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变成了“残疾人”——当被宠爱的孩子遇见隔辈人的瞬间

隔辈亲,隔辈亲,那亲起来有时候真的让人羡慕、嫉妒、“恨”啊!尤其是那些老人带到一定年龄,然后爸爸妈妈接回身边自己带的娃娃,老人见不到,真的会想的不行。

要是离得近几乎天天能见到情况也许还好。可一但不能保证每天见面,只能每周、每月见一次,甚至离得远,一年才能见那么几面的话。祖孙两代人走到一起的时候,作为爸爸妈妈的咱们就只能靠边站,几乎没有说话的份喽

我的孩子变成了“残疾人”——当被宠爱的孩子遇见隔辈人的瞬间

我小时候咋没这待遇?

女儿是她姥姥带到三岁多,要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接回来开始自己照看的。小家伙跟姥姥那是亲的不行,老太太对外孙女也是“言听计从”,宝贝的要命。女儿爷爷奶奶由于身体不好,几乎没有参与照看孩子,可是一旦带着她去看往老两口,情况也差不到哪去!

  • 场景一:宝贝儿,你咋又瘦了?

如果是女儿

自从女儿从姥姥身边接回来,我们自己带着后,几乎每次带孩子去看姥姥,老太太都会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妮儿咋又瘦了,小脸都瘪了!想吃啥快说,姥姥给你做去。你看看都把我们养瘦啦”

我/老婆对比

天冷了,人都容易吃的多,长点肉御寒用。而一旦我稍微发福,且不幸让我家老爷子发现那就完了:“你看看你,咋又胖了?快少吃的吧。大孙女,来来来,吃这个,吃这个!”

我的孩子变成了“残疾人”——当被宠爱的孩子遇见隔辈人的瞬间

  • 场景二:“来来来,多吃点!啥?吃饱了,姥姥再喂一口!”

女儿已经马上快五岁了,自己吃饭完全没有问题,筷子都能用的非常溜啦。然而,然而,只要到了姥姥家,秒变残疾人,这饭要是姥姥不喂,这饭是不会吃了。在女儿老婆家经常见到的场景就是女儿前面跑,老太太后面端着碗追着喂!

如果是女儿:

女儿姥姥:“妮儿,吃饭呗,姥姥给你做你最爱吃的饺子啦”

女儿:“啥馅的,不好吃我可不吃”

女儿姥姥:“你尝尝,姥姥喂,张大嘴,啊........”

我/老婆对比:

如果是老婆:

女儿姥姥:“吃饭啦”

老婆:“不饿呢”

女儿姥姥:“哦”

老太太,你哦是什么意思?

而我是这样的:

我爹:“吃饭”

我:“不爱吃,懒得吃”

我爹:“爱吃不吃,我大孙女爱吃就行!”

我的孩子变成了“残疾人”——当被宠爱的孩子遇见隔辈人的瞬间

  • 场景三:“大宝贝儿,别动别动,我来!”

女儿现在穿衣服也完全没有问题,自己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也都行,给大人帮帮忙。

如果是女儿:

女儿闹腾要去尿哗哗,老婆让她自己去

姥姥:“你就不能带着孩子去?有你这么当妈的啊,来来来,姥姥带着去,哎呀,外面冷,要不姥姥给你拿小尿盆在屋里吧!”“别动啊,姥姥给你提裤裤”

老婆:“她自己可以去厕所,也会提裤子”

姥姥:完全无视老婆的话,“妮儿啊,你别动,姥姥给你弄啊!”

老婆:......

我的孩子变成了“残疾人”——当被宠爱的孩子遇见隔辈人的瞬间

我/老婆对比

我爹:"别在这耍赖了,做饭去,我跟我大孙女玩会"

我:"我感冒了,不舒服啊"

我爹:“皮子痒痒不?”

我:......

我的孩子变成了“残疾人”——当被宠爱的孩子遇见隔辈人的瞬间

讲到这里,我一定再次要吐槽一下俺爹。故事是这样的:依稀记得大概是我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正在大院里面的小卖部门口玩(这个年级小的爸爸妈妈们可能都没听过这个词,简单解释就是现在的社区小超市),远远的看到我家老爷子溜达过来,我以为是叫我吃饭,然而并不是,他淡淡的跟我说,去小卖部给我打点酒(现在应该很少看到打散白酒的了吧?),我茫然的看着俺爹,问他:“酒瓶呢?”只知道俺爹说了啥?“我没拿,你回家去取!”去取?我去........!这要是他老人家的宝贝孙女,百分之一千肯定是啥都准备好,要是没有,即使下刀子,这老头也得给买去!还“去取?”
 
  • 情景四:“你走开,我们宝贝儿好好的你咋又给弄哭了?你是怎么看的孩子”

大家都清楚,孩子的情绪还不能自我控制的很好,遇到各种事情不合心意、得不到满足、或是小小的意外,哭闹是很难避免的。那对待女儿,和对待我和老婆,隔辈人是这样的:

如果是女儿:

女儿:“姥姥,妈妈欺负我!”实际上仅仅是她做错事,妈妈唠叨了两句

女儿姥姥,立马冲过来,不管正干着啥“妮儿咋啦?有没有收受伤?谁说你啦?姥姥说他/她”转头对着老婆:“你咋搞的,就让你个跟孩子玩会,咋又给我们弄哭了?”“我看你在玩那个破手机,我就给你扔了!”

老婆:.......

我的孩子变成了“残疾人”——当被宠爱的孩子遇见隔辈人的瞬间

我/老婆对比:

这还用对比么?“别在我眼前晃荡了,烦!对,我孙女/外孙女不来,你们没事就别总跑来蹭饭了”!

天哪,我们不是来蹭饭的啊!

我的孩子变成了“残疾人”——当被宠爱的孩子遇见隔辈人的瞬间

  • 情景五:“碗打碎了没事,大宝贝儿,你没事吧,诶呦诶呦,不怕不怕”

打碎碗、碟子,杯子等易碎的东西,应该是孩子们小时候都比较容易发生的事。存在危险不言而喻。然而,对待我们的态度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如果是女儿:

女儿姥姥:“诶呦,诶呦,大宝贝儿你没事吧?别怕别怕,姥姥收拾了啊,别乱走,扎脚丫丫!”

女儿爷爷:“不就是个杯子么?没事没事,我大孙女没事无所谓,那谁(喊我),赶紧收拾了,扎了我大孙女你还不知道咋回事了?”

我的孩子变成了“残疾人”——当被宠爱的孩子遇见隔辈人的瞬间

我/老婆对比:

老婆跟我讲,她小时候如果不小心打碎了盘子、碗,我老丈母娘可以骂她好久,然后叨咕至少一个礼拜。以后只要再发生这样的事,我老婆都会偷偷把打碎的东西收拾好,偷偷埋起来,以防被老太太发现!听完老婆的抱怨,我对她讲:“咱俩抱头痛哭吧!要是我的话,这顿打估计是跑不掉啦!”

我的孩子变成了“残疾人”——当被宠爱的孩子遇见隔辈人的瞬间

情景N:当然,情况并不止这些,比如孩子外面受了委屈,欺负了其他小朋友,跟大人无意间动手等等等等,孩子和我们受到的待遇绝对是截然不同的。实际经历的爸爸妈妈们,这时候一定在心里默念“对,对,对!”

其实,面对老人的宠爱,除了羡慕、嫉妒、以及“恨”,我们还因该这样:

1、在自己家给孩子立好规矩,并养成习惯。即使到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家,也应该按照规矩办事,孩子有了习惯,面对隔辈人的宠爱时,习惯的力量也会发挥很好的作用。另外,面对老人对孩子的宠爱,我们也应该保持良好、平稳的心态,只要不破坏原则和规矩,其实问题不大,毕竟很久见不到孩子,这样做也是老人跟孩子亲近的方式。等到我们老了,没住也是这个“德性”呢。

我的孩子变成了“残疾人”——当被宠爱的孩子遇见隔辈人的瞬间

2、跟老人提前做好沟通,宠爱孩子要有度,不能没有原则和底线。当孩子真的反了错误,没了规矩,该批评还是要批评,该管教还是要管教。尤其是那些需要紧急做出反馈的情况,比如孩子玩火,摸插座等等。其实老人们心里也清楚,过于溺爱孩子是不对的,有时候就是忍不下心,也看不得孩子受委屈!这时候,就需要反复多次跟老人耐心沟通,才能解决。跟他们对着干,受伤的一定是我们这些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啊!

3、教育孩子背着点老人,别让他们心里太难过。刚才提到,很多老人其实非常清楚对待孩子溺爱是不对的,然而就是见不得咱们这些爸爸妈妈批评孩子、“收拾”孩子。这个时候,如果情况并没有太紧急,完全可以避开老人进行处理,可以把孩子拉倒别的屋子批评教育,也可以回到自己家后解决。

当然,我们这些做了家长的爸爸妈妈们,还是非常爱自己的爸爸妈妈们的!

这种又好气又好笑的经历,您有过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说您的真实感受,以及处理方式!

如果您觉得还不错,期待您的关注、评论、留言、私信交流。

我是一个为照顾女儿而辞职的全职菜鸟爸爸,也是一个十年教育行业的资深从业人员,专注育儿和家庭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