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思维禁锢 看破原生家庭 三步助你走向幸福

原生家庭比苏明玉的还差,该怎么办?

突破思维禁锢 看破原生家庭 三步助你走向幸福

热播的《都挺好》,其中最令大家唏嘘不已的,就是女主苏明玉的悲惨经历,在原生家庭中,历尽了被忽视、被打压、被牺牲、被放弃。

本以为她的经历已经够让人扼腕的,其实还有更多的被原生家庭各种奇葩对待的人,远远在大家的想象范围之外。

很多人提起原生家庭,只觉得一股怨气从丹田升起,袅袅炊烟般直升九霄。心理学的各种理论,尤其是传统心理学深挖病因找究竟,追溯童年的方法,将所有成年后的缺陷、不幸、不成熟等,都在原生家庭中找到了各种缘由。

然而有没有想过?这样的分析是否有偏颇?这样的角度是否有缺陷?

原生家庭本就千差万别,个体受伤害程度也各有不同。

如果我们把成年后所有的不幸都归结为原生家庭的错,都在原生家庭内找原因,只能有一个导向: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略了人的自主选择权。

每个人最终的一生,都是环境因素+自身选择两方面的共同结果。我们如果只看原生家庭,很容易忽略到了我们自身的选择、自身的潜力,也就很难再有突破性的进展了。

突破思维禁锢 看破原生家庭 三步助你走向幸福

不可否认的是,原生家庭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所以就更需要我们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知道,探讨原生家庭不是为了指责父母、怪罪家庭,而是为了我们了解自身,活出幸福。

不完美的父母有哪些类型?

第一类:不成熟的父母

世上有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

没有!再完美的家庭、再完美的双亲,也都会有缺点、弱点。

而我们分析原生家庭,就要首先抛弃你本来秉承的原生家庭完美主义。天下没有完美的父母。

而在这上面,很多人被一些讴歌洗脑了:比如:“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父母都是为了你好”“父母无论如何都会爱你”。认为这些耳熟能详的歌颂亲情的话语,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事实上呢?

事实上,只有人格独立、情感成熟、教育理念也成熟的家长,才能做到这些。而大多数的父母,是做不到的。这并不代表他们就一定不好,而是说,他们的好,和你的期待是不符合的,你的期待是歌颂词中的父母,而他们,是生活中的父母。

突破思维禁锢 看破原生家庭 三步助你走向幸福

何为情感成熟?心理学博士林赛·吉布森Lindsay C·Gibson在他的著作《不成熟的父母》中,说:

一个人能客观地进行思考并与他人保持深层的情感联系。

情感成熟的人,可以独立地完成很多事,同时还有深厚的情感寄托,并且能将两者顺利地融入日常生活中。他们很清楚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但不会利用他人。

而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有父母是这样对待孩子的:被孩子的小错激怒,情绪失控,没有同理心和孩子之间没有深入的感情,经常不顾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观点,否则就会暴怒、甚至有的父母做事根本不顾孩子和他人的感受。也就是说,他们有些并不独立,要依赖孩子体现自己的价值感,有些没有其他感情寄托,把感情依赖在孩子身上,甚至有的利用孩子来满足自己的某些需求、达到自己的目的。

大部分的父母,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不成熟,或者干脆就是各方面都不成熟,他们并不能带给你完美的原生家庭。但是,他们依然可以说是爱你的,不过是不成熟而已。而更可怕的,是那些恶魔一样,不会爱你的父母。

第二类:恶魔一样的父母

突破思维禁锢 看破原生家庭 三步助你走向幸福

9月6日,来自新浪新闻的报道:现年74岁的理查德·海恩斯于9月6日被悉尼法院判处45年监禁,包括33年不得假释……

突破思维禁锢 看破原生家庭 三步助你走向幸福

而将理查德送上法庭的,正是他的亲生女儿珍妮 ·海恩斯Jeni Haynes。这个非常特殊的案例,它也许能让大家知道,恶魔一般的父母,真的是存在的……

珍妮她将亲生父亲诉上法庭时,同时出庭作证的有:Symphony,Little Ricky和Muscles等六人。其实这些证人,和Jeni Haynes共用一个身体,是她为了保护自己在受恶魔父亲虐待的时候,不至于崩溃自杀而分裂出来的不同人格。

突破思维禁锢 看破原生家庭 三步助你走向幸福

四岁时,理查德和她母亲离婚,离婚后,他暴露出了恋童癖的本性,对自己的亲生女儿实施长时间的性虐待、猥亵等恶行。

这位父亲还跟她说:“如果你敢告诉你妈妈,你就会死,会被我从楼上扔下去摔死。”

4-14岁的10年间,这个可怜的孩子一直遭受着来自她亲生父亲的各种虐待,包括性侵,导致她身体出现了极度不适,肠道、尾椎和肛门都做过修复手术.....修复手术一直持续到了她的中年,

她回忆说父亲很脏很臭她很怕他,这些分裂出来的人格,会代替她,去接受她父亲的暴行,关闭她的种种感知,让她能够得到些许解脱。高中毕业后,第一时间她离开了家庭,他父亲知道他的兽行会有后果,于是赶紧逃到了英国。

突破思维禁锢 看破原生家庭 三步助你走向幸福

连警方都难以置信,一个亲生父亲会对亲生女儿如此狠毒、如此残暴。

法官称,理查德的大量罪行“极其残忍”,导致对珍妮造成了重大的伤害。“这种伤害永远不应该通过实际判刑来衡量”。

要知道,身体的残害会留下痕迹,为外人所不齿,而对孩子进行精神虐待的父母,其罪行则更加隐蔽,孩子表面有吃有喝,身体正常,但是经历累牍地精神受虐,难以为外人所知,也会经历无法自拔的痛苦。

国际知名的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博士管这类型的恶魔父母统称为:有毒的父母。她将有毒的父母分为以下几类:操控型、酗酒型、身体虐待型、言语虐待型、性虐待型。

如果你不幸摊上了这样的父母,你的原生家庭的确会伤人至深,但是,依然你可以在成年后做出属于你的选择,过不一样的人生。

三步摆脱原生家庭,你可以做的到

哪三个步骤,可以帮助你,摆脱原生家庭负面的影响,逐步活出自我?

第一步,识别分析原父母的类型

你的父母,仅仅只是不成熟,还是有毒?不成熟到什么程度,他们如果是有毒的话,毒性的大小?

第二步,不同类型父母区别对待

如果你的父母仅仅只是不成熟的,你的应对方式是:

1、放弃不合理的期待,不要期待他们是完美、成熟的父母。

2、觉察你们的沟通方式,心平气和的沟通,沟通前要充分准备、注重谈话成果而非情绪发泄。

3、由于你过去是被这样的父母所控制、培养,逐渐认清后,学会主动掌控自己的行为和追求自己想要的感受。

如果你的父母“有毒”,那么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博士建议你先要抛弃两种想法:1他们只是想帮我 2他们不是故意的。

然后你需要做的是:

1、逐步建立起与父母新的相处模式

2、重新定义自己

3、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看未来,不要纠结于过去。致力于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人生目标,致力于提升自己的自尊水平,努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活出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

针对童年伤害,精神分析大师和积极心理学之父的思维较量

精神分析学派的泰斗弗洛伊德认为:我们一生中每一个心理事件,完全由我们的过去决定。童年不只是一个形式,它决定了我们成年后的人格。

突破思维禁锢 看破原生家庭 三步助你走向幸福

而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认为,没有任何实验支持童年事件会影响成人的性格,童年事件决定成年后人格的说法是完全不对的,会导致很多人沉溺于过去而对未来采取被动的态度。

突破思维禁锢 看破原生家庭 三步助你走向幸福

个体的遭遇千差万别,但是,沉溺于过去,纠结于原生家庭,期待父母的改变来达到自己的幸福,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更有甚者,以伤害为借口,故步自封、止步不前,乃至将内心的愤怒转化为伤害他人的行动,都不足取。

积极心理学之父在批驳了弗洛伊德的原生家庭、童年伤害决定论后,也给出了他的观点:

1、时常检验伤口,不利于伤口愈合

2、对待伤害的态度,是造成持久伤害的原因

3、过度关注童年负面事件、忽略正面事件是内心无法平静的原因。

原生家庭只是我们生命的起源、并非我们生命的远景

被亲生父亲性虐待的珍妮,说“解离型人格分离障碍”(又称多重人格障碍)拯救了她的生命和灵魂,但是,童年遭此大难的珍妮并未就此放弃人生,更没有沉沦或者报复社会。她积极地在知识、心理、法律等方面装备自己,最终获得了法律研究和哲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并且坚持看精神科医生,积极提取证据,成年后的她将自己珍妮这个主人格,活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最终带领、说服其他副人格,取得了司法上的成功。

有很多人的原生家庭远比珍妮的要正常和幸福。当我们过于专注在童年的伤害、原生家庭的过错,一种可能是伤害的深,还有一种可能是生命的力度弱。让你致力于增加你的生命力度、快速强大和快速成长,那么伤害就会因为你的成长而变得微不足道、至少是减低它对你的影响。

人生最重要的,必然不是回头看,而是向前看。走出原生家庭的伤害,路在自己的脚下,选择在自己的手上。愿所有受过伤害的人,抖擞精神,带着伤痕,也有勇气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

突破思维禁锢 看破原生家庭 三步助你走向幸福

原生家庭只是我们生命的起源,并非我们生命的远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