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大的失败,就是养育出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你怎么看

《妈宝园》,一群智慧妈妈陪着宝长大,没有华丽的句子,和你分享生活中育儿的故事!欢迎大家一起探讨!当妈那些事儿


“父母最大的失败,就是养育出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你怎么看?


“你儿子真乖!”

“这么小,就这么懂事了,你教得真好。”

“真听话,不吵不闹的!”

“太乖了,被抢了玩具也不哭。”

……

“父母最大的失败,就是养育出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你怎么看


我们经常会听到亲戚朋友如此夸赞孩子,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听了也都觉得倍感欣慰,不妄自己苦口婆心的教导孩子,高标准严格要求孩子执行。

听话、乖巧、懂事成了孩子最大的优点,反之调皮、捣蛋、哭闹,就是缺乏教养。所以,父母们用“你要懂事”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去判定孩子的好坏。

懂事,真的是褒义词吗?

前几天,我带着儿子去逛超市时,正好遇到了同小区的一位奶奶带着孙子买菜。

这孩子看起来和我儿子差不多大,话还说得不是很清晰,经过零食区时,这孩子眼睛发亮,偷偷回头瞄了好几眼身旁的奶奶,见奶奶没注意,怯怯地伸出小手,指着薯片,小声地说:“奶奶,我想吃~”

而这奶奶的回答,完全出乎我意料。

“吃什么吃,别吵!”奶奶凶巴巴地说,径直地推着购物车走了。

小男孩竟然没有吵也没有闹。

他的眼睛瞬间失去了神采,低着头,安安静静地跟上去,走出了这片花花绿绿的零食区。

虽说这位奶奶并没有打骂他,但凶恶的语气,早在他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无数次的忽视,无数次的责骂,让这位只有两三岁的孩子,学会了安静、服从、适应,以及放弃抵抗,不为自己争取。

“父母最大的失败,就是养育出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你怎么看

LmNvbX1

其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见到这样的小孩:懂事得连『不』都不敢表达。

被打断,不会烦躁;被拒绝,不会哭闹;被漠视,不会尖叫跳脚……他们安静得没有声音,没有情绪,完全不像一个孩子的正常反应。

开心会大笑,难过会大哭,不满会大吵大闹,完全以『我』的喜怒哀乐为出发点。

所以,当你看到一个小孩从闹闹腾腾,变得安静,不发出声音,也不闹脾气时,证明你真的“成功”了,成功地教他们摒弃了『自我』。

《少年说》里,当那个16岁的女孩,孤独地站在台上,喊出“我希望我弟弟,以后不要那么懂事!”全场惊呆了。

因为懂事,她要求自己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

因为懂事,哪怕不满,她也不敢任性耍脾气。

台下的妈妈,这才知道女儿懂事背后的心酸,哭着喊道:“你不用取悦所有人,做真实的自己就好。”

每个孩子都渴望任性,也能得到父母的宠爱!试问,哪个孩子愿意在任性的年纪,委屈自己,只为成为别人口中『懂事的孩子』。

“父母最大的失败,就是养育出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你怎么看

ong>

其实,3岁以前的孩子,他们还不懂得什么是谦让,什么是体贴,什么是宽容。而教会他们懂事的背后,如果仅仅是因为害怕大人的权威,那就变成了顺从。

这样的管教确实省心不少,但孩子却也可怜,天真被过早剥夺,要像成年人一般压制自己的需求,对外界的所有要求,都只敢说“好”“可以”。父母的期望是达到了,孩子却变得不像孩子了。

为了懂事,他把别人的期待,当成自己的行为准则;为了懂事,他宁可委屈自己,也要成全别人;为了懂事,他把自己丢弃,成了父母的“复印品”。

这种懂事,之于孩子,确实可怜;之于父母,则是失败。

这样的结果如何呢?

当你一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身上时,去要求孩子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在这种强权教育之下,成长的孩子,往往既不会表达愤怒、也不怎么会表达爱。经常压抑自己的愤怒和感情,习惯于以别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做什么事都力求得到别人的满意,而不是以『自我』为出发点。

长期以往,孩子也只会变得越来越依赖父母:遇到问题,会想着父母替自己拿主意;面对挫折,会想着父母替自己摆平。

从来不敢与任何人起冲突。哪怕面对着自己的父母,都不敢表达自己真实情感,因为在开口前,他早就已经在脑海里想象出父母勃然大怒的场面,所以哪怕不愿意、不接受父母的安排,他都只会选择恭维顺从,渐渐地失去了自己的主见和思想

“父母最大的失败,就是养育出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你怎么看

ong>

表面看起来确实懂事,但结果却是:孩子永远无法长大,也无法独自担起责任,更无法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真正的懂事,是内化的成长

所谓的懂事,并不是以牺牲孩子快乐换来的。那么,真正的懂事,是怎么样的呢?它应该是:教会孩子懂得“社会化行为”的意义和规则,在他们掌握社交技能的基础上,能够按照社会规则行事。

这是一种内化了的“懂事”。是孩子在接受和理解了某些社会规则后,能够通过自己的判断,什么事可以做,比如扶老奶奶,会受到表扬,该做;什么事不能做,比如和小朋友打架,会受到批评,一定不能做。这些行为既符合家长对他的期许,又不是因为惧怕家长的权威而养成的怯弱。

在一档访谈节目中,周星驰的妈妈谈起了一段往事:

周星驰幼年时,父母离异,妈妈独自一人带着姐弟几个讨生活。

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妈妈每天起早贪黑工作,只为让孩子能得到更好的物质生活。

但年少的周星驰并不懂事,每次吃肉都只咬几口就不吃。有次更过分,好不容易买了鸡腿要给他们姐弟几个补补,结果周星驰竟然吃了几口,就把鸡腿弄掉在地上。

“父母最大的失败,就是养育出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你怎么看

ong>

妈妈终于忍无可忍,想着自己辛苦赚钱买的,孩子竟然如此不懂事,拿着棍子直接打了孩子一顿。打完看着地上的鸡腿,妈妈舍不得扔掉,拿去洗洗自己吃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妈妈回想起这事,还是直摇头叹息,说孩子太不懂事了,一点都不懂得体谅她的辛苦。

可事实真相是,周星驰看着妈妈自己吃咸菜,却把肉留给他们姐弟,心疼妈妈的他,只能出此下策,故意让鸡腿掉在地上,这样妈妈才会,也才能吃到肉。

这个看起来不懂事的孩子,却是太懂事了!


懂事&不懂事,哪个更好?

我们常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因为他们可以任性地去哭闹,以得到自己想要的。而懂事的孩子,却要一味的谦让、隐忍,哪怕再喜欢,也不敢多说一句话,去争取!

有一年暑假,我和侄子约定好。如果他把暑假作业都做完,且正确率高达80%,那么就带他去海洋世界。

侄子一听满心欢喜,跑去完成任务。

“父母最大的失败,就是养育出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你怎么看

ong>

这事却被来家里做客的小外甥知道了。

吃饭时,他开始各种吵闹,要去海洋世界,表姐只能连哄带骗地安抚他,“我们吃完饭,妈妈就带你去。”

可完全没有办法安抚住这熊孩子,无奈之下,表姐只能立马下单买票,大中午带着孩子跑去海洋世界。

侄子看着他们出发,默默走进了房间,这一刻看着懂事,不吵不闹的侄子,我有点心疼,进去安慰他。

“我们吃完饭也去吧,作业回来再做,你可以完成吗?”侄子开心地猛点头,“可以的!”

或许,大家会觉得还是熊孩子好,哭哭闹闹自己的愿望就能被满足;懂事的孩子,得到的奖励都是有条件的。

但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孩子每次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分场合大哭大闹,你会觉得他好吗?

而如果一个孩子讲礼貌、守规则、懂得尊重和关心他人,你会觉得他可怜吗?

“熊孩子”的撒泼打滚,只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并不值得效仿。而懂事的孩子,也并非全是可怜的。它的可怜之处,是指被父母剥夺了决定权,父母事无巨细地代劳包办,不听不顾孩子心声、想法。

所以,懂事的孩子是否快乐,关键在于父母。

父母在教孩子学会懂事时,要适时倾听孩子内心的感受,尊重孩子的合理诉求,不让孩子压抑了内心的真实感受。

“父母最大的失败,就是养育出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你怎么看

ong>

只有真实表达自己的孩子,人生路才能越走越宽,活出真自我,才能画出独立自由、幸福美好的人生图鉴。

同时,面对孩子无理的要求,父母要坚决说“不”,引导让孩子明白,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快乐成长,愿父母在教育的过程中,把握好分寸,让孩子既能体贴他人,又懂得尊重自己的感受,这才是真正的懂事。

互动话题:你曾用过“懂事”去要求过孩子吗?欢迎留言交流!

本文中的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欢迎分享收藏!谢绝抄袭!

本文章《妈宝园》原创,欢迎关注或者点赞点评转发文章。欢迎大家一起在下方多多留言交流育儿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