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悲慘堪比狄雲,卻成為無敵大宗師,晚年廢掉親手培養的大弟子

要說起金庸筆下命運比較悲慘的角色,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楊過,令狐沖和狄雲等人。但是往往忽略了一個和他們的命運同樣悲慘的重要人物,這個人就是武當掌門張三丰。

提起張三丰,人們想到的都是修仙老道,一代宗師等詞彙,卻忽略了張真人堪比狄雲一般悽慘的一生。

像令狐沖的前半生雖然被各大門派勢力利用,但是在不到三十歲的時候娶到了任盈盈,並和她退隱江湖,成為了人生贏家;像楊過童年和青年階段雖然被各種欺負,但是也三十六時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就算是倒了半輩子黴的狄雲,最後也和水笙在雪山隱居。然而,一代宗師張三丰的悲劇人生,卻是從童年一直到老年。

一,童年無父母,少年喪恩師。

張三丰俗名張君寶,是一個連自己親生父母是誰都不知道的少林俗家弟子。說是俗家弟子,其實就是一個給少林寺打雜的孤兒!雖然有師父覺遠大師庇護,但從《倚天屠龍記》中少林弟子一貫盛氣凌人的風氣來看,張君寶的童年應該也沒少被少林和尚欺負。因此張君寶在少林寺的童年生活,很可能還不如當年楊過在全真教的日子。

原本如果不出意外,張君寶的一生可能也就這樣過去了。然而生活就是這樣,誰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個先到!

由於覺遠大師負責看管《九陽真經》被偷,師徒二人一路追到華山,雖然結實了正在華山吹牛逼的郭靖,楊過等人,但並沒拿回經書。二人回到少林之後,覺遠大師被罰不能說話,每天戴著鐵鏈用鐵通挑水。兩年之後,郭襄和何足道先後在少林鬧事,何足道一出手,直接打得少林無敵手。就在這時張君寶出手擊敗了何足道,然而少林寺非但不給與獎勵,反而以張君寶偷學少林武功為由要廢了張君寶的武功。

覺遠深知難以改變少林的決定,只能用平時挑水的大鐵桶挑著郭襄和張君寶逃走,這次逃亡也使得覺遠大師最終油盡燈枯,最終覺遠大師在誦讀了一套殘缺不全的《九陽真經》後,撒手人寰。就在覺遠剛剛去世後,命運就給了張君寶第二記重擊。

一生悲慘堪比狄雲,卻成為無敵大宗師,晚年廢掉親手培養的大弟子

二,在最落魄的時候,遇到了想守護一生的人!

從少林寺逃出來時,是張三丰一生中最落魄的時候,但也就在此時,他確認了郭襄就是他想守護一生的人。然而,此時的郭襄眼中,卻只有神鵰大俠楊過。

覺遠大師剛死,郭襄便告訴張君寶,自己要繼續去尋找楊過!張君寶一時無言以對,此時的自己一無所有,和萬人敬仰的神鵰大俠楊過相比,根本沒有可比性。

人生的最大悲劇之一就是在最落魄,最無奈的時候遇到了想要守護一生的人。而張真人恰恰就遇到了,對於這種情況,張君寶連挽留的勇氣都沒有!於是在接受了郭襄所贈的鐵羅漢以及去襄陽投靠郭靖的提議後,便和郭襄分道揚鑣了。從此二人天各一方,在無不相見之機。

張真人的愛情,就在還沒開始的情況下就已經結束了。

一生悲慘堪比狄雲,卻成為無敵大宗師,晚年廢掉親手培養的大弟子

三,半生孤獨,兩位弟子先後遭難。

和郭襄分開會,張君寶不願選擇寄人籬下的生活,因此他決定就近隱居,潛心修煉師父傳給他的《九陽真經》。

皇天不負有心人,通過數十年的努力,張三丰終於神功大成。憑藉這部殘缺不全的《九陽真經》,張三丰擊敗了精通“玄冥神掌”的江湖首惡百損道人。而後,他又自創了多門武學,最終在武當山開宗立派,創建了一個於少林派起名的武當派。

為了能把武當功夫發揚光大,張三丰在自己六七十歲時把重心放到培養弟子上。不到三十年,張三丰先後培養七位天賦和人品皆是人中之龍的弟子,也就是武當七俠。此時應該是張三丰一生最幸福的時光,師徒之間父慈子孝,兄弟之間和睦共處,武當山上其樂融融,完全沒有任何利益之爭!師徒八人所想的都是把武當武學發揚光大。

然而,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張三丰九十大壽時命運又給了他開了一個大玩笑。在武當諸俠高高興興為張三丰舉辦九十大壽時,五弟子張翠山揹著全身關節盡斷的三弟子俞岱巖衝回了武當山。九十歲的張三丰,早就看淡生死,超凡脫俗了,然而他最放不下,最在乎的正是幾個親如父子的徒弟。現在俞老三在自己九十大壽的當天,被人打斷了全身關節,完全可以想象到張三丰的內心的痛苦。

即便如此,命運似乎並沒有打算就此放過張三丰,之後的數十年中,張三丰的幾個優秀的徒子徒孫先後出事。百歲大壽當天,張翠山夫婦迴歸,武當山雙喜臨門。然而還沒能眾人高興的起來,五大門派就上山逼問謝遜和屠龍刀的下落!最終張翠山夫婦在五大派和俞岱巖的雙重壓力下,選擇了雙雙自盡。而張翠山唯一的兒子張無忌也深中玄冥寒毒,即便張三丰以百年功力為他續命,玄冥寒毒依然把張無忌折騰的死去活來。

好在十年之後,張無忌因禍得福,得到了完整版的《九陽真經》,最終治好了寒毒!而後又從趙敏手中得到了“黑玉斷續膏”,醫好了俞岱巖。就在此時,武當山又發生一件讓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悲劇,而且這個悲劇的直接後果就是,讓宋遠橋和俞蓮舟,張無忌之間產生了隔閡。

一生悲慘堪比狄雲,卻成為無敵大宗師,晚年廢掉親手培養的大弟子

四,內部紛爭,武當再也回不到過去。

武當派最被人欣賞的,就是武當七俠的兄弟情。然而這份純真的兄弟情,最後也被人破壞。武當諸俠從大都萬安寺回到武當山後,宋遠橋的兒子宋青書因為周芷若的關係開始記恨張無忌,而後在陳友諒的陷害之下竟然殺了老七莫聲谷!而後在屠獅大會上公開宣判退出武當,加入峨眉。在場的俞蓮舟盛怒之下,直接廢了宋青書。雖然最後張三丰親自出手調節這件事,但依然無法徹底解除幾人之間的隔閡。武當諸俠肯定還是兄弟,但是內部已經出現問題。

隨著宋遠橋被廢,俞蓮舟接手掌門,俞岱巖漸漸恢復,張松溪相對可靠,殷梨亭心智不成熟,曾經的武當七俠真正能夠頂事的就是俞蓮舟和張松溪,這兩位也算是隨後一段時期武當的重要支柱。

張三丰最讓人佩服的一點就是,雖然他有堪比狄雲一般悲慘的人生。但是他既沒有怨天尤人,也沒有消極對待人生,而是一直積極面對,笑看一切。縱使在生死存亡關頭,他想到不是門派興衰,更不是個人生死,而是武學的傳承,是自己能為後人留下點兒什麼。張真人對武學傳承的追求,也是讓人敬佩。

一生悲慘堪比狄雲,卻成為無敵大宗師,晚年廢掉親手培養的大弟子

​堅持原創,我是忠肝義膽嶽老三,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