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5887元就超過全國80%的人:富裕正在限制你的想象力和共情力

之前在網上看過一個網友的真實經歷,網友是個醫生,年紀很輕。

有一次,一個四十多歲的大叔著急忙慌的闖進他們醫院,左手滴著鮮紅的血,右手拿著酒瓶泡著半截手指。咬著牙,一眼看到他就跟他說:“醫生我這手指還能接上去嘛?”。

醫生看了看病情,剛斷的手指,馬上手術還來得及,可以恢復到近乎正常的狀態。

就準備帶他做手術,這時候患者突然抓住他的手問:

“醫生,我這要是接上去多少錢?”

“3000”

“要是縫上呢?”

“300”

沉默了幾秒鐘

“那就別接了”,大叔又補了句“不接了,就幫我縫上吧”。

很多人在他下面評論,你這肯定是假的,怎麼會有這麼窮的人,窮的寧願斷手斷腳也不願意花錢。那個醫生說,我拿性命擔保,這是真的。

月入5887元就超過全國80%的人:富裕正在限制你的想象力和共情力

我懷疑:你根本就沒有經歷過真正的貧窮,包括我也是。

去年10月份,我參加了一個活動,同行的還有幾個朋友。那是一個大型銷售活動現場,嘉賓說的特別深情,說的是自己從小孤苦伶仃,長大特別不容易,最後買車買房,走上了人生巔峰,現在只要跟她成為朋友就可以年入百萬,最後開始大聲吆喝賣課。

這一聽,八成人都覺得是假的。

但是活動現場不少人擦鼻涕擦眼淚。包括跟我一起去的三個朋友,也哭了。

我特別驚訝,我說:“為什麼?這一看就是假的呀!”,其中一個朋友說:“我不知道她說的是真是假,但是我覺得有一部分是真的,我在她講的時候想到了自己小時候,我小時候家裡沒有錢,洗衣粉都覺得特別珍貴,我那個時候最高興的就是偷偷的用洗衣粉洗臉,洗完覺得特別乾淨”。

他說這句話的時候,引起了其他兩個人的認同。你沒有辦法想象這是一個年收入超百萬的人幹出來的事,他因為自己童年的經歷去相信一個騙他的人,甚至願意為了擁有共同經歷的人掏出鉅款買課。

這件事給我上了一課,我以為我們應該不斷的拔高自己的認知,但是我那天發現我錯了。

我失去了感同身受的能力,我覺得別人的悲慘經歷是詐騙,但事實上是,沒有經歷過並不代表不存在,在提高自己的認知的同時不應該失去空杯的心態。

簡單點就是:你的富裕正在限制你的想象力,摧毀你的共情力。

月入5887元就超過全國80%的人:富裕正在限制你的想象力和共情力

你的富裕正在限制你的想象力,摧毀你的共情力。

月入5887元就超過全國80%的人:富裕正在限制你的想象力和共情力

為什麼我們會覺得大家變富裕了,甚至中國整體變富裕了呢?

我們來看看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統計公報》將全國居民等分為五組,各佔20%。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

低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6440元,月均536元;

中間偏下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14361元,月均1197元;

中間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23189元,月均1932元;

中間偏上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36471元,月均3039元;

高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70640元,月均5887元

月入5887元就超過全國80%的人:富裕正在限制你的想象力和共情力

來自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截圖

什麼叫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均可支配收入=工資收入+經營淨收入+財產淨收入+轉移淨收入。

也就是說,人均可支配收入就是你所有拿到手的收入。

如果我們一個月收入超過3039元,就意味著超過了全國60%的人。

如果我們一個月收入超過5887元,就意味著超過了全國80%的人。

中國人很有錢嗎?

不。

王思聰罵“沒出過國的傻屌”時,可能想不到——中國居民護照持有量只有1.3億本,不到人口的10%。

就算所有持有護照的人都出過國,那中國出過國的人數也只有10%。

月入5887元就超過全國80%的人:富裕正在限制你的想象力和共情力

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消費數據截圖

那為什麼我們還是覺得普遍富裕了呢?

你覺得富裕了,可能是來自於社交媒體。

比如在微博上:2019年9月24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在發佈會上表示,1952-2018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從679.1億元躍升至90.03萬億元,實際增長174倍,佔世界經濟的比重接近16%;人均GDP從119元提高到6.46萬元,實際增長70倍。

70倍,確實是翻天覆地的概念。

比如精修後的朋友圈世界,各種全世界旅遊的人,每天都是花天酒地的同事,三五天就是大佬合影的陌生人。在精修過的世界裡,好像每一個人都是成功人士,除了自己。

月入5887元就超過全國80%的人:富裕正在限制你的想象力和共情力

“富裕”限制眼界的後果:我們正在失去共情力。

如果你經常上網,特別是關注關注熱點,你會發現現在的網絡戾氣越來越嚴重。

2019年9月17日,山東濟南某小區業主發現,樓內兩套房屋被租賃出去改裝成了集體宿舍,一套不到300平的房子裡面,放了24張上下鋪。這是一家餐飲店給員工的租下來做員工宿舍的,被鄰居發現之後,鄰居集體上門攆人,強調這是“高檔小區”,多名業主集體聯名要求其退租。

在採訪視頻裡面,一個女性鄰居說:“我們到這住是為了提高生活品質來的,到這來了以後真是各種雜亂無序”,在視頻裡,住戶說:“我們有居住權”鄰居說:“你有什麼居住權,把房產證拿出來!”鄰居大吵:“我們不願意!”。

月入5887元就超過全國80%的人:富裕正在限制你的想象力和共情力

視頻截圖,圖片來自網絡

安全隱患、群租事故,這些都是客觀可能會發生的事情,鄰居有他們的擔心這很正常,但是集體攆人,破口大罵,這樣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種不公平對待。

更過分的是下面的評論:“我要是鄰居也被氣死,那麼多流動人員”這條評論有2500多條點贊,裡面的這個“流動人員”似乎代表了某種含義和定義,它的背後是沒有房產並且在某個城市工作的流動性人口。

但是,根據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我國每年全國人戶分離的人口2.86億人,其中流動人口2.41億人。這2.41億人的背後不僅有剪不斷理還亂的鄉愁,還有可能有被當地人排擠的不堪。

知乎上有個問題:為什麼現在網絡戾氣那麼嚴重?

其中一個高贊回覆是:我們戾氣重,是因為曾經在黑暗中孤立無援、被人排擠、否定、侮辱,很自卑,有時候雖然不記得當年的事,但那股可悲憤怒的感情深藏於心。現在我們獨立了,走在陽光下了,可那破碎不堪的心已無法承受一丁點打擊,仇恨的種子早已成參天大樹,表面上雖然風平浪靜,一旦有個契機,報復起來瘋狂的程度自己都無法想象。

月入5887元就超過全國80%的人:富裕正在限制你的想象力和共情力

在著名的心理學著作《烏合之眾》這本書裡面,有這麼一段描述關於群體情緒的話:

群體情結趨向簡單和誇張兩個極端,這就導致群體全然不知世上還存在懷疑和不確定性。群體的這種表現就好像一個女人,瞬間就會走向一個極端。

無論誰質疑一下,立刻就會成為不容辯駁的證據。孤立的個人心存疑竇或有反對意見,不會有什麼影響力,但群體中的個人,卻能立刻引起軒然大波。

群體情緒上的狂暴,在異質性群體中間表現得更為明顯而責任感的徹底消失進一步強化了這種暴躁。群體中的個人知道肯定不會受到懲罰,而且人數越多,這些人就越是肯定。

以致他們人多勢眾而感覺有恃無恐,此時群體就會表現出一些孤立的個人不可能有的情緒和行動。在群體中:傻瓜、智力低下的人和心懷妒忌的人不再覺得自己卑微,而是都有了一種殘忍、短暫但又巨大的力量。

因為不需要付出什麼,所以很多鍵盤俠躲在電腦後面,肆意用語言暴力踐踏別人的自尊。這樣的快感容易獲得關注並且不用付出成本。儘管網絡並非法外之地,但是還是有不少鍵盤俠利用網絡進行人生攻擊。

這也暴露了這些網絡鍵盤俠的人性冷漠,因為看不見,所以道德約束的作用要遠遠大於法律約束。

為什麼大家越來越沒有同情心、共情力,甚至冷漠?

因為同情的次數太多了,也被騙過太多了。

心理上有個詞叫做“同情疲憊”。

同情疲勞(compassion fatigue),指經歷過太多感同身受的同情後產生的淡漠情緒。比如在應對了太頻繁或太多次慈善訴求後,而對苦難中的人們表示冷漠。同情疲勞最常見於醫護人員和慈善組織工作人員,公眾在頻繁接受這類救助信息後也會產生這種心理。

著名的羅一笑事件,羅一笑爸爸在有房產的情況下寫文募捐兩百多萬的血汗錢拿到手裡,面對媒體的質疑,他還能說出:“房子是留給兒子的”。這句話傷害了大眾的善良,不僅是捐款的,還有沒有捐款的大多數。

月入5887元就超過全國80%的人:富裕正在限制你的想象力和共情力

《羅一笑,你給我站住》事件,圖片來自網絡

明星詐捐、郭美美事件等等,還有微信朋友圈到處的水滴籌。我們始終相信人性之初是美好並且樂於助人的,但是誰都不會希望自己被騙,如果相信的成本太高,那麼寧願不相信的人就會越來越多。

月入5887元就超過全國80%的人:富裕正在限制你的想象力和共情力

與這些事件形成對比的是另一個故事。

江西南昌有一對六旬夫婦。丈夫萬佐成、妻子熊庚香。2003年,兩人將早點攤搬到了腫瘤醫院旁邊的石泉村,升起一個煤爐,售賣現炸的油條、麻圓。

這一干就是16年,有一天,一個患者家屬不好意思的走過來,希望借火給家人炒個菜,萬佐成覺得火還燃著,不用也是浪費,患者家屬卻異常開心。醫院有飯菜,但是患者家屬大多數沒有錢,而且沒有什麼胃口,能省則省。

後來,來借火炒菜的人越來越多,兩口子一商量,就自購了一批鍋灶,做了“共享廚房”。

月入5887元就超過全國80%的人:富裕正在限制你的想象力和共情力

丈夫萬佐成、妻子熊庚香

一開始,“共享廚房”不收費,後來煤燒得多了,為了維持基本開支,萬佐成才嘗試炒1道菜收5毛錢。16年來,夫妻倆在城中村的房租從幾百元漲到2000多,借火的價格從5毛變成了1塊,煲一鍋湯收2塊,用水不另收費。

算下來,每個月的收支基本相抵。這事兒不掙錢,不過在萬佐成夫婦心中,閱盡人間事,經濟上的得失就看淡了。

月入5887元就超過全國80%的人:富裕正在限制你的想象力和共情力

共享廚房

萬佐成與熊庚香育有兩女一子,兒子曾臥病多年,所以老兩口對他們的客人很能感同身受。如今,女兒女婿都有了好事業,兒媳婦很孝順,孫子孫女也陸續成人。然而,夫婦倆並不甘於閒下來,仍是365天守醫院旁的小角落,一日不停。

萬佐成說:“能幫助人,我們心裡高興。我和老伴會一直幹下去,直到幹不動為止。”

你看,這個世界上紛繁複雜,一念成魔,或者一念成佛,其實就在一念之間,就在我們的選擇裡面。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沒有的選擇。

我們要怎麼做才能不讓“富裕”限制我們的想象力,並且保持共情力呢?

1、閱讀和旅行,有錢就旅行,沒錢就讀書。豐富精神世界才不會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2、永遠不要輕視任何一個人。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焉,每個人身上都有獨一無二的經歷與智慧,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3、慎重交友,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意思是孔子說:“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結交正直的朋友,誠信的朋友,知識廣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結交諂媚逢迎的人,結交表面奉承而背後誹謗人的人,結交善於花言巧語的人,是有害的。”

這個世界可能並不完美,自打我們出生起就這樣,甚至可能越來越壞,但是你是什麼樣的人,你的世界就是什麼樣的。冷漠並不會讓我們損失什麼,但是永遠生活在朝氣蓬勃的世界裡,曾是我們年少時捍衛過的夢想。我一直記得那句話,並且反覆提醒自己: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作者簡介:賴企心,火星演講會前項目負責人,喜歡讀書講故事,關心糧食和蔬菜,寫過,愛過,活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