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醫看病難目前已經成為一個非常現實的社會矛盾,一方面由於醫療資源的不均衡導致大病、重病需要跨區域到大城市、大醫院,另一方面由於經濟條件的限制,很多人得了重病只能是望醫興嘆。看病貴、看病難已經是眾多普通家庭所直面的難題,但同時作為醫院也是委屈連連,工作量大且不被病患理解,如何解決這一矛盾衝突需要從立法和情理多方面來努力。
近日,有媒體報道,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有一位腦梗病患韓某,其在洪洞人民醫院接受治療期間,由於當地醫院條件限制,院方建議請北京天壇醫院專家醫生來給患者進行「飛刀手術」但需要支付一萬元專家勞務費,患者及家人與院方協商後接受了飛刀手術的建議(飛刀手術是指:北京的專家去外地做手術,俗稱“飛刀”,就是飛過去動刀、做手術。)隨後專家從北京趕來並順利完成手術。期間患者家人將一萬元專家勞務費交給當地醫院神經外科王主任,王主任再將這些錢轉交給專家。讓人沒想到的是手術結束之後,患者家屬將專家收取費用的視頻進行了錄製並對相關部門進行了舉報投訴,隨後當地醫院神經外科王主任已被停職洪洞縣衛生局介入調查,北京的專家也接受了相關的調查。
這起事件一經在網上曝光就引起了軒然大波,醫患關係本就是一個敏感的話題,通常人們都對處於弱勢群體的患者持同情態度,但這起事件的走向卻並不如夥所預想的那樣。起初網友們大多都在指責醫生亂收費,可隨著事態的發展,人們注意到飛刀手術這個特殊的治療方式其實是各地醫院的潛規則,利用跨區域引進專家做手術,一方面避免了去大城市就醫的種種不便和高花費,另一方面也可以變相的促進當地醫療水平的提高。這起事件曝光後受影響的不僅是醫方和外來的專家,更多的卻是急需這種方式來救助的患者家庭。可以說以後再想請到外地專家來手術已經非常困難了,面臨的選擇也只能是跨區域就醫,無疑就醫成本會大幅度增加。於是越來越多的網友開始將矛頭指向了曝光事件的患者家屬,指責他們過河拆橋,給以後的患者堵上了方便就醫的緊急通道。
據瞭解,目前國內對醫生外出會診是有相關規定的,需要當地醫療機構和患者協商同意,報本單位管理部門批准,並給擬邀請單位發出正式的邀請函,手續相對比較複雜,作為當事方的醫生來說,本身在所屬醫院就是權威,並不缺乏醫療資源,千八百的會診費用恐怕也打動不了他們。而飛刀手術施行收取的1萬塊會診費用,其實算下來也不是太高,據說更多的是靠當地醫生維繫的私人關係請到的醫生,方便是很重要的因素。我們都知道如今一些熱門的醫院,象北京的天壇醫院之類,一些專家號都很難排到,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大醫院更是黃牛黨猖獗的地方,一個專家號從幾十塊錢能炒到上千元,可對於患者來說,那就是希望啊,只能無奈的接受,而飛刀手術的出現則可以有效的減輕患者家庭的負擔。
在享受便利的同時,我們也看到這種現象帶來了很多的弊端。據報道,由於時間關係,主刀醫生無法對患者有一個全面的瞭解,同時術後的護理也無法有效的監管,很多地方都出現了患者術後因各種情況導致的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情況。而且由於收費並沒有經過正規手續,導致萬一出現醫療事故,患者無法去界定責任的歸屬,不容易收據證據。
是不非,亦或利與弊,都是需要辯證的來看待。從目前的形勢來看,醫療資源的不平衡還將長久的存在,那麼對於患者來說,如果家庭不是很寬裕,選擇“飛刀手術”未嘗不是一個好的辦法,只是隨著這一事件的曝光,醫學專家在面臨邀請的時候恐怕會有更多的思量,也許這位洪洞縣的韓先生家屬選擇曝光只是因為對付出的一萬元費用感到不忿,卻忽視了曝光後對於其他患者家庭的不利影響。
事實上,對於醫院我們一直以來都是愛恨交加的,一方面有對於治病救人這一行為的尊敬,另一方面也有對於醫療費用高昂,門難進、臉難看這種現象的不滿。如何解決醫患之間的矛盾衝突,需要從多方面加以改進。
首先是政策上的引導,充分發揮醫院作為公益性事業單位的作用,充分平衡醫生收入與醫院效益掛勾的利益點,讓醫生從各類收入指標中解放出來,真正做到以病患為本。
其次是逐步改變醫療資源過於集中的情況,通過各種方式提高地區級重點醫院的醫療水平,同時對社保跨區域報銷等進行全國性的通聯,讓患者解決後顧之憂。
最後是建立更加合理的專家外出會診制度,吸引更多的專家積極通過這種方式對中小城市醫院進行醫療幫扶,實現三贏的目標。
以人為本不應該只限於一句口號、一條標語,醫院作為救死扶傷的公益性機構應該更好的發揮主動性,多方措施提高技術水平,真正為患者著想,而不是一門心思就想著賺錢,讓醫生和護士這個職業真正配得上神聖的稱謂。希望醫患雙方都能夠彼此理解、相互包容,不再上演那麼多的衝突和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