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區白澤湖鄉石塘社區:多途徑就業,脫貧路上增添“薪”動力

安徽網安慶消息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啊,給貧困戶再多的錢和物,都不如幫助他們實現穩定就業,靠自己的雙手脫貧才能進一步增強致富動力。”白澤湖鄉石塘社區黨總支書記潘超如是說道。

石塘社區共有貧困戶56戶109人,據統計,其中有普通勞動力和弱勞動能力共計66人,受疫情影響,仍有部分貧困戶因身體殘疾或家庭原因無法長時間外出就業。石塘社區“兩委”一班人在走訪中,瞭解到該群體就業意願不強,就業能力較低,家庭收入沒有穩定來源,如不採取措施,有返貧風險。通過共同努力,石塘社區摸索出一條“自主就業+企業幫扶就業+社區兜底就業”的貧困戶多方式結合的就業路徑,讓一些有“等靠要”思想的貧困戶主動就業,踏實就業,不僅為貧困戶創造了就業機會,也增加了就業收入、就業本領和就業熱情,在脫貧路上增添了“薪”動力。

宜秀區白澤湖鄉石塘社區:多途徑就業,脫貧路上增添“薪”動力

劉桂英是石塘社區東廟組2017年脫貧戶,丈夫汪錫發因一次意外導致雙腿殘疾半身癱瘓,劉桂英因為要照顧丈夫,無法長時間外出就業,家裡失去了兩個主要勞動力,沒有了經濟收入來源。社區“兩委”為該戶申請了低保和殘疾人補助、小額信貸等幫扶措施,但幫助穩定就業始終是個大難題。社區人居環境大提升環衛保潔工作需要大量人手,社區負責人第一時間與環衛負責人聯繫並達成協議,安排劉桂英每週參與1到2次環衛保潔工作,既能照顧家庭又能增加務工收入,雖然收入不高,但對於劉桂英戶而言,實實在在的解決了“燃眉之急”。

宜秀區白澤湖鄉石塘社區:多途徑就業,脫貧路上增添“薪”動力

範慶順,石塘社區嚴橋組2017年脫貧戶,本人今年68歲,患有慢性病強直性脊椎炎,無法從事重體力活,其妻子郭家花肢體二級殘疾,無法外出就業,只能在在家門口種植蔬菜,補貼家用。2018年範慶順因原老宅拆遷搬到城裡居住,家裡開銷比以前在農村要大不少,並且郭家花也沒有了種菜收入,全家的唯一收入來源就是靠範慶順打零工,受疫情影響,年初3個月無法外出務工,家裡沒了收入,這可急壞了老兩口。社區幫扶人知道後,積極聯繫社區環衛企業,讓老兩口都參與到環衛保潔工作,活不重,收入比較穩定。

在石塘社區像劉桂英、範慶順這樣的貧困戶還有好幾戶,社區均第一時間定製就業幫扶措施,積極為有能力有意願的貧困戶提供就業信息和渠道;對有能力無意願的貧困戶進行宣傳引導,提升就業熱情;為無能力有意願的貧困戶提供工作內容相對單一的就業崗位,同時,社區還積極開發環衛工、聯防長、睦鄰長等公益崗位,優先聘用貧困戶。截至目前,石塘社區有勞動力的貧困戶均已實現就業。 (金祥 宣程)

來源:安徽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