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為什麼對我們非常重要?


導語:平等對於人類而言是永遠的話題,在現如今我們仍然在為了消滅不公平而努力,在人類發展的歷程中,平等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在人類的鬥爭中,對於平等追求的鬥爭往往都是最壯烈的鬥爭,在這個鬥爭過程中,誰要是來阻礙平等性發展進程的,誰就會被推翻,在2000多年前,就有這樣一個人,舉著起義的大旗,發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口號號召天下人來推翻秦朝的統治。為什麼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是中國人甚至是世界上所有人的追求呢?它所代表的意義對於人類而言究竟意味著什麼?同時又是又在我們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扮演著一個怎麼樣的角色呢?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的起源

在秦朝末期秦二世所統治的時期,人民生活受到極大的壓迫,此時秦朝的法律對於人民是極其苛刻的,在這種情況下,朝廷徵用了數百名百姓去駐守漁陽,而陳勝便在這支隊伍裡面,由於遇到惡劣天氣以及本身道路的不通導致了他們已經沒有可能按照規定到達目的地,因此按照秦朝的法律,他們都要依法被處死。對於陳勝而言,如果遵守法律,他已經沒有生的希望,他便與同伴吳廣商量,破罐子破摔,準備起義。

陳勝與吳廣殺死了同行的軍官後,說服並號召同行的士兵加入到他的隊伍裡,喊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

(圖1 陳勝吳廣領導起義)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究竟意味著什麼?

秦朝末期百姓的生活是非常困難的,不平等而又苛刻的刑罰逼迫人們的生活被極度壓榨,民不聊生,當達到極限時,人民不得不拿起武器來反抗統治者的統治,不管是在哪個時代的人民,大多數的人民總是嚮往一種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平等性美好生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而"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就體現

很好地體現當時社會的殘酷與人民生活在生熱火熱當中,以及表明了當時秦朝百姓對於平等的嚮往與追求。

人民對於平等性的追求的熱情是不可抑制的,歷史上幾乎所有的戰爭由於不平等性擴大而造成不可協商的矛盾,以至於到最後不得不採用極端的方式來消除不平等。

在中國的鬥爭史中,這句話激勵著無數革命人投身於社會革命中,為構建一個更加平等公正的社會奉獻了畢生心血甚至是生命。法家所提出的"不別親疏,不辨於賤,一斷於法"、墨家的"兼愛"思想就是一種很好的體現。

同時這句話也是世界上偉大革命的一個縮影,在世界上著名的戰爭與革命中的訴求當中我們往往可以發現這些鬥爭中的動力源泉就是人類對於平等性的熱切向往。曼德拉一生為消除種族不平等而投身於政治中;人類最有影響力的研究之一的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使得黑人追求平等的運動達到了高潮。

(圖2 平等與公正)


迄今為止世界上仍有許多國家說不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

在現如今的世界上,仍有許多國家說不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印度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印度在晚期的吠陀時代就形成了等級森嚴的種族等級制度,它將社會上的人分成四種等級,其帶有明顯的封建色彩,像世襲制、等級之間不可以越級。在至今為止,這種等級制度仍存在於印度的社會中。有些印度人來中國工作時,他們往往會驚訝於中國人骨子裡的平等意識。

(圖3 印度的等級制度)


Pallavi Aiyar是印度出版社的一名駐北京的工作者,在她的敘述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她在背景工作期間,採訪了一個保潔員,當採訪結束後,這位中國的保潔員自信地伸出了手與她握手,對於保潔員的自信她感到非常的驚訝。因為在印度,身份等級是很分明的,一個保潔員如果與身份等級高的人握手往往會帶有自卑的心理,同時身份等級高的例如婆羅門一般會忌諱與首陀羅這類等級低賤的人接觸。她認為這種中國人這種平等意識是印度社會所缺乏的,同時這種缺乏也阻礙著印度社會的發展。

(圖4 Pallavi Aiya)


然而對於中國人而言,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們就說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同時也奠定了中國人骨子裡的平等意識和社會對平等性的追求。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精神是中國人永遠的追求

從古至今,在歷史長河中我們永遠都是在追求平等性,因為我們相信,平等是社會美好的基礎,同時也是緩解矛盾的必要條件。我們相信個人的命運是集體的命運,這種集體意識同時也滋養著中國人平等精神,以及促進社會的平等在朝著一種線性的方向發展。我們追崇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正是因為這種平等的意識,我們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想法,在中國人骨子裡,我們希望這個社會能朝著更加公正公平的方向發展,因為上千年曆史讓中國人深刻體會到不平等給社會帶來的破壞與不穩定,深刻體會到平等對於每個中國人擁有美好生活不可以缺少的。

(圖5人類的命運是緊密相連的)


結語:陳勝在上千年前說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對於不平等的憤怒與反抗,它反映了人類對平等公正的美好而又理想的渴望。不可否認,在中國2000年的王朝歷史上,君權父權顯然是一直存在的,一直到清朝末期,參加科舉考試的精英分子絕大部分都是出生於官宦或者地主的,直到至今,我們的社會仍存在著不平等的現象,但即便如此,我們依舊如同2000多年的陳勝吳廣一樣,一直走在追求平等的路上。總體而言,現代社會是中國歷史上最平等的,回顧這些歷史我們可以發現,我們所享有的平等是經過漫長歲月艱難的鬥爭所產生的結果。平等性的上升是非常艱難的,對於我們而言平等是一種理想,但是平等永遠是大多數人的渴望。同時正是因為對平等的追求,在讓我們在上千年的歷史中不斷審視自己,修正社會,並推動社會朝向一種更平等的方向發展。在當下我們應該珍惜所擁有的平等,並在這個基礎上繼續朝著平等的方向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