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孝通作品精選”問世 小說《繭》首次出版

“費孝通作品精選”問世 小說《繭》首次出版

2020年,是費孝通先生誕辰110週年。近日,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刊行“費孝通作品精選”,脈絡性地呈現費先生的學思歷程和主要成就。

費孝通一生以書生自任,筆耕不輟,著作等身。此番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費孝通作品精選”,由出版社和費孝通家人以及其後輩學人通力協作,從他七百餘萬字的著述中精選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凡12種,三百餘萬字,涉及農村農民問題、邊區民族問題、文明文化問題、世界觀察、學術反思等多個層面。其中,《江村經濟》《祿村農田》《鄉土中國》《生育制度》《美國與美國人》《行行重行行》等,均在作者生前單行出版過;《留英記》《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師承·補課·治學》《孔林片思:論文化自覺》,則是根據主題重新編選;《中國士紳》1953年出版英文版,2009年三聯書店推出中譯本;《繭》是近期發現的作者1936年用英文寫作的中篇小說,為首次翻譯出版,對於理解費孝通早期的學術思想與時代思潮的關係提供了難得的新維度。

費孝通的作品在不同出版社一版再版,但迄今並沒有能貫穿其一生學術思想貢獻的系列權威版本:全集部頭太大,編排方式也很難滿足普通讀者的閱讀需求;當下市面流通的各種選編本則略顯隨意和雷同。這些問題導致普通大眾對費孝通的認識僅限於《江村經濟》《鄉土中國》造就的“農村和農民研究”專家的刻板印象,難以呈現費孝通一生豐富、多面向的學術思想貢獻。

作品

《繭》英國留學期間寫成 四年前才被發現

在“費孝通作品精選”中,《繭》一書,是近期發現的作者英文寫作的中篇小說,為首次翻譯出版。

據介紹,《繭》一書對於理解費孝通早期的學術思想與時代思潮的關係提供了難得的新維度。這部20世紀30年代中期用英文寫作的中篇小說,長期被封存於作者曾經就讀的倫敦經濟學院圖書館的“弗思檔案”中,2016年才被發現並翻譯成中文。

“對於費孝通的讀者來說,精選集中的《繭》一書應該是非常大的驚喜,因為這是大家從來沒有看到過的一本小說。”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周飛舟老師介紹說,《繭》是費孝通先生在英國留學期間所創作的英文小說,由北大社會學系兩位博士生翻譯,由王銘銘教授修訂。

“《繭》從未出版,譯為中文後,僅約65000字。作為文學作品,它含有不少想象成分,卻不完全是虛構之作。這部富有紀實內涵的小說,刻畫了20世紀30年代中期蘇南鄉村一家新興制絲企業與地方社會的關係圖景。”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王銘銘老師介紹說。

《繭》的開篇“通先生”在二戰前夕的柏林,因“燈火管制”而百無聊賴,徑自出門在康德大街的天津飯店就餐,巧遇自己讀大學時的校友王婉秋。異國他鄉遇故知,兩人一晚不倦的閒聊與穿插其間的往事回憶構成了小說的全部內容。《繭》帶有英式小品文特有的內斂和風趣,諸如“而現在,吃飯只是為了免於飢餓。生活規律看來只有和他人在一起時才能實現”等佳句,則不時透露出作者的洞察和睿智。

在中國部分描繪中,雖然寫到了村民由於矇昧而對工廠煙囪的猜忌,但行文恬淡,筆觸優美,費孝通無疑對“鄉土中國”的農人懷有美好的情愫與期待。從中也不難看出,他關於中國農人在未來城市化、產業化過程中“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的預判——這顯然同近四十年中國社會的高速發展既有印證也有嬗變。

評價

用小說的方式書寫中國鄉土變化

在“紀念費孝通先生誕辰110週年暨‘費孝通作品精選’新書發佈會”上,不少與會學者紛紛發言,各抒己見。

“費孝通先生通過小說的方式,講述中國人的家和家的心態如何伴隨著變化進入鄉土。”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楊清媚老師說。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周飛舟老師談到了小說《繭》對社會學學者的啟發,在他看來,在今天學科專業化背景之下,費孝通先生的小說創作更顯珍貴。“我在想,今天還有幾個研究社會學、法學或者經濟學的學者在英國留學期間可以用英文寫小說?我們還有沒有寫小說的能力呢?”

在周飛舟看來,費孝通先生所有的文字精煉、簡潔、生動可讀,亦是今天學者應該學習的。“今天過早專業化、計量化的文章在一條路上推進,過分嚴格的科班訓練讓學者失去了很多東西——文本的可讀性以及許多其他珍貴的信息,在寫作的過程中失去了。而費孝通先生記錄了很多感悟和細節,當時可能並不覺得是有學術意義,可能僅僅是對風俗、時間、空間簡單的描述,留下印記,但讓我們看到當時的痕跡,這些都是我們仍然可以從中汲取,從費老那裡獲得一些啟發。”

本組文/本報記者 張知依 統籌/滿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