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是發達國家工業的粉碎機

中國根據購買力平價計算,2014年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我們是怎麼做的?

中國在短時間內走完了其他發達國家很長時間的發展道路,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在某些領域確實借鑑了其他國家的一些已經做過的技術,照著說明書做一定會比按照一張白紙做要快一些。

中國改革開放,實際上仔細看宏觀層面,它是很有章法的。比方說今天中國是全球化的受益者,這個全世界都公認的,但是很多國家都出現了逆全球化,中國基本沒有出現。為什麼中國成為受益者,很多國家由於種種原因沒有成為受益者?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在擁抱全球化的最初,就明確把全球化界定為經濟全球化,不是政治全球化。西方推動的是政治全球化,還有經濟全球化,還有其他全球化,鄧小平說No,我們就擁抱經濟全球化。在擁抱經濟全球化的時候,我們又做了一個區分,還是趨利避害。我們大規模地開放,但是有些領域根據我們民情、國情,沒有開放或者開放得比較慢,比如資本市場。你看所有資本市場極致開放的國家,在亞洲金融危機、美國2008年金融危機中,資本可能被西方國家席捲一空,但中國沒有出現這樣的危機。也就是說,在借鑑西方的模式、學習西方的時候,我們確實知道什麼是要學的,什麼是不能學的,有選擇地借鑑。這是中國成功的關鍵。

比如“中國高鐵模式”,我們是利用中國的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吸引三四家世界最好的高鐵公司,花大價錢買你的技術,但你要將這部分技術轉讓給我。技術來之後,我組織幾十萬的工程師——中國的工程師是非常優秀的——來研究這些技術,把它們整合起來,發現每種技術的長處和短處,在這基礎上再精益求精!中國一生產,就讓很多東西變成白菜價了,然後就沒法競爭了。

它對多數人,對世界上多數國家,甚至對西方國家的老百姓都是帶來好處的。比如看彩色電視、用手機,非洲過去想都不能想,現在也開始有了。甚至西方國家很大程度上在這方面進步,也是因為中國使這個產品變得更便宜了。所以理論上這絕對是好事情,利大於弊,實際上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如果是西方國家提出這些問題,可以引用他們經常講的新自由主義理論,競爭多好,競爭帶來降價,帶來更大的福祉。

實際上面對競爭也不太容易的,這也是為什麼西方國家現在害怕。我們是真的希望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達國家)不能老是享受超額的利潤,白菜價是有道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