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內心容易浮躁的年代,年輕人該幹什麼?

觀復小生Vlog


  所謂“行成於思!”思考有多遠,高度有多高,取決於人的視野,影響人的想象,最終決定人的行為。

  人,站得高,可以看得遠。但想得多,卻未必看得遠。故而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更要看人的視野有多寬闊,人的格局有多大。

  視野的寬度決定看到的是點還是面,視野的長度決定看到的是點還是線。不管做人還是做事,都應該儘量向寬處看,向遠處望,不應侷限在一點一時一刻,要用發展的眼光,寬闊的視野,看清世事,看清是非。

  人生前進的路上,必然會困難重重,必然會傷痕累累,必然會委屈多多,越是成功的人將承受的越多,遇見的越多,遭受的越多。因此,人,要不斷放寬個人的視野寬度,努力讓自己的人生不凡,努力讓自己的人生多彩,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

  能夠放寬視野的人,多數是一個有智慧的人,多數是聰明的人,多數是一個有追求的人,多數結局會是成功的人。做一個有視野寬度的人,不讓自己的人生暗淡。


冷雨夜8798


前言

在這個物慾橫流、金錢至上的快節奏社會發展環境中,許多人內心不專注,缺乏寧靜致遠,缺乏堅持,遇事就煩,隨著時間流逝,最後一事無成,自己也迷失了方向,內心變得浮躁,不知道自己究竟該做什麼為好,才會讓自己的人生充滿陽光與激情。

年輕人漂浮無根、浮躁,得用多少底氣才能撐起燦爛的笑容,很多人都在說,這是浮躁的年代,大家都用浮躁的情緒而負壓的活著。如何找尋那份原本屬於自己的寧靜、屬於自己的淡定、屬於自己的潔身自好?需要一份沉靜和逍遙來克服浮躁的心,從而選擇書畫、佛系修心、旅遊、友情聚會談心等方式來陶冶性情,沉澱自己浮躁的情緒,優雅自己的氣質。

你越淡定就越成熟穩重;你越睿智,把握住好機會就越多;你越不攀比虛榮,內心就會知足常樂;你越懂得優雅華麗轉身,幸福生活就會時刻陪伴你身邊。

“世人萬千種,浮雲莫去求”,想要人生反轉走上巔峰真的沒那麼容易,要懂得放下自己的自以為是,放下自己的虛榮心,放下被誘惑的眼睛,從容於自己心靈與生命感恩的交融之不易,堅守自己的珍貴品質,瞭解自己、提升自己、把握住自己正確的人生理想方向。

時不我待,在內心浮躁的年代,年輕人要與時俱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斷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取得更多的人生輝煌成就,要做到以下八點。

【1】正確認知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和社會價值觀。

我們的生命從一場繁華漂泊到另一場繁華或者蒼涼,都是在不停的努力奮鬥與創新,在正確世界觀引導下,我們用正確的人生觀去改造和認知客觀世界,讓自己心中有陽光,努力拼搏、艱苦奮鬥、不斷創新,無愧於自己的青春年華,讓我們的社會價值觀得以最好的體現。秉持實事求是、大公無私、待人真誠、光明磊落、互利互助的人生價值觀,才能在文明的社會環境下有自己的一席容身之地。

【2】拋棄金錢的誘惑和束縛,知足常樂。

我們不反對金錢存在的實際價值,金錢財富需要我們自己努力去創造,但是用不知足的心態去想錢,痴迷於金錢的赤裸裸誘惑,只為了達到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和攀比心,甚至違法亂紀、貪汙受賄,掉進罪惡的萬丈深淵,違背了自己的初衷。這種被金錢誘惑和束縛,歪曲了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斷送了自己的前程,迷失了本真,後果只會讓自己後悔莫及。

在生活中我們始終要保持剛正不阿、胸懷坦蕩、積極陽光的心態,知足常樂,享受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美麗,在磨練中成長,除了金錢我們在平凡的生活中還有溫暖的親情真摯的友情長久陪伴,讓我們拋開金錢的死角,不虛榮不世故,用一顆平常心去對待生活的不容易,讓自我生命在旅程中綻放出鮮豔的色彩。

【3】人生要有目標和規劃。

黑格爾曾說:“如果一個人的人生之舟不知駛向何方,那麼他的航行,將會是痛苦並徒勞的。”

每個人在人生每個階段都有不一樣的規劃,年輕人正處黃金奮鬥時期,脫離了父母給你的青少年人生規劃,接下來要靠自己選擇正確的人生規劃,選對目標,就會少走彎路,事倍功半。有目標和沒目標的年輕人,他們未來人生格局完全不同。

“無遠慮必有近憂”,沒有人生規劃的人,就像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盲目且碌碌無為活著,談何未來?正如比爾蓋茨所說:“一個不懂向計劃挖掘的企業家,無疑是一個失敗的企業家。”

成就未來的動力來源於給自己定下明確的目標和規劃,目標和規劃可以明確的讓自己知道為什麼而努力奮鬥,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是否能達到自己理想的高度。人生的成功與輝煌必須要有目標和規劃,才可以讓自己一步接一步去落實自己想要的夢想變為現實。年輕人該綻放的時候就盡情綻放吧,“彼時當年少,莫負好時光”。

【4】不要盲目攀比,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維繫好親情關係。

年輕人正當青壯年,不要焦慮和沮喪,不要抱怨生活,不要去索取與你無關的富麗遠景,要有擔當有責任感,腳踏實地去做好每一天的手頭工作,讓父母安心,珍惜眼前人,好好對待自己的愛人,盡力給子女打下堅實基礎。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膚淺的攀比、笨拙的效仿即是苦,自己無怨無悔即是真,“世人萬千種,浮雲莫去求”,做好自己,剩下交給時間。

【5】改變自己,提高自己,做一個努力進取的年輕人。

當自己處在浮躁焦灼狀態時,要客觀全面地分析自己,調節自己的心態,意志力要堅強,自己的路再難走也要靠自己走下去。人生就像一場遊戲,當遊戲不符合你的意願,你只能憑藉技巧和能力去改變窘境。做一個自信、勇敢、進取、積極陽光的年輕人,不斷學習不斷探索,創新自己提升自己。

世界上最永恆的是平凡,而最難能可貴的卻是在平凡中奮鬥不息、堅持到底的任性,放棄不難,但是堅持才是最酷的自己!

【6】當你內心浮躁的時候,要學會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身心健康才是自己人生繼續奮鬥不息的基石。

社會節奏快,生活壓力大,對於年輕人來說,結婚、房子、車子、人情往來等等都是硬性經濟壓力,內心難免浮躁焦灼不安。

此時可以通過很多方式來調節自己的負面情緒。組團旅行,投入大自然的懷抱,享受大自然賦予我們的美感和安詳。積極健身和參加戶外運動,在健身房和戶外登山中領略運動的力量,培養陽光向上的力量型健康心態。閱讀書籍和影視傳媒是提升自己智慧和內心人文領悟的最佳方式,在書中感受詩和遠方的魅力,在影視中領略人情溫暖,給浮躁的心靈帶來平靜安詳、自由悠然。

我們的青春就像含苞待放的花朵,嬌嫩的枝條上難免佈滿荊棘,克服陰雲密佈的心理問題,豔麗的花朵、陽光和夢想都在不遠的路上,放開身心疲憊即可擁有自由自在的自己。

【7】年輕人在內心浮躁的時候,可以參加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昇華自己精神世界。

在現實生活中難免遇到碰瓷、電信詐騙、商業欺詐、信任危機、社會普遍存在的不文明行為等等,純潔的心靈帶來受挫感和傷害,繼而產生浮躁不信任感。

此時年輕人應該拋卻內心的浮躁,誠信做人,慎於言敏於行,做個有益於社會的人,倡導健康和諧的正能量公民形象。多參加社會公益慈善活動,慈善捐款、無償獻血、參加社區關愛老人志願服務等等。

讓大公無私,樂於助人的奉獻精神,溫暖你的浮躁心態,讓愛心傳遞正能量,充滿你周身,激發你的熱情和活力,為人處事自然而然積極向上、豁達樂觀。

【8】有些年輕人因為情感疏遠,感覺沒人依靠,缺乏安全感,導致內心浮躁,所以做到老有所依至關重要。

年輕人上有老下有小,孩子不認真讀書你擔心生氣;家人身體不健康,你擔心有負重感;家裡沒錢,心裡就有危機感;工作不順心就情緒低落。周圍都是依靠他的人,而自己卻沒有依靠的人,內心浮躁孤獨在所難免。

老有所依,從人性角度分析自己認知自己,讓一顆不安的心能停泊在一個溫暖的地方,提前做好養老的準備是多麼的重要。

生活中的餘錢逼一下自己就出來,可以買一些養老保險醫療保險、銀行安全理財分紅等,錢存著,感覺有物質依靠,心裡也就踏實了。

愛別人的同時更要愛自己,自己過得有安全感,才有能力會給別人更多的安全感,否則就有浮躁焦灼、惶惶不安的感覺。只有對自己心甘情願的付出,才會讓自己心安理得,生活就會井然有序,像陽光一樣溫暖明媚。

結語

在這個日新月異快速發展的時代,社會發展快,我們也要迎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快速發展自己提升自己壯大自己,才能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才不會被社會淘汰而內心焦灼浮躁不安。用我們自己努力勤勞的雙手創造新機遇,挑戰重重困難,成功的希望才會伴隨你。你努力了,你的人生風景線就會變得多彩繽紛。

不要看別人做事輕鬆易成,自己鉛華洗盡卻依然毫無所獲、毫無建樹,內心深處頗具浮躁焦灼不安。撣去歲月飄零的風塵,放下那顆浮躁的心吧,凡事哪有不勞而獲,都要付出努力和汗水,冰心說過:人們只豔羨花的明豔,怎知它當初的芽浸滿了奮鬥的淚泉。

在這飄渺虛無的的塵世中,我們各自演繹著屬於自己的精彩,閃現自我的光澤。珍惜生命每一份感動,攜一縷清風溫暖人心,在歲月靜好中讓浮躁的心隨風清揚,留給自己豁然開朗心境和如痴如醉的美好流年歲月。

世事滄桑,人生不長,放在浮躁,淺斟低吟,感受歲月靜靜地流淌彌留的沉香,細細品味歡暢淋漓的人生吧。

你好,溫州美文文化傳媒與你一起探討、摸索問答世界的無窮魅力!

溫州美文


人生是分階段的,由浮躁、焦躁最後歸於平靜,這是一個必要的過程。

對應的是年輕、中年與老年;


年輕人的標準配置是夢想——夢的特點是大;

中年人講理想——理想的特點是在現實中的“一塊塊”,多;

老年人講結構——特點是無夢想、理想,只有結構的平衡。

這是一個將外部世界逐漸縮小的過程,縮小到自我這個範圍內,達到內外部平衡。


年輕人浮躁是正常現象,搞清背後的邏輯即可。

在一個人年輕時光,對世界是充滿無限想象的,因為人的認知結構還不足以將真實視野延伸的很遠;

人在這個認知階段對世界充滿夢想,通過想象來延伸視野,或者說世界多半是由自身想象出來的。

在城市高樓的背後,彷彿有著一條廣闊的路;

在山的那邊,彷彿有著一個更加多彩的世界;

在人生的未來彷彿有著許多美好的期待去完成;

這種心理用一個標準來判斷,就是當一個人獨處之時,心中會按捺不住對未來期望,這時候心就會浮起來;

但由於認知結構不豐滿,並不知道自己具體能做什麼,只是有一種浮躁的期待,這就形成躁動的心理特點,很正常。


人到中年,對世界的認知一是有了一定的認知結構,二是有了一些實際的經驗,夢想變得越來越理性,此之謂理想;

理想的本質還是想,只是更加理性一些,不再是年輕時光那種虛無浮動的單純想象;

人生在這個階段的生活多處在家庭、事業的交織下,人的欲想是在現實中找到一個合適且舒適的生存位置;

這個階段是充分參與社會競爭的階段,面對現實的競爭中的得與失,人會焦慮而躁動,此之謂焦躁;

躁動的主因是不僅失去了年輕時光的夢一般的想象,自己又被裹挾在現實的洪流裡,這種感覺仿若失去了自我。


人終究是主觀自我的動物,我們學習與經歷的一切,都是為了找到自我在這個世界中的位置,人的一生都在追問“我到底是誰”,這種呼聲從年輕到中年就不會中斷過。

這才是人浮躁與焦躁的本源。


當進入老年,人對世界的內容認知與思維力形成一個人的“結構”;

世界在年輕時是很大的,因為那是想象;

到了中年,世界變得很現實,從而開始變成“一塊塊”的,理想就是找尋自己的那一塊;

到了老年,我們把世界縮小,雖然現實的世界很大,但人有了“結構”即可將世界縮小,結構就是對世界的獨特認知,人內部有什麼樣的結構,外在世界就變成什麼樣子。

這時段,我們追求的是一種平衡,內外部結構的平衡,從而獲取內心的寧靜。


所以人的一生,伴隨著夢想生長與夢想破碎、理想生長與理想泯滅,最後到達一個沒有夢想與理想的、通過自身“結構”去認識世界的、客觀而寧靜的世界。


所以回到主題,年輕人浮躁要做什麼?

答案就是無論年輕還是中年,都要勇於追逐夢想和理想,並勇敢迎接它們的破滅;

最後通過體悟而開通認知,建立自身的結構,歸於寧靜祥和的平衡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