去多看看就覺得這世界很美好,不要一直停留在你們的年代了,就像支付寶、微信、電腦,哪一樣不是你們以前覺得鄙夷的東西,任何事物只有在接觸之後才有發言權。”

然後我分享了同性戀的百度百科、意向監護人、輔助生育這些內容給我媽。


但我媽媽依然堅持己見,我向重慶的家長志願者從容媽媽求助,單方面的諮詢了一下,發送了從容媽媽的微信名片給我媽,但估計我媽是不願意溝通的。

我依然希望著,在疫情還沒解除的時候,能讓我媽多去了解,我只能去攻克我媽,其實換位思考我們都在用親情綁架對方,不過看誰最後退讓。

與母親面對面交流

微信過後,我和媽媽面對面的交流了一會:

媽媽說:“我以前很喜歡小秦叔叔,他是我的最愛,但是因為他媽不喜歡你,所以我選擇了現在這個。我都可以拋棄最愛,你為什麼不可以。我們謝家的家規歷來:父母沒教育好孩子以死謝罪。我們身邊也有同性戀,現在過得很慘孤苦無依。”

我說:“為什麼要為了束縛去拋棄最愛,委曲求全下是對現在的人的不公平,以後一輩子我都會生活在內疚中、不忠、自責中。時代變了,不再是你們那個事事都被捆綁的年代,我們可以更自由自在,如果他們活在現在,會很好,只能說生不逢時。”

“你這樣下去,會失去我(暗喻自殺),會失去親人,妹妹也會恨你一輩子。”

“你們這樣做,也是在失去我。”

以上內容我想分享給大家,我的經歷告訴我:在正面剛的時候一定要保持理性和邏輯,不能被帶著跑,文字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給大家長一點的緩和期,編輯時會更有邏輯性,也能減少壓力

如果疫情結束還沒有緩和,我會選擇搬出去住,雖然工資可能只夠生活,不能再有其他任性,但總不至於餓死。在此之前,一定要學會資金控制、儲存資金以備不時之需。

攻克之路會很艱難,但想到未來可以在女孩子的懷裡撒嬌,那溫暖的懷抱就是我現在堅持的原動力。

後續

經歷了兩天的拉鋸戰後,我們各自的關係有了一絲緩和,慢慢的家人們也做出退讓了,媽媽和親戚聊天時也開始主動說我不婚了。

(文章來源於親友會PFLAG ,作者阿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