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新手劃重點,選筆記本大顯存≠好顯卡

顯存和顯卡是一個非常老的梗了,每有新手入坑“數碼圈”,都會被這個問題所迷惑。

一位位的新手玩家變為老手,又有一位位的新手入坑。顯存和顯卡的問題就這麼一直被“傳承”著。

為新手劃重點,選筆記本大顯存≠好顯卡

可以直接告訴大家的是,在所有影響顯卡性能的參數中,顯存可以說是排在末端的。而最重要的是GPU核心,顯存只是用來緩衝和儲存圖形處理過程中的紋理材質以及圖形指令操作的。

為新手劃重點,選筆記本大顯存≠好顯卡

它相當於一個不斷進進出出的物流倉庫,除非GPU核心有能力一下子把倉庫裝滿,否則不會爆顯存的!

簡單的來說顯存對顯卡性能是有影響的,但並不是主要因素。核心不給力,顯存再大也沒有用,這是一個主從關係。就像一輛貨車,它的動力只能拉5噸貨物,你給它裝個能拉10噸的車廂,它也只拉5噸,那一半的車廂只能空著。如果你真的給它裝10噸貨,累屁了,它也拉不動啊!

為新手劃重點,選筆記本大顯存≠好顯卡

也就是說一款顯卡的核心本身就帶不動某款遊戲,再大顯存也是沒有用的!

這時候肯定有同學說了,啥是顯卡核心啊?咱先不說那些專業名詞,我們在網上找一款顯卡看一下。例如,在百度上搜一個GTX1060的顯卡,隨便打開一個,看一下參數:

為新手劃重點,選筆記本大顯存≠好顯卡

顯卡核心就是紅色方框裡面的內容。

然後再說說顯存容量,顯存容量也就是顯存大小,只是這麼多參數的其中一個。當然,這是臺式機的顯卡,但是和筆記本顯卡(獨顯)是一個道理的。

從這些參數的主次關係來說,首先是看核心,包括構架、工藝、核心代號、流處理器數量等等。

為新手劃重點,選筆記本大顯存≠好顯卡

然後是顯存位寬、核心頻率、顯存頻率、最後才是顯存容量。對於這些參數之間的工作機制,是如何互相協作的,不在我們討論的範圍。對於大多數同學來說,我們只是使用者,我們不會管它是怎樣的工作機制。就比如說我們去餐廳吃飯,我們不會問廚子,這個菜到底是怎麼炒出來的

對於選購臺式機的顯卡,特別是同型號的顯卡,比如都是GTX1060的顯卡,為什麼價格不同,我們需要更細緻的對比這些參數。對於筆記本就要簡單很多,目前市面上是英偉達10系顯卡的天下。

我們只看型號,它們的關係就一目瞭然,常見的有MX150、GTX1050、GTX1050ti‘GTX1060、GTX1070、GTX1080。不管顯存大小與否,強弱還是一樣的。

為新手劃重點,選筆記本大顯存≠好顯卡

比如4G顯存MX150和3G顯存GTX1060的性能就是天差地別的,差了好幾個檔次。

為新手劃重點,選筆記本大顯存≠好顯卡

這裡重點說一下MX150,它並非專門的遊戲型顯卡,它是用在輕薄本,商務本等對遊戲性能要求不高的筆記本上。真正的遊戲型顯卡它是GTX系列,對於10系顯卡,最低是GTX1050系列。

為新手劃重點,選筆記本大顯存≠好顯卡

MX150的性能雖然也不錯,也有一定的遊戲能力,不過僅限於像英雄聯盟、CSGO、DNF、DOTA等中小型遊戲。

對一些3A大作,像一些大型單機以及現在流行的吃雞,它是有心無力的。

MX150大多情況下都是2G顯存的,但是有些本子是給了它4G顯存。某寶上一些商家就會在這些筆記本的頁面打上“流暢吃雞”、“強力吃雞”這些廣告語。

但是“能玩”和“流暢”是兩碼事,在1080P最低畫質下,它的平均幀數也就30左右,卡到你懷疑人生!所以說玩不了的還是玩不了,要想流暢吃雞,最好還是GTX1050Ti起步!

總之瞎白話了半天,其實就是和新手朋友分享一件事,選筆記本不要被顯存大小迷惑,大顯存不等於好顯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