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如何理解?現實中如何處理“巧言令色”情況?

24K讀書記


要理解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須結合前文有子的話,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有子論證孝悌為仁之本,而孔子說,你巧言令色,離仁遠了。後文有長篇幅關於仁的章節說明孔子對於仁的理解,孝弟僅僅是其中的一部分表象,與孔子的仁的確有點遠了


用易3化


宋代開國宰相趙普曾說“半部《論語》治天下”。他說這話肯定有所誇張,但也說明《論語》在修身治國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視。

翻開《論語.學而苐一》中,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這裡的“巧言”指的是乖巧的言語,“令色”指的是諂媚討好的臉色,整句話的意思就是:滿口的花言巧語,一臉的諂媚討好,這樣的人是很少有仁義之德的。這句話在《論語.陽貨篇苐十七》中,被弟子們再次收入,由此可見弟子們對先生的這句話有多重視。

宋朱熹在《論語集註》中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飾於外,務以悅人,則人慾飾而本心之德亡矣。”同樣說明這樣的人是缺少仁義之德的。《論語.衛靈公篇十五》中,子曰:“巧言亂德。”孔子在這裡就說的更直接了:“花言巧語損壞和喪失的是仁德。”

我們又看《論語.公冶長篇苐五》,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這裡孔子更是深惡痛絕地斥之:“極力的花言巧語,偽裝諂媚的面容,十足的恭順逢迎,左丘明對這種行為感到羞恥,我孔丘也為這種行為感到羞恥。”

這裡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孔子多次痛斥“巧言令色”的不良風氣,實際上是強調人應以誠信為本,應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加強自身的文化道德修養。今天,我們重溫優秀的傳統文化,自有其深刻的歷史意義和積極的現實意義。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加強學習,完善自我,笑面人生,活出精彩。


蘭陵199547446


題主好,“巧言令色,鮮矣仁”出自《論語 學而》,字面意思是:嘴裡說著漂亮話,臉上堆滿笑容,這種人很少有仁德。

“令”有美好的意思,這一意思下的詞語很多:令郎、令愛、令尊、令堂、令名、令譽……

這句話大概是孔子在罵一個虛偽奸滑的人(聖人也會罵人的),《論語》中孔子的話語都沒有了說話的環境和背景,只能根據內容來推測了。不過孔子這句罵人的話由個別上升到了普遍性,給我們揭示出一類人的本質,算是識人的金玉良言,現實中屢試不爽。俗語不是也有:“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的話嗎?在本質上,這都是一類人。

巧言令色同和顏悅色是兩回事,在形式上有相同的地方,都是好言語,好臉色,但本質上不同。“仁”是一個人內在的美德,有這種美德的君子,必然會和顏悅色對人,可沒有內在的美德,為了一定的目的裝出來的好臉色,虛假的漂亮話,那就是巧言令色了。

君子和顏悅色,小人巧言令色,兩者在本質上不同,但形式上並不好區別,分清小人君子,那也需要識人的功夫好,因為小人最會演戲。孔子智慧明達,識人料事莫過於孔子,他此話可能是有感而發吧。

現實中我們客氣禮貌的對待領導同事,這不存在巧言令色的問題,除非你是帶有目的地奉承討好別人。

古人言:“人到無求品自高。”如果沒有非分的想法,和不可告人的目的,自然不會花言巧語的去奉承誰了,因為那樣也是很累的,孟子說:“脅肩諂笑,病於夏畦。”花言巧語,諂媚討好人,比夏天在田裡幹活還要累,看來小人也不容易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