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這篇本來是在雙十二前推送的,但是後來因為一些事給耽擱了。不過也沒關係,相信大家總會用得上。

本文可能是目前全網最全面的,有關羽絨服的長文了!

* 全文字數較多(約一萬兩千字),分上下兩篇發出;

* 重點部分已加粗;

* 推薦品牌與款式不涉及專業戶外需求。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用好「排除法」,選到好羽絨

要想買到高品質的羽絨服,真的可以用到「排除法」。

(1).

首先,建議排除掉的,就是某些高溢價的外國品牌。

羽絨服作為最典型的「功能性」大於「裝飾性」的服裝,即便再有錢的「壕」,在購買羽絨服的時候,首先考慮的也是「功能(保暖性)」,然後才是「其他(款式與品牌溢價)」。

試想一下,如果「Canada Goose」和「Moncler」這種牌子不保暖,營銷做得再好也不會有那麼多人趨之若鶩。

中國作為羽絨大國,本身就包攬了全世界80%的羽絨產量,這其中也包括最頂尖的羽絨。

另外,我們的「中國羽絨工業協會」也是國際羽絨羽毛局(IDFB)的主席團成員之一。

在羽絨服的選擇上,真的不用盲目的迷信國外品牌,很多國內的品牌就已經在保暖效果和款式設計上做得非常不錯了,只是普遍缺乏足夠經典的款式和良好的品牌形象。

所以接下來,我也會幫大家篩選出一些既保暖又好看的國內品牌。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2).

接下來,建議大家排除掉淘寶上所有的網紅店和自主淘品牌。

一些線下品牌的「網絡專供款」也不建議買。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提到國產品牌,這裡我想多說一句。

最近這幾年,國內很多專業做羽絨服的品牌,憑藉過硬的產品質量再配合正確的營銷策略,的確取得了很好的銷售業績。

但是,很多品牌喜歡搞「商標授權」,尤其是服裝品牌。

簡單來說就是:我找你買商標的使用權,每年給你一定數額的授權費,但是生產什麼我自己決定。

最近羅永浩直播帶貨的翻車事件,明顯就是栽了「商標授權」的坑。

我敢百分之百的肯定,羅永浩直播間裡賣的皮爾卡丹就是商標授權的貼牌貨。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這種「殺雞取卵」的經營方式,讓很多品牌旗下的產品,在不同的銷售渠道上呈現出完全不同的品質。

南極人,恆源祥,還有讓羅永浩翻車的皮爾卡丹,以上這些算是路人皆知的商標授權重災區了,還有更多喜歡搞商標授權的品牌在這就不一一列舉了。

總之,買羽絨服儘量選擇線下實體品牌,或者到店購買。

如果是選擇線下品牌的天貓旗艦店或者京東商城,也務必看清楚這家店鋪背後的註冊公司是什麼。

以關鍵詞「南極人」為例,我們至少可以在天貓上搜到至少20多家以「南極人」為前綴的天貓店。

但是,等你點開這些店鋪的開店資質時,就會發現,要麼是經銷商,要麼是品牌授權方,總之,都不是品牌開設的正統店。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某些授權店的月銷量甚至比官方店還高。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所以,再強調一遍,買羽絨服儘量去實體店,或者選擇品牌自己開設的店鋪,只有這些渠道的羽絨服才真正有品質保證的。

購買的時候,可以搜索關鍵詞「品牌名」+「專櫃同款」,以免踩坑。


(3).

如果你預算充裕,並且想買一件能至少穿上三四年的高品質羽絨服,那麼最後,我建議可以排除掉以下這三個價位的羽絨服:

①. 實體店品牌:「吊牌價」低於1200的短款,「吊牌價」低於1500的長款;

②. 實體店品牌:「最低折扣價」低於600的(含短款與長款);

③. 網上自主品牌 :零售價低於500的。

* 以上這些不包括輕薄款。

因為這涉及到根據服裝的定價推測成本,所以此處我就具體不展開細說了,服裝行業的應該都會懂。

只要繞開上面我說到的那幾個坑,你就一定不會買到差的羽絨服。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羽絨製品裡的貓膩,你知道多少?

在開始講如何選擇羽絨服之前,先來給大家先來看看鴨絨的市場收購價。

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羽絨也是分等級的。

而且不同等級之間的價差非常大。

等級最差的鴨絨,市場收購價可以低至每噸1萬左右。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這些最差的鴨絨,通常被拿來做了不與人直接接觸的家居用品和一些便宜的內穿羽絨褲。

比這種最便宜的再好一點的,通常供貨給了淘寶上那些自主品牌和網紅店。

這些便宜的鴨絨,有很多都是從拿激素催出來的鴨身上拔下來的,品質非常差,朵絨非常小。

激素素催出來的鴨還有一個很大問題,就是由於飼養週期短,所以絨裡的油脂含量會非常高,回彈性很差,基本上洗過一次就不保暖了,而且味道也很大。

另外,淘寶上有一些號稱是原廠原料的高仿貨也不要買。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對那些不瞭解羽絨的人來說,或許會覺得雖然「牌子」是假的,至少還是「羽絨」是真的,如果是這樣想的話,就真的太不瞭解羽絨裡的貓膩了。

這些號稱原廠原料的高仿貨,不僅絨給你用最次的,甚至有些商家還會摻進打碎了的雞鴨鵝毛。

要說這些算羽絨嗎?也可以說算。所以就問你氣不氣?

以前上學的時候,我也買過一件腥臭的羽絨服。

當時還沾沾自喜地認為臭就對了,臭就說明是真鴨絨,因為印象裡菜場的鴨子都是一股子臭味,現在想想真是傻。

便宜的鴨絨裡,還會摻雜著很多讓你覺得噁心的東西,比如血管、塵土、碎骨之類的。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最後再說一遍,千萬不要在淘寶上買沒牌子的羽絨服。

再高檔一點點的羽絨,通常供貨給那些不進商場的七八九十線品牌。

中檔品質的羽絨,則會供貨給歐美的一些快時尚品牌和進商場專櫃的牌子。

品質最好的鴨絨,市場收購價可以達到每噸近百萬。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這種品質的絨,加工程序複雜,透氣性好、潔淨度好沒異味、蓬鬆且回彈性好。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這種檔次的絨,通常會供應給一些線下高檔品牌,或者專業羽絨品牌裡的高端產品線。

最好與最差的之間,有近100倍的價差,作為一般消費者根本沒有辦法分辨。

即便給不懂行的人一把剪刀,讓他把衣服剪開來看裡面的填充物,他也很難分辨出羽絨的好與壞。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T恤運動休閒裝這類沒有多大技術含量的衣服,大家可以在網上隨便買。

但是,只要是對服裝材質有要求的,比如「皮革」、「羊絨」、「毛呢」還有「羽絨」製品這種,千萬不要去買淘寶上那些自主品牌、網紅店和歐美的快時尚品牌。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現在很多人在選購羽絨服時,都知道要看「填充物」、「含絨量」、「充絨量」這三項指標。

但現在網上幾乎所有講羽絨服的長文,都只說「含絨量」和「充絨量」這兩點,對「填充物」要麼一筆帶過,要麼閉口不談。

為什麼?

因為羽絨服裡的填充物,但凡不是行業裡的人壓根沒辦法說清楚。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決定一件羽絨服好壞的,最最最最重要的,恰好就是「填充物」的品質。

只有在「填充物」合格的前提下,再去談「含絨量」、「充絨量」、「蓬鬆度」這些指標才有意義。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如果你買的羽絨服,穿了兩季就不保暖了、洗過一次就不暖和了,填充物有難聞的氣味,還經常鑽毛跑毛 ……

不用懷疑,這多半是填充物的問題。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品質差的填充物,不僅保暖效果差,更極端的情況還會引起皮膚髮癢和呼吸道疾病。

填充物是羽絨服保暖的關鍵所在,所以接下來,就再來聊聊羽絨服裡的「絨」。

羽絨服裡的「羽絨」,是由「羽」和「絨」所構成的。

這句話聽起來好廢話~

來,給大家看一本行業寶典。

由「中國羽絨工業協會」制定的行業規範手冊 —— 《羽絨羽毛標準樣照》。

這本手冊裡,明確規定了各等級填充物應該是什麼樣的,以及它們的應用範圍。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羽」很好理解,就是「羽毛」。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通常我們說含絨量百分之多少,那麼剩下的那一部分,就是「羽」了。

比如:

一件含絨量95%的羽絨服,含羽量就是5%;一件含絨量90%的羽絨服,含羽量就是10%;一件含絨量80%的羽絨服,含羽量就是20%......依此類推。

「絨」就比較複雜了。

「絨」嚴格意義上來講,應該叫做「絨子」,它是一件羽絨服最核心的地方。

「絨子」是「朵絨」、「未成熟絨」、「類似絨」和「損傷絨」的統稱。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絨子」主要生長在鴨鵝的脖子與胸腹之間或者翅膀下面。

這些部位的毛經常浸泡在水中,所以不僅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而且保暖抗寒能力是全身毛中最好的。

另外,這些部位的毛沒有羽梗,所以非常柔軟,纖維長而且蓬鬆度和回彈性都很好。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除了「絨子」之外,還有「絨絲」和「羽絲」。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知道了:

羽絨服質量好不好,不僅要看含絨量,更要看它的「絨子」是由什麼構成的。

一件高品質羽絨服裡的填充物,「絨子」的含量應該是佔大部分的,而「絨子」裡「朵絨」越多就越好。

那些容易鑽毛跑毛的羽絨服,就是因為填充物裡的「朵絨」太少,而「絨絲」、「損傷絨」、「羽絲」太多。

另外再補充一點。

含絨量80%~90%的鴨絨,通常是鴨胸腹部的毛。而含絨量70%的鴨絨,通常是鴨翅膀下的毛。

當你發現兩件羽絨服的含絨量分別是70%和80%的時候,它們之間的區別可不僅僅只是在含絨量上。用到的填充物品質本身就完全不同。

所以,同樣是號稱含絨量80%的羽絨服,保暖效果卻能有天壤之別。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充絨量」和「蓬鬆度」是什麼?


除了含絨量之外,我們選購羽絨服時還經常會看到「充絨量」、「蓬鬆度」這些詞。

(1). 先說「充絨量」

充絨量是指一件羽絨服填充的全部羽絨的重量。

雖然充絨量越高越暖和,但是羽絨服也會更重,反而不方便活動。

加上我國南北溫差很大,所以建議大家還是根據自己所在地的具體情況和日常活動範圍,來選擇適合自己充絨量的羽絨服。

南方地區購買羽絨服,選擇充絨量在150g~180g左右的就夠了;

較冷的中部地區,選擇充絨量在180g~200g左右的就可以了;

嚴寒的北方地區,建議選擇充絨量在200g~250g左右的;

如果涉及到嚴寒地區的戶外運動,建議選擇充絨量在250~450g左右的。

(2). 再說「蓬鬆度」。

蓬鬆度(Filling Power)是國際上度量羽絨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標,指的是在一定條件下每一盎司(30克)羽絨所佔體積立方英寸的數值。

例如:一盎司的羽絨所佔的空間為600立方英寸則稱該羽絨的蓬鬆度為600。

羽絨的蓬鬆度越高,說明在同樣充絨量下的羽絨可以固定更大體積的空氣層來保溫和隔熱,所以羽絨的保暖性越好。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400 - 500FP:絕大多數羽絨服都在這個範圍內,所以它們不會刻意標註出自己的蓬鬆度。

如果你在中部或南部地區,不需要刻意考慮羽絨服的蓬鬆度指標,絕大多數款式的蓬鬆度就完全可以應對你當地的氣溫了。

600FP:適用於全國大部分地區,不僅保暖而且也不會過於厚重。

如果你日常會經常出差南北兩地跑,或者戶外活動比較多,建議選擇這個蓬鬆度的就可以了。

700FP:適用於很冷的北方地區,或者喜歡裡面內搭很單薄的人。

800FP:不是玩戶外的沒必要選擇這麼高蓬鬆度的。

900FP:目前市面上最好的蓬鬆度了,多用於頂級的戶外裝備。


把上面說到的兩點結合一下,就能知道如何選購自己需要的羽絨服了。

例如:

我在南方(武漢),冬天最低溫大概在零度左右,那麼我首選的的應該是充絨量在180g以上這個檔位的。

另外,我不喜歡穿的太厚重太臃腫的,即便是冬天,裡面內搭也基本上就一件T恤,所以在蓬鬆度這方面,我會首選600FP+這個檔位的。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品牌與款式推薦(鴨絨類)

(1). 優衣庫|UNIQLO

做為一個比較瞭解服裝行業的人,但凡有人要我推薦羽絨服,而且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基本上我都會首推優衣庫。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優衣庫這個品牌最厲害的地方在於,你和它用同樣的成本做一件衣服,並且賣它一樣的價格,必虧無疑。

雖然優衣庫的款式大多是不起眼的基本款,但是各方面的細節絕對是同價位中最好的。

遇到每年雙十一大促的時候,長款最低可以800之內就能買到。

但是,我不建議購買它家的輕薄系列,具體原因後面我會說。


(2). UR | URBAN REVIVO

最近這幾年,我逛得最多的兩個牌子,一個是優衣庫,另一個就是UR了。

好多人都以為UR跟hm和zara一樣,都是國外的快時尚,但其實UR這是個正兒八經的國內品牌。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UR的款式和定價介於HM和ZARA之間,但做工明顯優於那些來自歐美的快時尚。

目前它家絕大多數產品的代工都在廣東完成,屬於後工做得非常仔細的牌子。一件羽絨服穿三四年完全沒問題。

遇到年前的換季大促,羽絨服基本上都是五折,男女款平均下來800之內。


(3). GUESS|蓋爾斯

它家的羽絨服曾讓我一度懷疑這牌子不是美國的,因為完全沒有美國牌子的那種粗鄙感,各種細節都做得非常好。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我去年和前年就曾經各入過一件,那個充絨量和蓬鬆度,毫不誇張的說,穿著坐在椅子上就感覺跟坐在沙發上沒區別。

款式也是比較中規中矩,沒有那些花裡胡哨的設計。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而且最關鍵的一點,GUESS羽絨服裡的填充物都做過「DOWN TEK」的防水處理。

很多高蓬鬆度的羽絨服買回來,第一年很暖和,但是洗過一兩次之後,明顯就感覺不像新的那樣蓬鬆了,這就是因為填充物沒有經過防水處理,經過洗滌之後結塊了。

GUESS的羽絨服穿上至少3年,蓬鬆度也依舊是有保障的。

如果所在城市有GUESS的奧萊店,建議去碰碰運氣,運氣好的話撞見兩年前的款,差不多都是4折起,當季的款通常是6折,而且很多GUESS的奧萊店還有兩件再9折的活動,最終入手的話,大概一件在1200左右。

但是這牌子的其它單品(衛衣、褲子、T恤之類的)就不推薦了,還是一眼美國貨的粗糙感。

(4). ESPRIT|埃斯普利特

上世紀60年代,Tompkins夫婦創辦了ESPRIT。

多說一句,Tompkins也是The North Face的創始人,所以買了ESPRIT也就約等於買了tnf。

上世紀70年代初,ESPRIT進入亞洲,邢李㷧成為香港原料採購代理商。

1974年,邢李㷧和創辦人各出資一半,成立公司拓展ESPRIT在亞洲的業務。

這位邢李㷧就是林青霞的丈夫。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1992年,ESPRIT正式進入內地,比優衣庫還早10年。

ESPRIT最火的那幾年,絕對是各種港片裡各路明星的常服。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由於ESPRIT很早就被香港的公司收購,所以,在我心裡這一直算是個國內的品牌。

最最最重要的是,被收購之後的ESPRIT,款式設計上雖然還是明顯的美式休閒,但產品質量卻明顯大幅度提升不少。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近幾年因為品牌形象老化和經營問題,有可能全面從國內市場撤出。

如果你所在的城市有實體門店可以去逛逛。

趁這個時候薅一件,絕對是最划算的時機。


(5). 各運動品牌的聯名款

提到聯名款,可能很多人會覺得,不就是多加了個logo,然後再搞限量發售的智商稅嗎?而且價格還死貴死貴的。

這絕對是對聯名款的誤解。

很多品牌都有長期合作的設計師,甚至一些品牌還會和設計師一起推出一些設計師專屬的副牌。

這些合作款不僅款式好看,價格也不高,而且用料都非常有誠意。

不過很可惜國內專櫃買不到,只能在淘寶或者一些買手店裡才能買到。

比如我非常喜歡的adidas和alexander wang的聯名款。

絕對比爛大街了的椰子有逼格得多啊~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淘口令:¥dNJFcrIoAUQ¥|¥FN09crIL2Ka¥¥kbwzcrIoOvP¥|¥tbzhcrILHq0¥


這件PUMA與TYAKASHA的聯名款。

不僅款式好看細節多多,用到的還是含絨量90%的灰鵝絨(鵝絨比鴨絨要貴至少20%),價格不到1000。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淘口令:¥fyqNcrIM6CU¥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淘口令:¥fyqNcrIM6CU¥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還有這款,Reebok與韓國品牌LIFUL的聯名款。

80%的含絨量,再加上簡約的款式設計,價格在1000左右。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淘口令:¥A9cvcrIMb42¥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淘口令:¥A9cvcrIMb42¥

如果你喜歡運動品牌的年輕和時尚感,可以試著搜索:「品牌名 + 聯名款 + 羽絨服」。

一定會幫你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以上提到的品牌,都是我個人比較推薦的一些有性價比,而且絕對不爛大街的品牌。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穿搭方法論|為什麼有些羽絨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