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豬肉您吃了嗎?豬肉漲價背後最大的受益者是誰呢?

豬肉俗稱大肉是千家百姓餐桌上最平常的一道菜,各種大肉的做法五花八門,應該是除了回族和維族其他民族都很中意的,從古至今源源流長。最近有沒有去菜市場逛一逛啊?如果今天想吃的話首先看看自己的工資條吧.....

去超市和菜市場逛一逛吧,時下豬肉價格已經邁過每斤20元的大關了,再有一個月的時間就到中秋節了,現在的豬肉價格這麼高,很多人表示肉已經吃不起了,中秋節都不知道怎麼過了。在上個月豬肉價格還是僅有15塊錢左右,這才半個月的時間已經上漲到了20多塊錢,最貴的帶皮花肉接近30,排骨也是30多。是什麼原因導致豬肉漲價這麼多?先了解一下大環境吧下的幾個原因吧!畢竟分析事物首先要考慮大環境

1、非洲豬瘟的影響一定成都上導致存欄量下降

從2018年我國出現了非洲豬瘟開始,我國的生豬養殖業就遭受了重創,生豬存欄量的下跌幅度遠遠超過恢復速度,導致連續半年生豬存欄量的下降幅度達到了20%,7月份的生豬存欄量更是直接下降30%多,生豬供應量受到了巨大的影響,生豬供應不足,供需關係緊張,豬肉價格開啟上漲模式。

2、環保禁養政策的嚴厲執行導致散養戶減少

在發生非洲豬瘟之前其實我國的養殖量就已經在下跌,只是下降的速度相對比較慢,這主要就是因為環保禁養,很多地區的農村散養戶被迫清場,導致我國的生豬存欄量下降。而在非洲豬瘟防控方面,豬場規模越大發病的概率就越高,發病風險就越大,當規模化豬場多了,發病就相對嚴重,存欄量下降速度就很快,短時間下跌生豬供不應求,豬肉價格大幅上漲。

3、屠豬企業調劑市場囤肉獲取利潤

屠企是最明白國內豬肉價格走勢的,雖然現在的豬肉已經是20多塊錢了,但是並沒有達到頂峰後續還有上漲的空間,有屠企就利用了這次機會大量囤積豬肉,前段時間國內某大型屠宰場就囤積了70多億元的豬肉,而這些原本應該投入市場的豬肉被囤積起來,就導致市場豬肉供應量下降,豬肉價格大漲。

4、天氣炎熱、豬仔生產性能有所控制

還有個原因就是夏季高溫高溼的環境並不利於生豬的生長,夏季豬群的生產性能低下,母豬產仔數不高,肥豬生長速度緩慢,使得市場生豬供應緊張,豬肉供不應求迎來漲價。

豬肉上漲帶來更多的是對普通百姓生活的影響,首先一定會對尋常百姓的購買力產生影響,不難發現很多人都是在觀望。對餐館飯店的影響也是非常直接了當的,我們本地知名的攬鍋菜就是主要用豬肉製作,小小的縣城有四十多家店吧,平日裡都是競爭對手,那麼面對豬肉的大肆上漲他們商家竟坐在一起商量要讓菜品漲價,最後的結果就是在利潤面前大家高度一至,菜品統一漲價了四元,創我縣漲價歷史的新高。還有就是我們本地非常流行的宴席一類,都是以傳統的做法為主,大部分就是豬肉的菜品,問題就來了,每桌宴席也要加價50元左右啊!再加上我們本地的人情很重成風,下一步婚喪嫁娶的禮金也要跟著上漲了嗎?真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啊!

那麼問題來了,豬肉大肆上漲背後最大的受益者是誰呢?首先大家肯定會想到養豬大戶吧還有就是屠豬企業,當然毛豬的價格上漲對他們來說都有很大的利潤空間,養豬戶此時肯定會笑彎了腰吧!其實不然啊,養豬戶肯定此時不願意隨時出手可以上市的豬用來屠宰,因為價格一直在上漲,豬戶肯定會想獲得更多的利潤空間,延長餵養時間。其實這樣得不償失啊,餵養的成本也很高,飼料成本、人工成本以及時間的成本還有隨時價格波動的風險,再加上國家政策的隨時調整和稅收、補貼規則的變化等等,所以不能說他們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其次就是屠豬企業,他們肯定也會相應的囤積豬肉來應對價格上漲,適時出手。但是他們從養豬戶手中購買的時候價格就已經有所上漲了,他們可以獲取一定的利潤空間,但不會是最大的受益者。

綜上所述大家會很容易想到,最大的收益者會不會是國家啊,國家的稅收會嗎更加多對吧!其實不然啊國家的稅收為了鼓勵綠色養殖也最後還是回饋給大眾了。退一萬去想其實這背後最大的收益者應該是豬吧!它們不僅可以增加壽命還可以增加日常的生活的待遇啊,而且還可以在這一段時間上熱搜曾熱度了!大家怎樣看這個問題呢?歡迎吐槽吐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