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你不是脾气大,而是对孩子耐心不够

本文来源 | 养育男孩

ID | breedboy


01


周日老婆开着车,载着我们去商场。


在一个掉头的地方,一辆黑色的小车从右侧猛地插过来,从我们前面强行掉头。


为什么就不能等等呢?就那么几十秒的时间差,险些撞上。

在我们中国很多城市的路上行车,都是这样的场景,大家见怪不怪了。


记得很早以前,坐着一个朋友的摩托车,在火车站广场前面的车流里走着。


他没花多少时间就穿了出来,好几次跟大公交车抢位置。


我是吓出冷汗,他却轻描淡写地跟我说没事,不能等,一定要见缝插针,谁胆大谁就能有路。

等不起的当下,急功近利成为一种常态。


可惜的是这种心态还折射到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上。

我们常常说“孩子,你慢慢来。”


可是慢慢来,慢慢来……


你真的等得起吗?

你敢等吗?

“快点快点!”无数的父母在催着孩子。


“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不能这样做。”

“我没时间跟你说,你自己去想。”

“赶紧去学,你同学朋友都在学。是不是要我发火才去?”
……

看上去是脾气不好,其实是耐心不够。


今天生的孩子,恨不得明天就能成才。


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学这个,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也赶紧去报名,而不管孩子内心是不是愿意,不看是不是真的适合孩子。

关键是得不断地去塞。


塞满孩子的空余时间,塞满自己那颗焦虑的心。


亲爱的,你不是脾气大,而是对孩子耐心不够


02


失去了耐心,所有的教育理论都是空洞无力的。


常常有一些妈妈说:


“我认真地读了书,看着案例,听着分析,觉得很有道理。结果回家一遇到问题,还是不行。孩子一闹,火冒三丈。提醒自己控制控制,最后把自己差点憋死。”

这样控制,常常以更大的伤害结尾。


父母必须先深刻解剖自己,做出行动,才能真实地面对自己跟孩子。


而且这是一个需要耐心的长久的过程,而不会立竿见影。

前几天中午,我在仓库整理书籍,把箱子搬来搬去地盘点。


因为要给平台的孩子们准备图书漂流的书籍。


儿子很配合的也一直给我帮忙。

我们还找到了一本他非常感兴趣的数学绘本。


小家伙乐呵呵地觉得捡到了宝贝。

等我忙完说要回家做饭去的时候,却发现那本数学绘本不见了。


我筋疲力尽地坐在椅子上说,“算了,明天来找吧。”


“不行,我今天要看!”儿子脸上开始不高兴了。


“我给你换一本,好不好?”


“不行!”


“为什么不行,你就当我今天没有给你找到这本书,何况我给你的书跟这本书是一样的。你这样做就是无理取闹。”我很有理地进行劝说,希望他放弃那本书。


结果还是不行。


我开始有点上火,因为时间已经很晚,早上买的菜都快捂坏了。


但这时我提醒自己,要有耐心,别发脾气。


“我再给你找一遍,如果这次找不到,就下次再找,好不好?”


“好!”


看到我真诚地愿意有所行动,儿子也退了一步答应了。

于是我又将刚刚搬过的箱子一一检查,看是不是夹在了哪些书里。


结果花了近半个小时,一无所获。


又耐着性子继续找。


最后从一个箱子靠墙的那边找到了,原来不小心掉进了那里。

拿到书的儿子,满脸的笑容。


我也擦了擦汗,跟他说:“总算找到了,你好好读吧。”


心里庆幸这次我的耐心战胜了自己的焦急和脾气。

而冷静后想,其实孩子哪里有胡搅蛮缠的意思。


他仅仅是需要爸爸帮忙找到自己喜欢的那本书而已。


反而是我自己为了避免麻烦而找种种的理由敷衍孩子啊!


这次,又学习了一课。


亲爱的,你不是脾气大,而是对孩子耐心不够


03


有时候,父母多少的无名之火,是自己内心不安或者童年创伤的投射?


童年创伤一旦触碰,就像开了闸门的洪水,它可能会席卷了愤怒、羞耻、怨恨、疼痛等很多负面的感觉,一齐冲击你的心房。

记得有一次,我抱着一个很重的大箱子下楼,儿子跟老婆走在前面。


就在出楼道的时候,以前一直给我扶着门的儿子,这次看到我抱着箱子艰难地走了过来时,只是瞧了一眼就把门给带关了。


我当时的心情一下子到了冰点,不得不放下箱子,打开门,然后再抱起箱子出去。

我感觉很无助,内心有一种难以控制的情绪涌起。


我大声地跟儿子说为什么不给我扶住门?

小家伙说自己不小心把门给关了。

老婆说我的反应有点过分了。


那天一整个上午都感觉不好。

后来我仔细地进行了自我分析。


发现是自己童年的创伤引起的反应。


因为我的一些经历,让自己变得特别怕被“抛弃”。


而儿子把门松开,门狠狠地哐当一声关上时就触发了这个闸门。

所以说,在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常遇到那个童年的自己不断跟自己招手。


幸运的是,你够努力地话,就有机会在新的关系和爱之下,进行自我剖析和修复。


04


没事的时候,我会带着儿子在小区附近转,让他熟悉周边的环境。


有一天他惊喜地跟我“爸爸,真是奇怪,这里能回家,那边也能回家。”


我当时一怔,小家伙还真地说了一个我们都明白的道理——“回家的路不只是一条。”


我说,“是有很多种回家的路,等你长大就会发现,条条大路通罗马。”


其实,每个孩子的面前都有很多路通向远方。


不可能只是父母划出的那一条,而应该是遵循孩子心底的那条。


父母不能强迫,而应该耐心地帮孩子去寻找,鼓励他们努力的走。

当你执著于自己的坚持,最后可能会发现:


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一棵参天大树

有一本绘本《安的种子》值得大家一读。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


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地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


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颗还没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


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慢慢地看着他长大,陪着他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相信孩子!静等花开!


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一棵参天大树!


面对孩子的时候,请真实地面对。


给孩子爱的同时,更要有足够的耐心。


最后你会发现,自己也变得越来越好了。


亲爱的,你不是脾气大,而是对孩子耐心不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