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傳說:太陽女神“羲和”的身份之謎

在我國的神話傳說中,關於上古時期的記載往往都帶著非常玄幻色彩,這種玄幻色彩也包括對於一些事情隨著時間的改變不斷髮生變化,不過同樣也包括人們對與原本故事理解的不斷加深,就比如太陽女神“羲和”的故事。

“羲和”在歷史記載中的筆墨其實並不多,而最廣為流傳的恐怕就是“羲和浴日”的故事。在東海之外,甘水之間,有個羲和國。這裡有個叫羲和的女子,正在甘淵中給太陽洗澡。羲和是帝俊的妻子,生了十個太陽。《山海經·大荒南經》:“東南海之外,甘水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於甘淵,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上古傳說:太陽女神“羲和”的身份之謎

每天,羲和帶著她的十個孩子在東邊的東海里洗澡。他們洗澡的地方叫“湯谷”,這地方的水很熱很熱,就是被她的十個兒子洗熱的。在這湯谷的不遠處有一棵高聳入雲霄的扶桑樹。每次,孩子洗完澡後都要爬到樹上去玩,但是隻能有一個孩子可以到樹的最頂端玩,其餘的孩子只能在很低的樹枝椏上玩。

因此,她是人類光明的締造者,是太陽崇拜中至高無上的神。《山海經》所載,羲和為日母並帝俊之妻,她生有十個太陽掛在扶桑樹上,由母親“職出入”,安排輪流巡遊天空。有《(歸藏)啟筮》曰:‘空桑之蒼蒼,八極之既張,乃有夫羲和,是主日月,職出入,以為晦明。’又曰:‘瞻彼上天,一明一晦,有夫羲和之官,以主四時,其後世遂為此國。作日月之象而掌之,沐浴運轉之於甘水中,以效其出入暘谷虞淵也,所謂世不失職耳。”

後來隨著時間的發展,人們這個故事進一步的進行了細化和延伸。羲和每日為十子套好龍車,拉著十子晨明時分從曲阿出發,定昏時分來到蒙谷,然後又趕往湯谷,幫孩子沖洗去一天的風塵,然後迎接第二個當班的十子。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羲和跟十個孩子嚴格按時度過每一個白晝,給人間送去溫暖。

上古傳說:太陽女神“羲和”的身份之謎

而這就是天上的十個太陽故事的緣由,不過因為他們後來不守天庭的規矩,出現了“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的情況,才被神箭手后羿射掉了九個,出現了另一個神話“后羿射日”。關於羲和的記載大多都是圍繞她作為一個母親,管教自己的兒子,如何制定規矩,給人們帶來光明和溫暖的偉大形象。

除此之外,人們更多一個方面的是將她與時間聯繫在一起。《尚書·堯典》:“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孔傳曰:“重黎之後,羲氏、和氏,世掌天地四時之官,故堯命之使敬順昊天。”

而後世也有許多文人雅士藉著這層掌控太陽輪轉的能力來抒發自己的感慨,時光易逝,懷才不遇等,比如李賀的《秦王飲酒》“羲和敲日玻璃聲,劫灰飛盡古今平。”;杜甫的《瞿唐兩崖》“羲和冬馭近,愁畏日車翻。”等。

羲和本作為太陽之母和帝俊之妻已經有了足夠的地位,而人們又對她能夠掌控時間深信不疑,讓她的地位越加穩固和提高,不過她似乎還有這另一個身份,而這個身份還跟自己丈夫的另一位妻子有關。

據說帝俊總共有三個女人,一個是太陽女神羲和,一位是月亮女神常羲,還有一位是鄒屠氏的女兒。從名字看來這太陽女神和月亮女神應該是姐妹?但是其實不是,有許多學者認為兩個人其實是一個人,而且還有一段幾乎相同的故事。

上古傳說:太陽女神“羲和”的身份之謎

月亮女神常羲跟帝俊一共生了十二個漂亮的女兒,也就是生了十二個月亮,於是她開始每天給自己的十二個孩子洗澡。這些孩子們性格乖巧,不頑皮也不惹事,十分聽自己母親的話。《山海經·大荒西經》:“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有女和月母之國。……處東北隅以止日月,使無相間出沒,司其短長。”而一年也就出現了一年十二個月。因此,常羲自然也被認為是月亮之母,也有人認為是太陽之母,而太陽之母和月亮之母被認為是同一個人的依據也比較清晰,主要跟我國古代的思想有關,比如喜歡用一詞分化,正稱和倒稱,母系氏族的影響等,因此許多人認為兩人為一人。

《大荒西經》又有帝俊妻常羲,疑與常儀及此羲和通為一人耳。”郝懿行《山海經箋疏》雲:“與羲和當即一人。”《甲骨文及金石文考釋》認為:“女和而稱月母,無疑就是羲和”,“羲和實為日神而兼月神。” 因此,羲和應該是一位日月女神。“羲和、常羲,亦同一人名,同一故事之變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