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之間,帕薩特安全性成了行業標杆

從折戟中保研的問題車,再到中汽研上的中級車標杆,帕薩特半年時間頻頻露出消費市場的姿態,發生了180度的大轉變,無論如何,中汽研的這一撞,不僅讓帕薩特撞出了狼堡的氣勢,更讓上汽大眾有了面對消費市場的勇氣。

近日,中汽研正式公佈了2020年首批碰撞車型測試結果,其中上汽大眾以91.4的得分高居榜首,排在此次測試的傳祺GA6、本田皓影、幾何A之前。

單單從帕薩特碰撞測試成績來看,帕薩特在中級車中綜合得分率排名第一,主動安全方面的得分要比亞洲龍、雅閣、君威等車型表現更好,正面碰撞、40%偏置碰撞測試以及乘員保護能力評測方面,帕薩特的成績都是同級最好。

眨眼之間,帕薩特安全性成了行業標杆

從中汽研的這次碰撞測試上可以看出來,帕薩特的這次碰撞測試,的確是同級標杆。但不能否認的是,半年前的市場中,中保研同樣進行了一次碰撞測試,在小角度碰撞測試中,帕薩特因為A柱直接彎折90度,乘員“非死即傷”被中保研判定為安全性最差車型。

一個“標杆”,一個最差。

一款車兩個完全不同的評分,消費者已經懶得評價帕薩特的安全差異化數據呈現,至少中保研上的“最差成績”短期內揮之不去,用中汽研的40%碰撞測試驗證中保研25%的碰撞測試,本質上屬於概念偷換。

對於此,一些人開始針對中汽研的“權威性”喊話,以此來圍魏救趙,通過樹立中汽研的權威性,帶出此次帕薩特安全性夠強的說法。

眨眼之間,帕薩特安全性成了行業標杆

沒必要設定25%偏置碰撞,是因為事故比例不大?

“中汽研的40%偏置碰撞測試”是最符合中國國情的碰撞測試項目,它是綜合了生產成本、道路環境而制定的碰撞方案,這是目前關於中汽研樹立權威,我聽過最多的一種解釋。

這種解釋來源於一組數據,CIDAS從2011年開始統計數據,25%偏置碰撞在前端碰撞事故案例中佔比24.4%,而40%偏置碰撞出現的比例在前端碰撞事故案例中佔比達到49.6%。換句話說,25%偏置碰撞與40%偏置碰撞的事故比例為1:2,而美國這一數據是1:1 。

因為佔比小,有媒體直呼“25%碰撞測試參考意義不大”。

眨眼之間,帕薩特安全性成了行業標杆

如果科學測試不是為了向消費者展示全面的事實,而是因為某一個數據佔比小就不不去呈現事實,那麼這樣的評測成績,能否真正反應出來一個事實情況,是消費者最質疑的地方,此外需要了解的是,中保研的25%測試成績,帕薩特A柱彎折是無法逃避的事實。

此外,我們再來公佈一組數據,某地方交通警察公佈數據,當地酒駕引起的交通事故佔到總交通事故的25%左右,全國嚴查嚴打的酒駕佔比也只不過25%,但有些人會認為24.4%的前端碰撞比例過小,這是中汽研不引入25%碰撞測試的原因。

眨眼之間,帕薩特安全性成了行業標杆

關於為什麼美國人會做25%碰撞測試,分析是這樣的:美國人喜歡開快車、美國道路沒有綠化隔離帶、美國路況不好、美國限速高,所以美國人要做25偏置碰撞。但事實上,中國道路有句老話“十次車禍九次快”,中國人不喜歡開快車?而且除了高速公路以及市區道路,中國絕大多數省道、國道同樣沒有綠化裝置。

25%碰撞測試,在中國同樣容易發生,所以在前端碰撞測試中,才會有24.4%的較高比例出現。

眨眼之間,帕薩特安全性成了行業標杆

中保研引入的25%碰撞測試,我們不妨揣測下推出的根本,作為八大保險機構合資成立的評測機構,沒有引入40%碰撞測試偏偏要做25%碰撞測試的原因耐人尋味。

在中國已經有中汽研做40%碰撞測試的情況下,保險公司需要知道前端碰撞事故中,一發生便是大事故的25%碰撞環境中,車輛抵禦傷害的能力有多強,縱然25%偏置碰撞測試幾率小,但需要向消費者呈現事實,並且需要統計車輛損毀情況。

而這些,都是中汽研所沒有,所提供不了的。

眨眼之間,帕薩特安全性成了行業標杆

那麼中保研做的25%偏置碰撞測試,有什麼問題嗎?從客觀角度上來説,帕薩特在中汽研的碰撞測試成績好不好已經不重要了, 上汽大眾有可能在下一代車型上改進這一問題,我們只需要分析的是,中保研的碰撞測試搭配著中汽研的碰撞測試,更能綜合反映出一臺車的安全性。

帕薩特不是第一臺撞完中保研再撞中汽研的車,同樣也不是最後一臺。因為碰撞測試成績的巨大差異化,反而讓不少人看懂了中國的碰撞測試,不能完全看中汽研,中保研的25%碰撞測試,才是最後一道“魔鬼測試”。

因為即便只有24.4%的前端事故率,但24.4%這個比例可不低啊,所以這一環節的碰撞測試,還是不能忽視。每100起事故中,有2%的事故是25%偏置碰撞,這總是中汽研測試不到的環節。

不過不用怕,中保研幫我們測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