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後疫情時期,盒馬鮮生的開局三板斧?

文丨妮 可

出品丨零售氪星球

怎麼說呢,愛吃愛琢磨的上海人侯毅一手創立的盒馬,骨子裡有一種不安於現狀的變革使命感。在開出第一家門店後的第5個年頭,盒馬依然有一種冒險的商業氣質,繼續在蹚一些不怎麼循規蹈矩的事兒,同時,不忘加碼夯實零售本質的基礎。

經過2020年初這次疫情的頂級“壓測”,在「零售氪星球」看來,盒馬,一點沒顯出停下來的跡象,反而比人們想象得還快的節奏「變陣」和佈局。

比如,在2020年,盒馬計劃將以更細分人群和區域的盒馬鮮生大店和盒馬mini兩種店型加速擴張滲透。同時,繼續重倉生鮮供應鏈,“疫情以後,我們會快速把全國加工中心的能力進一步提升,提升核心能力。”


2020後疫情時期,盒馬鮮生的開局三板斧?

阿里巴巴副總裁、數字農業事業部總裁 侯毅

一個多月前,侯毅告訴包括「零售氪星球」在內的多家媒體,這次疫情裡,盒馬能做到“不停業、不停供、不漲價”,有賴於過去幾年建立的自營供應鏈。但顯然,疫情也讓盒馬看到短板。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盒馬鮮生的產能遠遠跟不上需求。

“一個企業高速成長,供應鏈能不能支持很重要。”如果說,過去幾年,盒馬凸顯技術對零售業的加持,那麼,今年,盒馬把供應鏈能力放在第一位,這是所有生鮮零售不能繞開的坎兒。

在「零售氪星球」看來,到目前為止,盒馬2020年至少已經出手三板斧:

首先,繼續加速開店,把中國的主要市場都覆蓋掉;其次,勢能破圈,整合阿里內部資源,突破“盒區房”;更重要的是,在創立第5年,盒馬正式啟動產業 “進階”:圖謀“新農業”,開啟了更大的市場想象力。


01開店:“雙百”計劃加速覆蓋

突如其來的疫情,生鮮新零售趕上一波經營“小高潮”,迄今在全國開出220多家門店的盒馬,在疫情大考後,加速緊鑼密鼓地排兵佈陣。一個月前,侯毅就宣佈了今年開100家盒馬鮮生和100家盒馬mini的“雙百”計劃。

“今年盒馬開店是加快而不是減緩,因為,難得有這麼多機會。這麼多門店因為疫情被空出來,只要符合條件的,盒馬會迅速開出來。”

疫情期間,盒馬武漢區域在奮力保供應的同時,也開出第19、20家門店。根據盒馬最新披露的官方數據,近一個月來,盒馬已在北京、上海、武漢、長沙、杭州等地陸續開出近10家門店。4月29日,杭州尚城1157店開業;4月15日,北京林奧店、紅星美凱龍店先後開業……

盒馬在快速開店的同時,圍繞北京、上海、武漢、西安、成都、深圳為節點,有重點地佈局生鮮供應鏈體系,同時,淘汰少數定位不準確的門店。5月5日,盒馬宣佈在福州的兩家門店關閉。“從行業觀察的角度,福州盒馬門店距離供應鏈節點過遠,缺乏取得商品的優勢。”

整體而言,從開店數字上,過去4年多時間,盒馬一共開出220多家門店。進入2020年,盒馬mini的打磨成型,使其2020年的門店覆蓋計劃顯著提速。

在行業觀察者們看來,從人群細分上,盒馬鮮生和盒馬mini的雙店型可以用商品和服務將不同用戶群細分開,實現更精細化的用戶洞察和運營,也使得盒馬能滲透更廣泛的區域。


2020後疫情時期,盒馬鮮生的開局三板斧?

疫情期間奔忙的盒馬小哥

“將來核心主城區,還是以盒馬鮮生為主,雖然慢一點,規模性跟影響力是巨大的。但在周邊、郊區、城鎮,包括主城區裡邊邊角角都會開盒馬mini。”

在盒馬的大本營上海,今年盒馬mini會開到所有鎮上。在北京等重點城市,盒馬mini的本地化被重點關注,試圖無限接近當地消費者的生活方式。“盒馬mini不是一個絕對固定的商業模式。”

02“破圈”:從3公里變成“大農業”和7億人的鏈接

上個月,盒馬在天貓上開出旗艦店,從定位上,被一些人視作盒馬走出盒區房的“破圈”,“把3公里內的生意,做成面向全國超7億淘寶天貓活躍消費者的生意。”

而從與阿里巴巴的關係上,盒馬天貓旗艦店是盒馬通過與阿里業態裡其他單元的深層次融會貫通,帶來新的效率和可能性的成果。

左手是突破”盒區房“3公里的更廣大用戶群,右手則對接1000個阿里數字農業基地。從零售端聯動阿里巴巴農業產業端,盒馬似乎在變成一個生機勃勃的龐然大物。

2019年12月19日,阿里巴巴新一輪面向未來的升級,宣佈集中發力推進全球化、內需、大數據和雲計算三大戰略。當時,一個值得注目的變化是,阿里巴巴B2B事業群總裁戴珊代表集團分管盒馬事業群,全面負責打通盒馬、村淘、智慧農業等業務。

4個月後,盒馬天貓旗艦店的上線,不妨視為打通盒馬、村淘、智慧農業的一個開局。這個一開店就擁有500多萬粉絲的盒馬天貓旗艦店,其前身是“淘鄉甜”——農村淘寶孵化的業務,阿里巴巴農產品收賣平臺。

在阿里,盒馬正在從新零售的標杆,進化到大農業的排頭兵。

盒馬接手“淘鄉甜”,顯然是一次產品和業務的最新梳理,能讓流量和供應鏈更加集中。

聯想到此前盒馬鮮生替代易果生鮮運營天貓生鮮,阿里巴巴正在從全局角度,將手裡的農業資源與B端供應商聚集到盒馬的手上,為其添加進攻的砝碼。

03產業進階:從“新零售”到“新農業”

盒馬已不只是“新零售”,而是以此為支點,圖謀撬動農業互聯網。

“任何一個商品值得重新做一遍,供應鏈合理不合理,規模不大造成的價格合理不合理。其實,中國農業存在巨大的機會,所以,盒馬今天要重新定義,重新構建新的供應鏈結構和商品結構。”侯毅告訴「零售氪星球」。

農業和農村的發展是擴大內需的重要支撐,這一領域的數字化能開拓優質農產品供給的新增長空間,有效助力興農脫貧。

所以,盒馬“破圈”,變成大農業和7億消費者的鏈接定位很有意思。這至少對阿里巴巴有兩方面作用:一個是讓盒馬拉動興農脫貧;還有一個是,依靠阿里最擅長的數字化能力,讓盒馬從零售向上遊滲透掌控力,加持大農業,開拓優質農產品供給的新增長空間。


2020後疫情時期,盒馬鮮生的開局三板斧?

通過數字化從零售向上遊滲透掌控力

4月21日,盒馬鮮生天貓旗艦店開業時,侯毅到薇婭直播間,與其一起賣貨,8秒內賣掉了500000個秭歸倫晚臍橙。這個臍橙商品,就是湖北秭歸臍橙數字農業基地提供,目前是阿里巴巴智慧農業的一個樣本。

這個橙園選在海拔300米以下,向陽,由阿里巴巴的數字農業團隊確定的種植規範,讓這個果園徹底告別以往的粗放種植。

果園種植株間距精確到釐米,噴灑農藥的植保無人機,空中導航也能精確到釐米級。農業基地內設智能氣象站,靠傳感器、AI芯片收集數據,隨時監測日照、氣溫、溼度;水肥一體化滴灌系統則確保全年每株橙樹獲得的肥料精確到100克;大數據甚至可以幫果農確定,每顆果子附近可有50到55片葉子。

在品控環節,在經歷過130道檢驗關卡後,送到消費者手上的橙子,可以確保糖度平均12°以上,酸度平均在0.9%以下,單項皮厚5毫米且色差面積低於≤20%。

在農業數字化的過程中,數據和標準化是核心生產要素,也是數字經濟企業的機會所在。

在湖北秭歸臍橙數字農業基地,生產上,各項指標均有量化數據:盒馬可以會根據訂單信息,向農戶和農企反饋需求,並根據不同的客戶群體,確定不同的產品。比如南方消費者喜歡甜度更高的橙子,北方消費者則更青睞於能榨更多汁的品種。大數據賦能下的供應鏈,更好地調配商品與資源。

“疫情過後,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字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必將會加大投入、加快建設,這為今後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提供了‘即插即用’的‘新基座’。” 4月底,侯毅在《農民日報》上的署名文章《中國將從農業大國變成數字農業大國》中提到。

2020年的前4個月,疫情已然讓世界發生巨大改變。拆解盒馬今年連續出手的動作,似乎已為疫情後的世界做好準備。

盒馬遠未完全證明自己,還在狂奔!

2020後疫情時期,盒馬鮮生的開局三板斧?

尋求報道 | 交流

作者妮可,資深媒體人,商業觀察者,現創業公司創始人。

「零售氪星球」是新銳商業觀察自媒體,文章覆蓋國內雪球、今日頭條、知乎、界面、品途商業評論、百家、騰訊、領英等20+媒體平臺和30+國內各行業專家的社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