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朝鮮戰爭中的議和“鬧劇”:荒誕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真相

萬曆朝鮮戰爭中的議和“鬧劇”:荒誕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真相

(長篇預警)

談及明朝中後期的萬曆朝鮮之戰(日本稱“文祿·慶長之役”),但凡稍有了解的朋友,想必對這期間中日之間由沈惟敬與小西行長這二人主導議和的那段經歷印象深刻。今天,本文就來仔細分析一下這段看似可笑、實則卻疑點重重的中日議和“鬧劇”,希望可以距離歷史的真相,更近一步。

說到這段荒誕無比的中日議和“鬧劇”,無論是從史書、歷史小說或者當年明月所寫的《明朝那些事兒》中,都令人感到啼笑皆非,簡直堪稱奇聞趣談。

即便是不太瞭解這段歷史的朋友,通過本文的講述,必定也會覺得這次議和實在是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國際大玩笑。

縱觀古今中外,一般來說,戰爭過後的議和,敵我兩國必定是一番唇槍舌劍、勾心鬥角,就算是相互平和一些的,表面上即便推杯換盞、其樂融融,到了談判桌上,也免不了要為了自己一方而多從對方那邊爭取到一些利益,可謂寸土必爭、錙銖必較。但是,在萬曆朝鮮戰爭中的中日兩國議和,卻出現了簡直不可思議、匪夷所思的一幕:雙方各自的兩位議和主導人,竟然會“精誠合作”、“團結一致”,合作無間地共同欺瞞各自的本國:對方已全盤接受了己方所提出的所有議和條件。而實際上,兩國所各自提出的相差十萬八千里。。。甚至最終,也幾乎差點兒便達成了實際上完全是南轅北轍的議和結果。今日看來,不可不說是一場十分精彩而又可笑的“鬧劇”。

而最後,這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議和“鬧劇”以真相敗露而收場,中日雙方戰端重開。

回首這段萬曆朝鮮戰爭中途頗讓人哭笑不得的議和插曲,多少為這段戰爭歷史增添了幾分忍俊不禁的滑稽之處。不過,當我們再度認真地細看這段看似一場胡鬧的歷史時,卻也很容易發現這場鬧劇中一些難以掩蓋的可疑之處:

作為中日議和主導人的沈惟敬和小西行長兩人,到底為何不惜欺瞞己方的朝廷或者主公、也要不計風險地推進議和的達成?期間二人甚至不惜毫無保留地全盤接受對方所以出的苛刻條件。要說是賣國,縱觀中外歷史,又何曾見過這樣頗有默契地一起“賣國”、各自向自己的母國隱瞞真相,只為滿足對方要求的情況而相互一起“賣國”的先例呢?

更值得質疑的是,據記載僅僅是“市井無賴”出身的沈惟敬,怎麼會說已經海禁多年的日本的語言?既然是市井無賴,又為何在明軍主力抵達前不但被朝廷臨危受命、而且還有著極高的“覺悟”,甘願冒著生命危險深入敵營去與日軍談判停戰?

另一方面,小西行長作為豐臣秀吉的嫡系,為何要冒著巨大的風險刻意欺騙矇蔽自己的主公?

“同心協力”、兩面欺瞞的議和鬧劇背後,似乎隱藏著雙方心中未被揭曉的暗中目的。看似雙方南轅北轍的議和條件中,又到底有著怎樣虛虛實實的真正原因與盤算。

今日,便以本文,從歷史的記述中,通過對以上種種疑點的分析,試著揭開看似荒誕的鬧劇背後,所隱藏著的歷史真相。

在徐徐揭開歷史真相面紗之前,首先,讓我們再回到戰爭最初爆發之前,看一看議和鬧劇前的歷史背景,以及這場中日之間激烈較量與博弈的萬曆朝鮮之戰。如此,才能更好地理解後來所發生的一系列疑點。

萬曆朝鮮戰爭中的議和“鬧劇”:荒誕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真相

時間回到公元1592年,也就是明朝萬曆二十年,剛剛基本結束日本戰國亂世的豐臣秀吉,妄圖“假道伐明”,征服朝鮮、中國、乃至印度,於是,在與朝鮮交涉未被理睬後,首先便對朝鮮發動了大舉進攻。自1592年4月14日釜山登陸後的日軍,很快如入無人之境般橫掃武備廢弛的朝鮮八道,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地先後攻破王京漢城、拿下開城,至6月15日前後攻克朝鮮三都中的最後一個重要城市——平壤,短短兩個月間,朝鮮便幾乎全部淪陷,朝鮮國王只能一路北逃至鴨綠江邊的小城義州,向宗主國明朝不斷求援。

雖然豐臣秀吉妄圖入主中國乃至印度的計劃堪稱完全不切實際、天馬行空的單純幻想,但畢竟當時日本也摸不準明朝的真正實力與中日之間的國力差距,把偌大的大明當成了紙老虎,而且當時的日軍歷經戰國時代多年的戰爭洗禮、作戰經驗豐富,所以開戰前有此妄想、也能理解。

萬曆朝鮮戰爭中的議和“鬧劇”:荒誕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真相

而開戰後的最初戰局,也似乎印證了這個宏大的戰略計劃完全可以實現:承平已久的朝鮮官軍一觸即潰、幾乎毫無還手之力,日本基本不費吹呼之力,就將幾乎整個朝鮮收入了囊中。而更讓豐臣秀吉以及眾多日軍感到興奮的是,不但朝鮮官軍根本不是自己的對手,就連大明派來的所謂天朝軍隊,似乎也是不堪一擊,根本難以撼動勢頭正盛的日軍。

當然,最初明軍失利的實際原因,主要是由於明朝朝廷起初過度的輕敵,把這次豐臣秀吉的大舉進犯等同於倭寇海盜的騷擾而已,因此僅僅派了少許部隊前去剿匪,結果導致了損兵折將、大敗而歸。

意識到此番來犯的敵軍並未尋常毛賊的明朝朝廷,隨即立刻調集了精銳主力,由李如松擔任統軍主將,渡過鴨綠江、開赴朝鮮前線。戰局也被隨即扭轉,具體戰爭過程這裡不展開多說了,簡單來說:自明軍主力入朝之後,短短百餘日內,先後攻克平壤、收復開城,並迫使陷入困境的日軍撤出了漢城、龜縮回朝鮮東南一隅的釜山。戰局隨著明軍主力的參戰,基本又打回到了日軍剛剛登陸的起始狀態。。。

萬曆朝鮮戰爭中的議和“鬧劇”:荒誕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真相

就這樣,在明軍主力的強大攻勢下(當然也有朝鮮當地義軍風起雲湧般的奮起抵抗,與以李舜臣為首的朝鮮水軍的海上補給線襲擾多方面的壓力),也算是讓當時的日本領教了明朝的真正實力,同時徹底破滅了最初妄以為可以一舉攻入大明、乃至印度的幻想。至此,第一次侵朝戰爭(文祿之役)到此基本結束。

之後,軍事上失利的日本對於戰事有些乏力,而明朝方面也因為軍費開支、補給線過長、兵力分散等各方面原因,難以在短期內一舉將龜縮在釜山的大量日軍徹底蕩平。

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大明議和主導人的沈惟敬,以及日本方面議和主要負責的小西行長,正式登上了兩國之間的主要舞臺,共同策劃了這場看似荒誕不經的議和“鬧劇”,開始了對於各自本國的欺瞞。

講到這裡,就有必要先介紹說一下此番議和的兩個焦點人物:小西行長,以及更為傳奇的沈惟敬

首先是小西行長,此人在日本也算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奇葩。

萬曆朝鮮戰爭中的議和“鬧劇”:荒誕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真相

其本是為商人出身,而且後來還信奉外來的基督教。後來履立功勳,逐漸在豐臣秀吉手下升為了大名,受封二十餘萬石領地,算是當時日本不大不小的實力人物。雖然此人軍事能力評價不高,但在征伐朝鮮的戰爭中,小西行長卻擔任日本九大軍團中第一軍團的主將,擔當開路先鋒的重任。而在基本攻佔朝鮮八道後,把守前線頭號重鎮——平壤的任務,也由小西行長擔當。而在這場戰爭中,從小西行長的表現來看,似乎此人始終對於議和之事樂此不疲。作為一介武將,居然會對議和之事如此情有獨鍾,所以說,小西行長也算是日軍將領裡的一個奇葩了。當然,看完本文之後,或許你便會對其這樣的行為有更深刻的理解。

下面再來看一看另一位傳奇人物——沈惟敬。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兒》中形象地稱呼其為“大忽悠”,雖然可能不太準確,但對於這個形象卻描寫得極為生動傳神。

萬曆朝鮮戰爭中的議和“鬧劇”:荒誕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真相

至於史料記載,現在唯一能夠確認的是其出身嘉興。關於此人的來歷,史料上眾說紛紜,史料記載他是“市中無賴也”。

而此時的兩國議和,也已不是小西行長和沈惟敬的第一次接觸了,可謂早已成了熟人。其實,原本早在明軍主力入朝之前,沈惟敬就曾展現過其擅長“忽悠”的高超本領,談判的對象也正是小西行長。當時日軍兵鋒正盛,攻佔平壤又擊敗了明軍偏師的幾次進攻後,隨時都有兵臨鴨綠江、進攻大明本土的可能。而當時明軍的主力尚在集結和調動之中,為了實行緩兵之計,於是當時的兵部尚書石星,不知從哪裡找來了這個所謂的“市井無賴”沈惟敬,因其會說日語,便臨時授予其遊擊將軍的官職,讓其去和日軍談判停戰。希望暫時拖住日軍不要繼續進攻,以為明軍的集結準備爭取寶貴的時間。

可是,大好形勢下,日軍會答應停戰嗎?使者隻身前往,這不是羊入狼穴、與虎謀皮嗎?在絕大多數人看來,此番出使之人必定是九死一生、難以全身而退。大概也正是這個原因,所以朝廷的正式官員都沒人敢擔此重任,這才輪到了名不見經傳的所謂“混混”沈惟敬。大概在朝廷看來,反正這種小人物被日軍殺了就殺了吧,死了也無足輕重。而臨危受命的沈惟敬,竟然出色地完成了這個當時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不可能的任務!如同當年關雲長單刀赴會一般(而且沈惟敬當時估計還沒帶武器),悠然自得地隻身進入了當時被日軍佔據的平壤。而在數日後,就在眾人以為其已經遇害之時,又在小西行長等日軍彬彬有禮的熱情歡送下,大搖大擺、完好無損地出了平壤。同時,竟然還順利帶回了小西行長對於暫時停戰的承諾。。。

萬曆朝鮮戰爭中的議和“鬧劇”:荒誕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真相

在當時的人們看來,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蹟!而自此之後,沈惟敬也算是奠定了其對日議和“達人”的角色,凡是之後需要議和之事,基本都會有他參與其中,並幾乎實際主導了整個的議和過程。

這裡順便解釋一下,在現在看來,其實沈惟敬當時所創造的所謂“奇蹟”,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之所以能如此順利地達成停戰協定,實際上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當時日軍其實根本無力繼續北進鴨綠江。由於苦於朝鮮各地風起雲湧的義軍,需要時間去清剿,猛地吞下整個朝鮮,總要消化個一年半載的,再加上陸地上雖然勢如破竹、但是海上的交鋒卻是處於劣勢,海上補給線不斷受到李舜臣等朝鮮水軍的襲擾,補給困難,本就難以繼續勉強進軍,不然根本不用等沈惟敬來談停戰,日軍早已趁勢繼續打到鴨綠江了。而另一個原因,便是沈惟敬的確運氣不錯,碰到的是談判對象恰好是商人出身、樂於和談的小西行長。試想,如果沈惟敬碰到的是第二軍團的加藤清正(以悍勇著稱、政治和智略相對底下),估計很可能就被直接大卸八塊當做下酒菜了。。。

總之,沈惟敬出色地完成了其第一幕亮相的優秀表現。不過,計劃卻趕不上變化,就在沈惟敬回來之後,明軍的主力已然集結完畢。面對沈惟敬深入敵營達成的停戰協議,明軍主將李如松當即不予接受,甚至扣押了極力主張議和而不是兵戎相見的沈惟敬,理由也很簡單:議和不過是權宜之計,現在明軍兵強馬壯、本將奉旨討賊,還和日軍談個球?本著能打就不BB的風格,李如松率軍直接兵臨平壤城下,拉開了明軍反攻的序幕。

說到這裡,其實,反觀一下當時沈惟敬的這第一輪出場。細細想來,實際有三個很值得考慮的重要疑點

第一,從很多資料的記載,以及其被指派去和日本人和談的事實上看,沈惟敬想必是會說日語的。這就很奇怪了。若沈惟敬真的只是一個嘉興的所謂“市井無賴”,又怎麼可能會懂日語呢?

即便是信息如此發達的今天,恐怕嘉興市的地痞流氓裡估計也沒幾個會說日語的吧。而且,當時的明朝自1523年的寧波之亂(又稱“爭貢之役”)後,就斷絕了與日交往、開始了全面海禁。即便是到了後來隆慶皇帝登基後推行新政、開放月港、解除了幾十年的海禁,也是針對日本以外的國家開放貿易,但對日本的貿易卻始終處於嚴禁狀態。凡是膽敢私自前往日本的商人,明朝朝廷都以“通倭”之罪論處,面臨斬首的嚴刑。不過,儘管如此,因為貿易利益的驅使,依然有不少人鋌而走險,暗地裡進行對日民間貿易,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非法的走私貿易。

算起來,從開始全面禁止對日貿易的1523年,到沈惟敬出使的1592年,已經足足過了差不多有70年時間。期間所有對日貿易全部都是朝廷嚴禁的非法走私貿易。由此可以推斷,沈惟敬會說日語的幾乎唯一一種解釋便是:沈惟敬此人曾參與過對日走私貿易,不僅到過日本,而且很可能不止一次。退一萬步講,即便其本人沒有去過日本,也一定和經常涉及對日走私貿易的商人有著十分親密的關係,否則,又如何能夠學會與大明隔絕已久的日本的語言呢?只有這樣的經歷背景,才能解釋其會說日語的事實。

這樣看來,與其說他是一個普通的市井混混,倒不如從其會說日語這點來進行推斷,其身上更多的是對日走私貿易商人的影子。

以筆者個人看來,朝廷在當時很可能也從沈惟敬會說日語這一點上,覺察到了其很有可能有著走私商人的背景。不過,大敵當前、朝廷內又沒有其他合適的人選,正值此會說日語的用人之際,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派其出使了。

第二,沈惟敬為何甘願冒著生命危險臨危受命前去議和?

無論是一介商人,或者即便是一個嘉興的普通無賴,似乎都比較難以說通能有此等慨然為國捐軀的高尚覺悟,更和其後來一味欺瞞明朝朝廷的“賣國”行為大相徑庭、判若兩人。但是,考慮到以上我們所分析出的沈惟敬身上極為深厚的對日走私貿易商人背景,一切似乎也就順理成章了:

巨大的風險背後、必定有著巨大的利益驅使。

對於一介對日走私貿易背景深厚的沈惟敬而言,面對巨大的風險,極有可能是更大的利益驅動在作為他的動力來源。若是利益足夠巨大,生命的風險也就暫且可以看得不是那麼重了。對於很可能曾冒著生命危險從事過朝廷嚴禁的對日走私貿易的沈惟敬來說,這樣的解釋也完全合乎情理。

不過,沈惟敬這樣做,難道真的只是僅僅代表了其個人的利益嗎?

這也是最後一個疑點:無論沈惟敬其實是一名對日走私貿易的商人,還是所謂的市井無賴,都很難直接接觸到當朝兵部尚書石星這樣的高層,更不要說被找出來作為大明的使者了。那麼,到底是誰,或者說是哪股巨大的幕後勢力,將其舉薦給了朝廷、成功推上了當時的風口浪尖,並最終成為了足以左右中日兩國命運的重要人物呢?

野史中有各種各樣的記載,比如是石星家中出身嘉興的小妾舉薦了沈惟敬,諸如此類。但是個人以為都不足採信。

真正的關鍵,在於沈惟敬其後的一系列行為,到底代表了誰的利益。換句話說,如果沈惟敬後來所推行的計劃一切順利,最大的獲利者,便是將其推上這關鍵位置的真正幕後主使。而後來所發生的一系列事情,使得幾乎所有的證據都指向了同一股勢力——

江浙商人集團。(或者說江浙財閥商團)

這裡,我們先不細表,而是再次將目光移回到之前講到的第一次侵朝戰爭基本結束,兩國開始正式進入議和之時。

也就在這個階段,議和鬧劇正式開始上演。首先,是發動戰爭的罪魁禍首,也是當時日本的實際最高統治者豐臣秀吉,針對兩國的議和,再次發揮了其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提出了七條極不切合實際的條件。筆者習慣稱之為豐臣秀吉的“夢幻七條”,為了方便各位理解每一條背後豐臣秀吉的真正含義,會在每一條下面括號中另外加以個人的備註解釋,具體如下:

1,迎大明公主為日本天皇皇后;

(宣示自己贏得了戰爭,為自己在日本國內獲取聲望,提高威信,加強豐臣家的統治力。)

2,恢復朝貢/勘合貿易;

(恢復中日之間已斷絕多年的朝貢貿易往來。)

3,明、日兩國武官永誓盟好;

(握握手,示意自己熱愛和平,也有和大明平起平坐的意思。)

4,京城及四道歸還朝鮮,另外四道割讓於日本

(擴張領土,犒勞征伐朝鮮的參戰大名)

5,朝鮮送一王子至日本作為人質;

(朝鮮的地位變為日本附屬國)

6,交還所俘虜的朝鮮國二王子及其他朝鮮官吏;

(顯示自己的議和誠意)

7,朝鮮大臣永誓不叛日本。

(同以上第5條,朝鮮的地位變為日本附屬國)

說完這“夢幻七條”之後,再簡單總結一下,除了第三條和第六條多少可以認為是日本的示好行為外,豐臣秀吉的要求其實主要是四個方面:

·為天皇迎娶大明公主

·恢復/發展中日朝貢貿易

·朝鮮南部四道的領土要求

·朝鮮成為日本附屬國

對於以上的“夢幻七條”或者說“夢幻四條”,我們暫且不去說其如何不切實際、狂妄自大,其實仔細地分析一下,所謂談判,從來就是雙方有來有往、討價還價,最終儘量達成一個各讓一步、都能接受的妥協方案。在日本戰國時代的戰爭與談判洗禮中深諳此道的豐臣秀吉,必然清楚這其中的道理。因此,在總結出的這“夢幻四條”之中,很可能也有豐臣秀吉的獅子大開口,也就是對方若全盤答應當然最好,但若有反駁,其實四條中也有可以妥協退讓的部分。或者換句話說,其實在豐成秀吉的心中,也對這四條議和的要求有著優先級的排序。部分條款,很可能是可以退讓的籌碼。

可以確定的是,最關鍵的談判底線和隨時都可以退讓的談判籌碼,都包含在以上總結出的四條之中。那麼,豐臣秀吉最為重視的談判底線,又到底是其中哪一條呢?

這裡我們先不直接說出答案。而是繼續看事情的發展。

負責議和的小西行長向中方代表沈惟敬傳達了豐臣秀吉提出的這“夢幻七條”。可以想象,十分清楚這些過分條件根本就是豐臣秀吉一廂情願、痴人說夢的沈惟敬,心中想必只有兩個字:“呵呵”。通曉中朝語言以及明軍實力的小西行長,恐怕很有可能也明白這“夢幻七條”基本就是在做夢。

面對日本方面這樣無理取鬧的苛刻條件,沈惟敬自然清楚帶著這“夢幻七條”回去,朝廷肯定不會同意,必然是再度開戰的結果。於是乎,經過沈惟敬和小西行長二人的合計,鬧劇上演了第一幕:

首先是小西行長回報豐臣秀吉,說明朝使者已基本同意“夢幻七條”,但是使者畢竟沒有全權,需要日本派使者到大明首都北京,進一步徵得大明皇帝的親自批准。

而另一方面,沈惟敬對明朝朝廷的回報,則是謊稱已和日本達成了初步的議和條件,具體如下:

1,日本嚮明朝稱臣。

2,日本請求大明封貢(即:冊封與開展朝貢貿易)。

3,日本撤出盤踞在釜山附近的軍隊。

看到這裡,想必大多數朋友都已看出了這鬧劇的可笑之處,沈惟敬和小西行長都在各自矇蔽自家的主公,所回報的情況乍一看也完全是風牛馬不相及、南轅北轍。

但是,請各位再仔細想一想,無論沈惟敬還是小西行長,兩人肯定都不是傻子,對於不可行的計劃,自然不可能會冒著如此大的風險去故意欺瞞自己的主公。尤其是小西行長,為何會同意沈惟敬如此彙報,輕而易舉地便否認了豐臣秀吉所提出的“夢幻七條”,甚至在嚮明朝的報告中提都不提,這不是等於在給自己挖墳嗎?與其如此花樣作死,還不如就直接實話實說,大不了議和破裂,自己也沒又太大的責任,畢竟是對方的要求太過分。

不過,二人卻默契地選擇了同心協力地各自欺瞞自己國家的當權者,這又到底是為了什麼呢?同樣參照之前所說的那句話,巨大的風險背後、必定有著巨大的利益驅使。雖然已經身為大名、但同樣是商人出身的小西行長,又到底是出於怎樣的利益驅使,而甘願和沈惟敬幾乎成為了綁在一根繩子上的螞蚱呢?

對於這個問題,請各位再回過頭來,仔細看一遍上述二人的回報。

真相已經不遠了。

首先是小西行長,其實小西行長對於豐臣秀吉的彙報就很有水平:雖然說明朝使者答應了您的“夢幻七條”,但卻並未得到明朝朝廷和皇帝的最終確認。換句話說,豐臣秀吉所指示的四個主要要求,明朝方面估計還會有所反對,派出使者到北京後,很可能要為了達成主要目的,而必須要放棄其中一些次要條件。藉著即將派出日本使者(使者自然也是議和負責人小西行長的家臣)的機會,小西行長很可能提前向豐臣秀吉請求面授機宜,希望確認這四條要求的優先度排序,以便在北京進一步議和時,力爭保證主要目的的達成。甚至到了萬不得已、四條之中只能保住一條時,究竟哪一條才是最核心的底線?

那麼,豐臣秀吉心中希望藉助此番議和所要達成的最重要目的,究竟是哪一條呢?

答案,就在經過和小西行長秘密商議之後,由沈惟敬提交回報給明朝朝廷的議和條件裡。。。

沒錯,如果仔細再翻看一下沈惟敬所回報的日本已答應的議和條件中,其實並不是全盤隱瞞了豐臣秀吉的“夢幻七條”,而是暗暗地保留了其中的一條,也是唯一的一條:

恢復中日之間的朝貢(勘合)貿易。

畢竟,如果四個方面一個都達不成的話,作為負責人的小西行長的議和任務也就算是徹底失敗了。若是這樣的話,從任何一個角度分析,此時實話實說才最符合小西行長的利益,否則最終根本難以向豐臣秀吉交待。

而唯一的解釋便是,小西行長已經清楚,只要最終可以達成了恢復朝貢(勘合)貿易這條,自己就可以向豐臣秀吉交差、完成議和任務。因此,只要沈惟敬提交給明朝朝廷的這三條“非常合乎情理”的議和條件得到了明朝的認同,一切就都將按照計劃順利進行。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考慮,除了議和之外的其餘三條,小西行長之後其實也根本難以欺瞞。明朝公主和朝鮮王子雖然理論上可以找人冒名頂替,事實上小西行長和沈惟敬後來也合夥假造過一份日本的“降服書”,作為日本稱臣的依據。但是,真人畢竟比不了一紙空文,何況是堂堂公主和王子,幾乎不可能瞞得過去。而領土要求更是連假冒都不可能,畢竟到時豐臣秀吉會派人前去接收領地,絕無瞞住的可能。

因此,小西行長很可能在這時就已然做好了盤算:待明朝確認之後,便稟告豐臣秀吉,北京方面態度強硬,次要的三條都沒有答應,但畢竟達成了您所交待的最重要的一條:即恢復朝貢(勘合)貿易。這樣的話,自己也能順利交差。

至於朝貢(勘合)貿易為何對於豐臣秀吉如此重要,具體原因我們後面再展開細談。

這裡先要強調的是,小西行長這樣做,畢竟是冒著欺瞞自家主公豐臣秀吉的巨大風險,其中必定也有弄不好自己掉腦袋的可能。那麼,又是什麼原因驅使著小西行長敢於冒著如此大的風險去和沈惟敬合作搏了一把呢?

結合小西行長日本豪商之子的出身,一切似乎就順理成章了:中日貿易如果順利重開,將同樣給小西行長帶來的巨大利益。或者換句話說,甚至有可能,小西行長的背後也有著日本商人勢力集團的暗中支持,大家都想從中分取一杯羹。

試想,中日重開貿易之後,日本方面具體會由誰負責兩國之間的朝貢和貿易?似乎再沒有比通曉漢語、又是恢復朝貢貿易最大功臣的小西行長,更加合適的人選了。而如果小西行長或者其代表的商人集團掌握了日本一方的對中貿易,對於小西行長的實力而言也將是巨大的增長和飛躍。

那麼,中日貿易如果重開,對於明朝方面呢?明朝朝廷似乎一向對貿易不太感興趣,但是對於江浙一帶的商人而言,這將意味著原本被朝廷嚴禁的對日貿易轉為了合法化。原本偷偷摸摸、將腦袋掛在腰間的走私貿易終於可以正大光明起來。

說到這裡,可能有的朋友會問了:日本窮鄉僻壤,而中國地大物博,有必要非和日本進行貿易嗎?

其實,提及當時的中日貿易,也就是走私商人們冒著巨大風險從日本運回的主要“商品”,正是一種對大明王朝其實也同樣重要的物品——白銀。

萬曆朝鮮戰爭中的議和“鬧劇”:荒誕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真相

之前筆者曾在另外一篇文章(永樂通寶:大明彼岸日本戰國時代趨之若鶩的硬通貨?還是影響大名們興衰命運的無情魔咒?)中涉及過這個問題。由於明朝國內白銀越來越多地作為貨幣使用,尤其是張居正改革之後,政府的稅收由實物之徵走向貨幣(白銀)之徵。在這樣的“徵銀”政策推動下,明朝社會從上至下對於白銀的需求更加與日俱增。日本的白銀雖然產量豐富,不過,在寧波之亂後,加上後來由於東南倭寇引起的不良印象,明朝對日本採取敵視和戒備態度,而另一個白銀輸出國、同時也是當時的海洋強國——西班牙逐漸來到了遠東地區,甚至還佔領了位於東南亞的重要貿易中轉站——馬尼拉,藉著西班牙強大的海洋實力,其在拉美殖民地秘魯開採的白銀也被大量運到了馬尼拉,在對華貿易中繼而大量流入明朝。因此,明朝的主要白銀流入來源便從原來的日本逐漸變成了西班牙。

萬曆朝鮮戰爭中的議和“鬧劇”:荒誕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真相

不過,此一時彼一時,當時間來到了1592年萬曆朝鮮之戰爆發之時,情況其實又不太一樣了。在數年前的1588年,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在阿爾馬達海戰中被英國擊敗,昔日的海洋強國地位開始衰落。就在西班牙海洋實力摔落的同時,也再也難以繼續穩定維護其從秘魯到中國這幾乎繞了大半個地球的白銀運輸航線。因此,可以大致推斷出,西班牙嚮明朝的白銀輸入自此開始日漸減少。但是明朝國內對白銀的需求卻依舊在增長,而白銀的海外供應卻愈加短缺,導致通貨緊縮的情況日漸嚴重,白銀的價格也越來越高。在這樣的背景下,也難怪有走私商人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偷偷去日本,將白銀運回國內,牟取暴利。

但是,走私貿易畢竟是小打小鬧,何況還極度危險,弄不好就要掉腦袋。對於對白銀需求最高、也在暗中涉及對日走私的江浙商人集團而言,將中日貿易合法化,自然便成了一件十分看重的事情。

中日開戰後的兩國議和,自然是達成這一目的的最佳契機。

這也很可能就是作為被江浙商人集團這一幕後勢力推上歷史舞臺的沈惟敬敢於冒險的根本原因。

如果中日貿易得以恢復的話,江浙商人集團將會有巨大的好處:不僅解決了輸入白銀的巨大需求,也能在對日貿易和合法輸入白銀的過程中謀取巨大利益,同時藉由引入的白銀進一步增強了江浙地區的商品貿易發展。

萬曆朝鮮戰爭中的議和“鬧劇”:荒誕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真相

因此,由此可想而知,當小西行長和沈惟敬得知恢復中日貿易才是豐臣秀吉心中最優先的條件時,想必也是十分的興奮。兩個人、或者說是彼此各自所代表的利益集團隨即一拍即合!也正因為兩人所代表的利益幾乎完全一致,有著共同的目的——開通中日合法貿易,原本身為敵對國家的二人迅速便建立了深厚的“戰友”同盟關係,團結合作,一起朝著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在此過程中,甚至不惜欺瞞自己國家的朝廷或主公。

如果說利益決定了立場。那麼巨大的利益便決定了此刻二人不顧風險的堅定立場。

對於恰好都是商人出身的沈惟敬和小西行長而言,因為中日貿易巨大利益的驅動走在了一起,自然會彼此配合、盡全力促成此事,所以,與其說是沈惟敬和小西行長莫名其妙地共同演了一出議和“鬧劇”,倒不如更準確地說,二人為了打通中日貿易,確立了攻守同盟、進而相互進行地精誠合作。

下面,讓我們再回到議和這場正式開始上演的“鬧劇”上來,相信各位已經對於這場奇特議和的背後真相已經有了更多的理解。那麼,再讓我們看看事情後來的進展,同樣是跌宕起伏。

對於沈惟敬所謊報的三個議和條件——撤軍、稱臣和請求封貢(冊封和朝貢貿易),送回北京後,萬曆皇帝就表示很懷疑:怎麼日本會開出如此優惠的條件,這麼容易就甘心俯首稱臣?會不會這其中有什麼貓膩?加上對於沈惟敬本就不太相信,於是又另外派了親信大臣去和日方派來的使者當面確認一下。而日本派來的使者,乃是小西行長的親信家臣內藤如安(史書記載多誤稱為“小西飛”)。既然是小西行長的人,自然也就等於是和沈惟敬穿一條褲子的。面對明朝大臣的盤問確認,內藤如安對答如流,再三和明朝朝廷確認,這三條就是豐臣秀吉的全部要求。甚至恭恭敬敬地進獻了提前假造好的“降伏書”,以消除明朝朝廷的疑慮。

如此一來,明朝朝廷終於不再懷疑,或者說連日本使者都當面確認了,也實在找不出別的什麼問題來了。於是經過商議後,明朝給出了最後的議和條件,並降旨下詔,準備另派使者去日本向豐臣秀吉宣讀聖旨。

而當得知這經過明朝朝廷修改的最終三條議和條件時,沈惟敬和小西行長都不由得傻眼了:

1,日軍在受封后迅速從朝鮮徹底撤軍;

2,對日本只冊封而不準求貢;

3,令日本與朝鮮修好不得侵犯。

其實,這第一條和第三條都沒啥問題,關鍵是第二條的後半句:

不準求貢

換句話說,明朝朝廷等於將沈惟敬在彙報中僅保留下的豐臣秀吉的最後一個要求,也是底線要求——恢復朝貢貿易,也一併回絕了。。。

這下,算是徹底玩兒砸了。。。

而就在這時,另一個疑點也隨之出現了:小西行長在明朝使者等一行人到達日本後,想必已經從隨同使團一起前來的沈惟敬處知曉了詔書的內容中,明朝朝廷並沒有答應朝貢貿易的條件。既然知道詔書中已不能實現朝貢貿易,那麼小西行長為何不立即向豐臣秀吉如實彙報呢?

可以試想,這其實是他最後一個實話實說的機會。如果這時講出實情,完全可以把責任一股腦兒地全部推給明朝朝廷:是因為明朝皇帝在最終確認時又全盤否定了明朝使者當初答應的條件。這樣一來,小西行長雖然議和失敗,但畢竟所要承擔的責任也不至於太嚴重,畢竟明朝皇帝的最終決定,小西行長也沒有辦法。

但是,小西行長卻沒有這麼做。這到底又是為何?

答應詔書裡這無論對日本還是自己都看似毫無利益的條件,繼續矇騙下去,完全不符合小西行長的利益,還不如就現在實話實話更加划算。

說到這裡,就有必要展開講一下:

當時中日之間的貿易,其實還可以分為兩種。

第一種,就是兩國官方之間的貿易——又稱為朝貢(勘合)貿易。寧波之亂以前,日本是十年一貢,也就是這種官方貿易每十年一次。日本方面每次都能賺個盆滿缽滿,而寧波之亂就是日本兩個大名之間為了獨佔朝貢貿易的巨大利益,在寧波大打出手,結果導致最後明朝朝廷乾脆禁止日本再來朝貢,兩個大名誰也沒有撈到好處。

第二種,就是民間的貿易往來,由商人們駕船在兩國之間進行。雖然數量級肯定比不上朝貢貿易,但畢竟也佔到了兩國貿易之間的一定比例。

因此,很有可能在沈惟敬看來,雖然官方之間的朝貢貿易被朝廷回絕了,但是一旦有了對於豐臣秀吉的冊封(日本國王),也算是名義上承認了日本這個國家和豐臣秀吉的正統地位。而

獲得明朝的官方認可,就可以視為針對中日民間貿易解禁的一個重要信號。畢竟,豐臣秀吉和日本都成為了明朝認可並冊封的統治者和個人,就等於為兩國間的貿易解禁做好了政治鋪墊。只要議和順利完成,日軍全部撤軍後,再由代表江浙大商人集團利益的部分文官進行一番政治運作,就很有可能進而開放民間貿易。

雖然,這只是個人的分析,並沒有什麼證據(兩人之間的秘密商議想必也不可能會留下什麼引火燒身的證據),但似乎也只有這個動機和利益驅動,可以促使小西行長不說出真相,而是將鬧劇繼續矇騙下去。

同時,講道理,在明朝使者正式向豐臣秀吉宣讀詔書之前,小西行長必定是要向豐臣秀吉提前報告一下,明朝答應的條件到底是什麼。也就是詔書裡到底答應的是什麼條件。

萬曆朝鮮戰爭中的議和“鬧劇”:荒誕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真相

從豐臣秀吉在鬧劇真相敗露前對明朝使者的熱情招待來看,豐臣秀吉應該是對小西行長的提前彙報比較滿意。那麼,小西行長在提前彙報時,到底稟告了明朝答應哪些條件。雖然沒有歷史記載,但是我們也可以完全分析得出來:

正如之前所總結的豐臣秀吉的四條要求裡:朝鮮南部四道的領土要求是根本不可能瞞得過去的,畢竟到時派人去接收時就會立刻露餡;而關於明朝公主和朝鮮王子的雖然理論上可以假冒一下,但是太容易被拆穿。所以,並不傻的小西行長肯定不會謊稱明朝答應了這三個自己明知根本瞞不過去的條件,不然即便議和順利完成,始終將豐臣秀吉矇在鼓裡,最後自己也根本無法收場。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小西行長應該是向豐臣秀吉彙報道:

明朝答應且僅僅答應了恢復朝貢貿易的條件。同時附有撤軍、冊封、不侵犯朝鮮等其他條約。

從宣讀聖旨前豐臣秀吉對明朝使團還算周到的高規格接待來看,雖然不清楚他心中對此是否滿意,但至少也是一個對小西行長所彙報的條件可以接受的態度。

這裡,也算是再度佐證了,恢復中日朝貢貿易,才是豐臣秀吉最為看重的底線條件。

同時,小西行長也沒有閒著,要想繼續隱瞞下去,還有兩個重要的事情:其一,就是宣讀詔書時不能露餡,畢竟詔書裡寫的是不準朝貢。其二,就是後續要做出已經按照條約開通貿易的樣子。

關於第一條,不少資料都有小西行長威逼利誘替豐臣秀吉讀出聖旨的日本僧人的記載。詔書畢竟是漢語的,但豐臣秀吉又不懂漢語,所以一般都是請通曉中日兩國語言的日本僧人來進行翻譯。而小西行長威脅讀聖旨的僧人的目的,就是想借以掩蓋住詔書中不能朝貢的真相。

而第二條,就是後續能營造出已經開通中日貿易的假象。關於這後續的一點,因為上述第一條就沒有成功,所以也無法看到小西行長和沈惟敬為這第二條準備採取的具體措施。個人分析,兩人的暗中計劃可能是一方面藉由沈惟敬背後江浙商人集團的政治運作,來儘快打開民間貿易,即便比不上官方朝貢貿易的規模,至少先讓中日貿易運作起來;而後再繼續為進而真正實現朝貢貿易,來做努力。並且,按照中日之間以前都是十年一貢的慣例,也為二人留有足夠拖延官方朝貢貿易的時間。按照豐臣秀吉當時的身體狀況,肯定是不夠再活十年的了。

但是,二人這大膽而又周密的計劃雖然在幾年的議和中瞞住了幾乎所有人,卻在幾乎就要成功之際,功虧一簣。。。

萬曆朝鮮戰爭中的議和“鬧劇”:荒誕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真相

在宣讀聖旨的當天,幫豐臣秀吉翻譯的日本僧人並未按照小西行長威脅的那樣,隱瞞下詔書中明文不準朝貢的語句。(同時也有一種當時沒有現場翻譯,後來豐臣秀吉又找僧人來替自己翻譯一下的說法。)這樣一來,真相大白,豐臣秀吉也終於明白了自己原來一直蒙在了鼓裡,不禁大怒!而這場持續了數年的議和鬧劇,也終於因此徹底敗露。。。

一場看似荒誕的鬧劇,終於徹底收場。

講到這裡,議和之事,算是基本結束了。

回首再看一下被某些人叱責為“賣國賊”的沈惟敬,其實深究起來,沈惟敬也並沒有割讓一寸土地、答應一兩賠款。而如果這個瞞天過海的假議和真的可以實現,中日貿易重開的話,隨著日本的大量白銀流入明朝,勢必可以緩解當時西班牙白銀流入減少而帶來的白銀短缺。如今不少文章都在分析,白銀短缺導致的通貨緊縮,也是明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沈惟敬主張的開通中日貿易,雖然未必能使明朝起死回生,但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通貨緊縮帶來的社會貧富分化與矛盾,從這個角度來說,沈惟敬似乎又是一個目光深遠的愛國者了。

所以,客觀地說,沈惟敬的行為其實應該都是出於其自身和幕後勢力的利益考慮,無所謂賣國、也無所謂愛國。不過,從個人主觀情感上來談,筆者倒是更願意相信沈惟敬或許真的隱隱看到了明朝經濟日益嚴重的內部危機和巨大的海外影響力。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筆者個人所寫的小說中,或多或少地給了這個人物更多的正面描寫。

好了,希望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給各位帶來不一樣的思路和角度,重新理智地看待這段所謂的歷史“鬧劇”。以上的個人分析或許並非就是完完全全的歷史真相,但是這樣的解釋,至少比原本傳統中的記載——“沈惟敬僅僅是一個冒著危險來忽悠的市井無賴、小西行長糊里糊塗地也跟著一起冒著生命危險坑騙自己的主公豐臣秀吉”,要更加合乎情理。

最後,這場荒誕的議和雖然失敗了,但關於萬曆朝鮮戰爭的歷史謎題,卻依然在繼續。同樣令人感到不解的是,議和失敗後,在第一侵朝戰爭(文祿之役)失利、已經明知正面戰場難以以軍事力量取勝的豐臣秀吉,又為何執意再度出兵?豐臣秀吉作為從一介平民起家、最終基本統一日本的一代梟雄,難道這僅僅是議和失敗、面子受損後一時興起的衝動決策?

豐臣秀吉死後執掌日本大權的德川家康及其繼任者,又是如何處理與明朝的關係,採取了哪些措施?前文所講到的朝貢/勘合貿易到底對於日本有著怎樣的重要意義,以至於豐臣秀吉和後來的德川家康等都如此看重?

因為這次的篇幅已經過長,下回有時間,再和各位繼續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