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狗”成長史(二)


“土狗”成長史(二)

【土狗的定位和育訓方向】


我朋友的狗來自浙南山區,當地山民飼養土狗有三個用途:一是用於捕獵,二是看家護院,三是食用。前兩者狗為工具和幫手,最後者(包括喪失捕獵看家能力的)則為填肚的肉餚,中間沒有“家庭成員”或“生活伴侶”。 由於定位明確,養狗也很簡單:當獵狗的,喂生食,搶活禽,風吹雨打強筋骨,屆時眾狗上山,能抓回一、兩隻野兔或小野豬什麼的就OK;而當看門狗或食用狗的,其實區別不大,都是在外撿食,放任自流,只是夜間遇生人或疑事而不吠叫的,則“優先”輪為肉食,宰殺下肚!

真可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簡簡單單。

我一直堅信,狗種的特徵和習性源於環境也是為了適應環境,無所謂狗種上的優劣。中國土狗源於農耕,長期的磨合和演化,養成了能夠自主,能夠不依賴人,自己四處撿食,自己養活長大的本領。既不增加家庭負擔,又能吠叫守門,還能供人食用,在貧窮的農村人眼裡,這就他們最需要的狗種,還真沒啥可挑剔的。

然而,隨著經濟發展、農村城鎮化和農村人生活方式變化,中國土狗的歷史定位出現動搖,土狗的傳統用途迅速減弱,土狗的生存空間大為減少。以黃黃家鄉為例,隨著山區農村生活水平提高,捕獵戶近於絕跡,馴養土獵也成罕見;養狗守門,養狗充飢,也漸入歷史;過去幾乎戶戶養土狗,現在,一個山村能見到四、五條土狗就算不錯了。

毫不誇張地講,如果不針對性地把我們的土狗向工作犬或家庭犬方向演變,我們的許多純種“農村狗”、“農田犬”都會消失。然而,土狗要成為優秀的工作犬和乖巧的家庭犬,決不是個人力量所能解決的。以“專能” 為繁殖目標的達成,有賴於生理學、病理學、解剖學、營養學、遺傳學、生物學多種學科的涉入,需要國家層面或社會組織的重視和攻關,需要專業人員、科研技術和鉅額資金的持久投入。很遺憾,目前我們還看不到這方面的信息和動靜。


“土狗”成長史(二)

現在,居於城鎮的市民把土狗抱回家,不能不遇到一個“狗定位”問題,也就是,此狗何用? 用來陪伴?用來玩賞?用於表演?用來狩獵?用來看家防盜?還是有其他特殊的用途?這是飼主首先必須想定的!因為,你的狗究竟何用,不僅取決於狗的基因和個性,也受制於你的家庭條件和周邊環境,更涉及到你今後的訓狗方向和訓練重點。事先沒想明白,要麼心血來潮,亂訓一氣;要麼失去耐心,放任自由;要麼失望厭煩,拋棄流浪……如此,於狗於人於社會都是莫大的損害!

說實話,在城市裡,我是不主張把土狗當玩賞犬、表演犬、狩獵犬、護衛犬和工作犬的。因為土狗的基因和習性還真擔當不了玩賞犬、表演犬和工作犬的角色和任務。同樣,由於城市特徵和家庭環境的原因,土狗也不適於充當狩獵犬和護衛犬,因為任何強化追逐和撲咬活體的行為,其後果都是可怕的、不可控的。

我認為,就大多數人而言,養狗只是一種樂趣,一種陪伴,土狗具有的體型適中、警惕、聰明、忠實、體味小、打理方便諸特徵,最切實最可行的就是讓它成為家庭伴侶犬,既能看家護院,又可陪伴老人、婦女和小孩。只是土狗需要戶外運動,並需要針對散漫、難召回等毛病進行重點訓練。


“土狗”成長史(二)


【土狗訓練的關鍵在於因材施教】


土狗以家庭伴侶犬的身份進入城市生活,那麼我們在訓練中最應堅持的是什麼?無疑,就是從實際出發,因材施教! 近些年,隨著中西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大量西方訓狗理論和知識也進入我們的視線,並受到重視和應用。

但是,中國狗畢竟是中國狗,不僅在品種和習性上同洋犬存在差異,即使同為中國“農田犬”,它們的區域特徵和個體性格也大相徑庭。那些建立在洋犬尤其是軍警犬、競賽犬基礎上的訓狗教材,還真需要靈活使用而不是全盤套用。否則,必然事與願違!

我們看軍警犬或工作犬或競賽犬的電視節目,留下的深刻印象是,這些洋犬有兩個明顯特徵: 一是條件反射形成快速,及時回應主人的指令(可訓性強);二是抗誘惑性強,無保留地照主人的指令去做(服從性好) 很顯然,我們的土狗並不是這樣的狗種。

如果我們不加區別地以這些洋犬特徵作為參照標而去訓練我們的土狗,肯定會因錯誤而導致訓練失敗。這恐怕也是不少“訓狗課堂”只擺顯洋狗而從不拿中國土狗做實訓當示範的原因,不是訓犬師無能,而是土狗根本就不吃他那一套!

我朋友的狗,確實很聰慧,理解力驚人,不到六個月,就掌握了基本的訓練指令,學會了坐、臥、躺、打滾、握手、等候、彈跳咬繩、拋球銜取這些動作和花樣,不僅讓山民們大開眼界和羨慕,也受到城市家人的誇獎和喜愛,他自己也是洋洋得意,信心爆棚。


“土狗”成長史(二)

但好景不長,隨著月數增大,身為“農田犬”的先天性自主散漫習性越發明顯,一到戶外,便老子天下第一,自己愛幹嘛就幹嘛,或地下撿食,或追雞趕鴨,或自由狂奔,拒絕執行主人指令且十分頑固。訓狗教材上的表揚、訓斥、食物獎賞、機械刺激等等方法也不再靈光,讓我很是崩潰。

更為糟糕的是,他並沒意識到這是土狗的基因所致,反而按教科書的要求拚命強化自己的“族群領袖地位”,更加嚴厲去懲罰黃黃的撿食追逐等行為,企圖以此來糾正黃黃抗干涉抗誘惑差的毛病,結果鑄成大錯——不僅造成狗子心理上對他的畏懼、冷漠和防範,而且也使人狗間原有的親密和互信關係蕩然無存,甚至出現了餵食時只要他在旁邊它就不進食的情況,更甭說以食物獎賞去接受訓練了。

這讓他很是自責和難過,也因此中斷了狗子的訓練,以專注於心態調整和互信培養。直到半年之後,心理陰影消失,信任和依戀感重歸,才藉助於狗子對他的信任和依戀,有效地鞏固了戶外的召回、巡迴和等候項目。

學得快,但抗誘惑和服從性差,恐怕也是眾多土狗的通病。同時,別看不少土狗面相兇惡,卻幾乎都天性膽小,過於敏感和緊張,不僅對火光、爆竹、洗澡、剪指、掏耳等表現出神經質,個別甚至會因自身緊張恐懼而咬人。

所以,我們在肯定土狗“好養”、“體質好”、“聰明”和“忠誠”的同時,也要格外重視土狗與生俱來的“散漫”“膽小”和“神經質”。調教土狗,當因材施教,不僅需要借用土狗的長處,更需要以濃濃的親和關係——狗對主人有興奮感(信賴和依戀)來減弱或轉移土狗的短處,達到我們的訓練目的,避免走彎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