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犯了個錯誤,太好了!”敢這麼說的家長都很聰明


“你犯了個錯誤,太好了!”敢這麼說的家長都很聰明


有次在艾灸館,看到一個寶爸,相當的極品。孩子還不到三歲,有點害怕艾灸,總是扭來扭去不配合,大哭大鬧。孩子爸爸說了幾句“別亂動”,看孩子總是“不聽話”竟然出手打了孩子一巴掌。孩子只能在驚恐中含著眼淚抽噎著平靜下來。

原來害怕也是錯。

還有一次帶娃去滑滑梯,小朋友多,跑來跑去的。有個男孩特別調皮,總是去推比他小一點的孩子,一次兩次,把別人推趴下了,他媽媽一直沒阻止他。後來,有個孩子家長喊了一句,這個小孩怎麼老推別人?孩子媽趕來了,只見她手起掌落,啪一巴掌打自己孩子臉上,非常兇狠地拽起孩子,連推帶搡地把他搞走了…

真沒想到,現在很多爹媽還是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

簡單粗暴,省事。

“你犯了個錯誤,太好了!”敢這麼說的家長都很聰明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嚇唬過孩子。

浙江有個寶爸,路遇正在停車處理事故的交警,就問交警收不收不乖的小孩,想借此嚇唬自己車裡不聽話的孩子。

遼寧有個更奇葩的寶媽帶孩子去“跳海”,警察來了,原來虛驚一場,寶媽只是想嚇唬孩子讓她認真學習。

你憑啥覺得讓孩子學好、聽話,就得讓他先害怕呢?

很多家庭都曾碰到這樣的情景:孩子喝牛奶,灑了一桌子。這時候有一個家長開始斥責他,並警告他要再灑,就別喝了。結果,孩子嬉皮笑臉地說,知道了,接著就灑一地板。

面對孩子犯錯,你怎麼做?

“你犯了個錯誤,太好了!”敢這麼說的家長都很聰明


恐嚇型:下次再這樣看我不揍扁你;我要把你關小黑屋;要是你再這樣把你最喜歡的什麼給扔了…

責怪型:你看你多沒用;你這個壞蛋;你真煩人;你真是個豬;我要被你氣死;我對你真失望;你怎麼能這樣……

安撫型:沒事沒事,不要緊;不要難過;你還小,弄壞不要緊;不怪你,怪我沒弄好;再買一個;我打它,這個什麼什麼…

……

“你犯了個錯誤,太好了!”敢這麼說的家長都很聰明


有沒有家長說:“太好了,你犯了個錯誤,我們可以從中學到什麼?”

如果有,那真是個無比聰明的家長。

都知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犯錯誤不等於傻、笨、蠢、無能,所以你不能讓孩子為自己犯錯感到羞愧。

如果你恐嚇、責怪孩子,孩子會有兩種感覺:

要麼覺得自己真無能;

要麼覺得既然怎麼都做不好那就不做。


當過老師的人都知道,小學生是課堂回答問題最積極的,初中生次之,高中生沒有。為什麼呢?是什麼讓孩子越長大越害羞、膽怯、畏首畏尾?其實是因為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形成了一個觀念:怕自己犯錯,怕自己犯錯被嘲笑,被批評,丟人。

大人總有一種錯覺:我要建立權威,讓你們害怕,這樣你們才能更好。

彷彿孩子犯錯不說教他就等於嬌慣他,不讓他遭點罪、受點羞辱,他就不能改邪歸正。

這恰恰在掩飾家長內心的不安,因為不知道該怎麼做。

“你犯了個錯誤,太好了!”敢這麼說的家長都很聰明


既不能嬌慣孩子,縱容他繼續錯;更不能辱罵他,責怪他蠢笨,而是另闢蹊徑——改變對犯錯的態度:犯錯等於獲得一次學習機會。


每個人都是上帝咬了一口的蘋果,因此我們家長能做的不僅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還要“勇於不完美”。

不管大人還是孩子,犯錯的時候這樣做更好:


  1. 我承認犯了一個錯誤
  2. 我向你道歉
  3. 我們一起解決這個問題
“你犯了個錯誤,太好了!”敢這麼說的家長都很聰明


有多少家長敢跟孩子說“對不起”的?

記得有一次我跟孩子道歉的時候,還被家裡長輩給說了,說你怎麼能跟孩子道歉呢?那以後他就不怕你了呀。還怎麼管得住他?

誰說,管好孩子就一定得強壓弱,讓孩子懼怕呢?孩子可不傻啊!

事實上,當我給孩子道歉以後,孩子很懂事地拍了拍我的背,還告訴我,媽媽,我不哭了,你也不要難過了。

當你勇於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時,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你犯了個錯誤,太好了!”敢這麼說的家長都很聰明

把注意力集中在解決錯誤上,既不傷害親子感情,又能圓滿解決錯誤,學習新的本領和知識,久而久之,還培養了孩子不懼怕犯錯、勇於嘗試、不怕困難等好品質。

為什麼不試試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