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O:換臉神器一時爽,隱私安全丟兩旁

前言:數據成就了互聯網,也為生活方方面面帶來了便利,但數據裸奔之下,存儲安全的“外衣”似乎被剝去了...

ZAO:換臉神器一時爽,隱私安全丟兩旁

9月3日,針對媒體公開報道和用戶曝光的“ZAO”APP用戶隱私協議不規範,存在數據洩露風險等網絡數據安全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管理局對北京陌陌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進行了問詢約談。

從朋友圈的“火爆”到被工信部“請喝茶”,還沒來得及享受太久榮光,“ZAO”就猝不及防地陷入隱私之爭,這事件的背後暗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隱秘?

8月30日,一款帶著“僅需一張照片,出演天下好戲”口號的AI換臉APP席捲了朋友圈。

並且,不少人都在朋友圈發了“ZAO出來”的小視頻,就是把某個影視劇片段中人物的臉換成自己的臉,似乎是自己心儀的愛豆來一次說來就來的“戀愛”抑或是深情告白。本來,人們對換臉類的APP、H5一向沒有抵抗力,更遑論是將自己替換成經典影視劇的明星。

ZAO:換臉神器一時爽,隱私安全丟兩旁

好景不長,“ZAO” 的用戶協議點燃了引爆線,將它推向了風口浪尖,因為有網友發現,其用戶協議內容看上去有難以理解的部分:

如果您把用戶內容中的人臉換成您或其他人的臉,您同意或確保肖像權利人同意授予“ZAO”及其關聯公司全球範圍內完全免費、不可撤銷、永久、可轉授權和可再許可的權利,包括但不限於人臉照片、圖片、視頻資料等肖像資料中所含的您或肖像權利人的肖像權,以及利用技術對您或肖像權利人的肖像進行形式改動。

其中的“可轉授權”和“可再許可”的權利顯得耐人尋味:數據裸奔之下,侵權是似乎“合乎”法理。在不久舉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就有專家提到這份用戶隱私協議非常值得商榷。

其實,ZAO這次引發的熱潮和討論似乎要更廣泛,原因不止於變臉本身,而在於其背後的個人數據安全問題。也許這只是數據安全問題的冰山一角,實際情況遠比我們想象中嚴重得多。

不可否認的是,在過去數年中,中國的互聯網產業經歷了飛躍式的發展。但為此也付出了一些代價,其中爭議最大的或許可以算是個人隱私的受損。根據《2017政企機構信息洩露形勢分析報告》顯示,從2015到2017年,我國每年因網站漏洞導致的信息洩露數量超過50億條,而這還只是360這一家互聯網安全公司的統計數據,其中洩露的信息85%以上都是用戶的個人信息。

2018年1月,四川省公安廳召開“向人民報告”網安專場新聞通氣會,會上透露,2017年僅四川省就有250餘億條公民個人信息被洩露,這意味著我們每個人平均至少有幾十條個人信息在網絡上流傳。因為缺乏足夠的重視,很多類似的信息洩露事件只在媒體上停留少許就被略過,大部分用戶根本無從知曉自己的個人數據信息的洩露狀況。

當然國外的“月亮”也不一定圓,數據安全的漏洞同樣存在。2018年3月,Facebook公司被曝出了嚴重的用戶數據洩露醜聞。據美國《紐約時報》和英國《衛報》等媒體報道,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這家與Facebook有合作關係的數據分析公司未經許可收集了數萬Facebook用戶的信息資料,對這些用戶的行為模式、性格特徵、價值觀取向等各種數據進行分析,然後有針對性地推送信息和競選廣告,以影響美國選民在總統大選中的投票。

ZAO:換臉神器一時爽,隱私安全丟兩旁

這樣看來,對於自己的數據,我們似乎從未擁有過它的掌握權,任由商家買賣而不自知。其實,商業利益驅動的行業內數據交易才是用戶避無可避、逃脫不掉的隱私之殤。

在數據隱私肆意被洩密的暗影下,區塊鏈技術或成為一劑良藥。

“去中心化”、“可溯源”、“加密”、“分佈式”,一直是佈道者對外介紹區塊鏈的基礎屬性,在比特幣的世界裡,所有數據都是公開的,每當進行一筆交易時,它就會向全網的節點公開,所有人都可以追根溯源至IP地址。為此,區塊鏈關於隱私的保護應運出大量的研究和應用也漸漸浮於人們的視線。

同時,基於IPFS協議打造的分佈式存儲項目,正在積極拓展更多應用場景和商用模式,為視頻領域、數據服務、社交、遊戲、直播等多個生態提供更為廣闊的舞臺。HCC颶風生態以視頻數據為業務核心的分佈式存儲項目正在積極實踐,憑藉領先的視頻存儲技術、數據存儲及處理一站式方案、存儲+公鏈雙底層生態三大優勢以及技術團隊在視頻領域十餘年的技術深耕,深入傳統意義的關鍵應用領域,顛覆和重塑著現有的商業模式、行業運行和治理體系。

我們知道,“數據安全”也是作為視頻存儲行業一大痛點,一直難以得到有效解決,中心化平臺的維權機制也一直被用戶所詬病。HCC颶風生態不僅僅提供視頻存儲服務,同時提供溯源機制,保護用戶的版權。

從技術的角度來上看:首先根據用戶上傳的視頻,生成該文件唯一的哈希值;接著將作者的公鑰等信息附上,和時間戳一起寫進颶風公鏈的區塊結構中;視頻可在颶風生態DApps上進行分發和交易,被授權者信息和交易發生時間將同步到鏈上,全網節點共同存儲該視頻的版權信息;最後人工智能識別技術可結合鏈上信息來識別版權,維護所有者的權益。

因為整個過程全網公開透明,版權信息永久保存,不可篡改,所以上鍊過程相當於起到了雙重增強作用,除了每一個區塊都是對前一個區塊的增強之外,作者信息和時間戳也增強了視頻哈希值的不可篡改性。

如此一來,數據造假,數據被洩露、盜取等諸多問題便迎刃而解,自然對於造假視頻也能從鏈上數據追溯源頭,增加了造假、盜取的成本,以提高數據安全存儲指數保障用戶的數據安全,讓用戶真正享有自己數據的掌握權。

ZAO:換臉神器一時爽,隱私安全丟兩旁

其實,因為網絡上的肖像權、隱私權長期處於模糊地帶,有隱私權和肖像權隱患的App遠遠不止“ZAO”一家。但就因為“ZAO”的刷屏,這些問題才在一夜之間像冰山一樣浮現在大家面前,而颶風生態一直在數據存儲的安全問題上砥礪前行,利用技術的手段去治癒著數據背後的頑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