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一天蒸發265億美元,英特爾這些年到底怎麼翻車的?

10月22日,英特爾公佈了2020財年第三季度的業績報告。財報顯示,英特爾本季度營收為183.3億美元,同比下降4%,稍高於7月的市場預期;淨利潤為42.8億美元,同比下降28.6%。由於業績實在不能令市場滿意,上週五英特爾股票收跌10.58%,市值蒸發達265.6億美元。

在2020年的今天,AMD的zen3超越英特爾、人工智能計算英偉達咄咄逼人、甚至蘋果都拋棄了英特爾。英特爾到底怎麼了?


市值一天蒸發265億美元,英特爾這些年到底怎麼翻車的?

錯過移動時代

與許多人印象不同的是,英特爾其實是最早涉足手機芯片的廠商。2003年,當智能手機(塞班)第一次普及時,英特爾就開始基於ARM設計自己的微處理器架構。不過英特爾對ARM處理器並不看好,2006年英特爾出手了旗下的ARM業務,自己開始搞X86低功耗處理器ATOM(凌動)。

市值一天蒸發265億美元,英特爾這些年到底怎麼翻車的?

後來的事兒大家都知道了,2007年iPhone發佈、2008年安卓發佈。以ARM架構為主的高通、MTK、三星處理器順勢崛起。在ARM處理器的壓力下,英特爾開始補貼平板市場反攻,但最終丟失了移動芯片市場。

錯過人工智能

2008年,英特爾就開始開發顯卡通用計算二合一的Larrabee,由於開發進度較慢,英特爾放棄了這個方案轉為開發Phi計算卡。由於沒有顯卡平攤成本,這款計算卡的成本非常高昂。

市值一天蒸發265億美元,英特爾這些年到底怎麼翻車的?

後來的事兒大家也知道了,挖礦興起AMD和英偉達大賺特賺,並且相關技術還應用到現在無人駕駛開發當中。如今,英特爾也在加速研發自有的顯卡業務,開始追趕AMD和英偉達的腳步。

你認為英特爾能反超其他廠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