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温水煮青蛙的生活,成为梦想中的自己,这7个行动缺一不可

搬家的时候,室友惊讶于我打包了一整个书架的书,我惊讶于他们一本书也没有。室友说,大学毕业就没再看过书。“那你们下班后都干什么?”我问。“看综艺啊,视频啊,刷微博,吃饭,打游戏,聊天,没干什么一晚上就过去了,”室友说,还补了一句,“不都这样吗?”

当然不是每个人业余生活都这样,但很多人确实如此。经历了升学、求职的奋斗期,一旦进入暂时的安逸地带,惰性就很容易让人停滞下来。网络时代,人们被手机、电脑、pad左右,终日陷在无穷无尽的、新鲜的、刺激的、碎片化的信息中,短暂的麻痹换来的是长久的空虚。当我们看到别人的成功,往往艳羡不已,那曾经也是自己的梦想,最后却被别人实现了。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很简单,生活如逆水行舟,而你没有及时成长。

“成长”,是个简单到会被一些人称为“鸡汤”的词,也是个复杂漫长却又值得的行动过程。从小到大,我们都体会过达成目标的自豪感,掌握了一门新技能,熟练使用一种新语言,拿到了马拉松的奖牌。也会被各种因素困在当下,其中多数是心理障碍,比如:“我不擅长”“我试过但失败了”“我比不过别人”“没人支持我”。其实,所谓的屏障可以一一打破,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我们都能够自由成长,探索生命的无限可能。

你现在是什么状态呢?是厌倦了温水煮青蛙的生活,却又害怕失败冒险,不敢迈出第一步吗?你是否正在规划未来,急需一个突破点呢?如果你渴望成长却不得要领,我建议你读读这本书:

《终身成长行动指南:麦肯锡教你的7个成长法则》

这本书很薄,也很实用,融入了许多心理学的概念,日本人对细节的重视体现在字里行间,会有不少技巧让你眼前一亮。书的作者叫赤羽雄二,硕士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在麦肯锡公司工作了14年,被分派到首尔的项目,是麦肯锡韩国分公司的创办人。赤羽雄二既是一名顶尖的企业家,也是一位优秀的咨询师,在他的助力下,诸多韩国企业,尤其是LG集团被成功地推向了世界。

一起来看看麦肯锡人的真知灼见吧。透过这本浅显易懂的小书,赤羽雄二围绕“如何成长”的话题,将自己的经验总结为七个有效的行动,帮助想要成长的人们打破僵局,大步向前。

摆脱温水煮青蛙的生活,成为梦想中的自己,这7个行动缺一不可

一,如何实现成长—坚持目标

摆脱温水煮青蛙的生活,成为梦想中的自己,这7个行动缺一不可

图源:ssyer

成长的第一步是制定合适的目标。为什么有些人没有强烈的成长意愿呢?赤羽雄二说,这是因为很多时候,人们把目标想像的太困难,对不擅长的事物缺乏信心。要克服这种障碍,得从一开始的目标设定上,就学会“降低难度”。

制定很高的目标,遭受挫折的人有很多,但是,制定简单的目标并踏实地执行的人却意外地很少。

每到春夏交接的季节,健身房就迎来了旺季,很多人会在这个时候来运动减肥。不过,多数人办了卡,只新鲜几天就不再来了。因为他们总是定下太具挑战性的目标,比如一个月减10斤,但真正执行起来,又做不到严格控制饮食,按时训练。不过才坚持几天,感冒了、出差了、加班了、有饭局了,就会动摇起初的决心,最后不了了之。

如果把目标定为一个月减3斤呢,就算中间有懈怠,可因为要求本来就不高,人们也不会太过气馁,更有可能坚持下去,说不定轻轻松松就实现了。

所以,难度较高的目标,容易因为微小的挫折让人放弃。而那些难度低到不起眼的目标,正因为简单,更容易看到结果,更能带来成功的愉悦感,也就更容易让人心平气和地达成。

单是降低目标难度还不足够,还要能坚持。这个坚持不是说要始终保持一开始的干劲儿和强度,无需追求完美,要有张有弛,允许暂停,允许出错,允许有完不成任务的时候;但无论怎样,每次中断后,都要继续下去,不可中途放弃。

成长是个漫长的过程,而“辛苦的努力”总是违背人的天性。只有让人从中获得快乐,才能得以持久。也就是说,执行目标时,尽可能保持轻松的态度,要善于寻找自我满足,给自己正向的激励,才不会因为感到痛苦而放弃。

赤羽雄二曾经极其不擅长写作,总是想办法回避写文章。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出版了《零秒思考》一书,结果卖出了5、6万本。短暂的痛苦带来了意外的满足,正是这件事,促使他开始陆续写出更多的作品。

当你从做事情的过程中取得成果,就会感到快乐,你要学会去肯定、强化这种快乐,给自己积极的暗示。


二,如何实现成长—重视心态

摆脱温水煮青蛙的生活,成为梦想中的自己,这7个行动缺一不可

图源:ssyer

制定合适的目标并找到乐趣坚持下去,是实现成长的前提。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保有怎样的心态呢?赤羽雄二认为,关键是三点:自信,乐观,主动创造良性循环。

这里说的“自信”并不是指一个人是否有自信,而是就算完全没有,也要想方设法去建立自信。重点在于“想方设法”。

建立自信的方法之一就是毫不保留地奖励自己。赤羽雄二用的是“A4纸笔记法”。

举个例子,今天下雨了,但你还是坚持跑了3千米。现在拿出一张A4纸,写上你的感受和成果。类似这样:

--今天下雨了,我仍然跑了3千米。

--本来很犹豫,但我还是坚持完成了。

--在雨中跑步空气很清新。

--能跑到底的感觉非常棒。

--相信我以后还会继续坚持的。

这种简单记录的魔力在于,它把你脑中模糊的想法落到了纸面上,变成明确的语言,进一步对你的大脑强化了“自己正在努力”这个事实。这种行为会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你的积极心态。这种对自己的奖励,会让你从不自信渐渐变得自信,远比“这事做成我就奖励自己一个新手机”要有用的多。

A4纸笔记法,需要你真实地记录所行所想。这样,你不仅能看到自己付出了哪些努力,也能看到哪些方面做的还不够好,再去改善。

摆脱温水煮青蛙的生活,成为梦想中的自己,这7个行动缺一不可

为了建立自信,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累计微小的成功体验”。

除了自信,乐观的思维方式也必不可少。成长充满挑战,乐观的人比悲观的人抗压能力更强,更有动力,更能坚持。他们会主动找方法,而不是为失败找理由。

该怎么改善消极心态呢?你可以提醒自己:乐观和悲观一线之隔,凡事既有坏的一面,当然也有好的一面。全看怎么想。当你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尝试跳出固定思维的怪圈,试试从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创造良性循环,是说根据之前打下的基础,借助更多有利因素的助推,顺势而为,最终实现预定的目标。成长不是一个人的事,我们不仅需要自己提前打好基础,比如收集信息,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领导力、和判断趋势发展的能力;还需要带动周围的人,构建双赢关系。只有从点到面,主动创造有利的环境,才可能从起初的微小成功中,萌发新的机遇,不断扩大良性循环。


三,如何实现成长—讲究方法

摆脱温水煮青蛙的生活,成为梦想中的自己,这7个行动缺一不可

图源:ssyer

成长7个行动中的最后两个,赤羽雄二强调的是两种方法。一个是用特别的办法保持状态。另一个是借助他人的力量,学习与同伴一起成长。

持续成长需要稳定的状态,包括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状态好”和“没状态”的时候,找出能让你保持最佳状态的条件,比如:坚持运动,睡足7小时,在固定时间做冥想,或是先完成当天最困难的任务,等等。然后,有意识地保持,状态不好时随即调整,让自己经常处于最佳状态。这是让你心情愉悦、高效工作的前提。

借助他人的力量是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赤羽雄二推荐人们去结识能商量任何事的人,包括同龄人,比自己年长5岁、10岁的人,比自己年轻5岁、10岁的人。不同年龄段的人各结识两名。这是个非常好的提议。

具体做法是,先圈定一批潜在候选人,积极建立联系,深入了解他们,看是不是自己想找的那类人—是否三观端正、有好的判断力、可以信赖、能提供独到的见解。渐渐缩小范围,确定最好的人选。等我们建立起这些人脉,在以后遇到困惑时,可以多和他们探讨、商量、听取有效的建议。这是成长不可或缺的一步。

一个人能独立完成的事情非常有限。自傲和自负都不可取,要多与同伴、团队一起成长。无论是读书、资格考试、学英语、滑雪或是爬山,一个人独自努力的结果,和一群人一起进步的结果,常有天壤之别。这是因为,和同伴在一起,能高效收集信息,分享彼此的创意,找出最优方法,甚至因为存在良性竞争,会让大家更有干劲儿。在这个过程中,个人一定能感受到集体力量促成的、切切实实的成长。

成长无法一蹴而就,更没有一劳永逸,它是流动的、连贯的、终身的,是一种进取的态度,更是积极的生活方式。在《终身成长行动指南:麦肯锡教你的7个成长法则》中,作者赤羽雄二分析了实现成长的七个条件,也就是七个行动,帮助普通人找回自信,挑战自我,达成以前“不敢想”的目标,让生活更美好。

选择成长,或选择不成长,说到底,都是个人的决定。选择前者,意味着放弃眼前的安逸享乐,投入苦甜交织的生活。为了尚不可知的明天,早早着手,一定很辛苦,但一定会值得。

因为,我们不想被迅猛发展的社会淘汰;在寻找多样化的职业可能;渴望掌握人生的主动权,实现更多的个体价值;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浓烈胜于乏味,精彩好过平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