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實際的指標下達與完成,是對能力的考驗提升,但常伴隨更大泡沫

上級下計劃,下級完目標的“目標考核制”,是絕大多數企業的考核與管理方式。

在有些企業尤其大企業,由於層級多、管理戰線長、管理幅度大,下計劃就有了不切實際的現象。

其實計劃嗎,人下的,只要是有人的因素存在,那就不可能絕對公平與靠譜,這一點大家都能理解。

超實際的指標下達與完成,是對能力的考驗提升,但常伴隨更大泡沫

有種計劃叫“層層加碼”

現實中有一種計劃,逐級加碼,等到最基層時已是“天文數字”。

我認識一個在國有銀行任網點主任的朋友,他說“銀行下的計劃任務,你就是站在椅子上跳起來都夠不著,何況根本就沒有椅子,只有深坑”。

我開始不理解,問他到底怎麼下計劃法。

他說,假如總行給一級分行下100億的存款增長計劃,一級分行就會給二級分行下200億,二級分行就會下給支行300億…

一開始我想,這家銀行各個層級執行力太強了,主動自我加壓,以這樣的主動性和敬業精神,工作幹不好都不行。

但又一想,這家企業的總部是太不瞭解下級實際了,這麼大的市場怎麼下這麼少的計劃?

可從這位朋友的說話語氣裡,我知道他對自己的任務深惡痛絕,對目標的達成基本是高不可攀,甚至無能為力。

由來是什麼呢?

是中間管理層的表現欲,是不切實際的衝動,說大了是浮誇、是自私

超實際的指標下達與完成,是對能力的考驗提升,但常伴隨更大泡沫

加碼計劃是能力鍛鍊?

在實際能達到的目標基礎上,給予一定上浮空間,讓計劃執行者去努力爭取,這確實是對執行者的能力鍛鍊和提升。

如果明知下屬能完成100萬銷售收入,而只分配給他80萬計劃,他輕而易舉就能完成,自然不能達到能力鍛鍊的目的。

這一點每一個管理者和員工都明白。

但是,關鍵在下達計劃相比實際的加碼的幅度上。

合理的計劃任務,既能讓執行者覺得有難度、有壓力,同時還能讓他們認為努力後能實現,或者有可能實現。

而超越實際的加碼或任務下達,執行者會悲觀、牴觸,因為他知道我怎麼努力都達不到,甚至可能出現放棄的念頭。

超實際的指標下達與完成,是對能力的考驗提升,但常伴隨更大泡沫

不切實際的加碼任務有兩種結果

我曾有一個直屬領導常對下屬說一句話:“只有帶著水分前行才能看得出能力和水平”。

這句話,說對也對,說不對也不對。

對在合理加碼,有練兵效果;

錯在不合理的、不切實際的加碼,則會適得其反,或者後患無窮。

有的說,我給執行者下計劃,根本就不能完成,但在強壓下他們最後也順利完成了。

有的管理者一看,這麼高的、有些不可思議的計劃也能完成,那就持續加碼。

直接結果是,管理者與執行者很多得到晉升、提拔、重用。

因為,他們的手段是,各種的作假,各種的不計成本,各種的違法亂紀。

但最後結局,往往是泡沫破裂。更嚴重的是,泡沫多了、久了就成了地雷,把後來者炸的鼻青臉腫、人仰馬翻、傷痕累累。

超實際的指標下達與完成,是對能力的考驗提升,但常伴隨更大泡沫

不實事求是,是慾望在作祟

想想始作俑者,為什麼明明知道不能還是強上,明明知道不會還是強會?

實際就是慾望,想證明自己行的強烈慾望。

而歷史證明,他真的不行。

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好多人不是忘了這個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不是忘了這個根本的工作方法。

而是在慾望驅使下,在利益的誘導下,只想著自己的所謂前途、錢途…

這個問題的根源是什麼呢?是業績觀的評價標準問題,是管理人員選拔任用標準問題,體制內的很多問題都源於此。

曾任北京大學校長的丁石孫說過一句話,大意是他的工作只是想讓後任更容易些。這是何等的心胸與格局。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須有我”,這就是格局,這才應該是一個好的管理人員工作的出發點,也是落腳點。

超實際的指標下達與完成,是對能力的考驗提升,但常伴隨更大泡沫

歡迎關注@職場葉綠速

@職場火鍋 @成功職場寶典 @頭條職場 @HR老槍 @傑說職場 @職場縱橫術 @張應春談管理 @水流雲在草青青 @每天說說職場事 @秋葉PPT @辦公室石頭說 @人資大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